分享

东方散文纪念号|这一年,我和你(中)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公共号

周年庆

纪念号

纪念号
转眼,东方散文公共号一岁了。怀念每一个和你一起走过的日子。来,让我们一起听:这一年,我和你的故事。

9

袁亚飞,男,陕西省清涧县人,毕业于石河子大学。先后在学校、电视台、报社、杂志编辑部、公安局工作。现供职于某基层单位。文学作品散见于各类报纸、杂志、网站及微信平台。

我与东方散文

要过大年了,一些人忙着进庙拜神,求神改善来年的生活。适逢东方散文微刊诞生一周年,我也想拜拜东方散文——我心中的这尊神,感谢她改变了我过去一年的生活。

这一年,东方散文推出作品几千。我的拙文却不超一把手的数。东方散文周周评周冠军,月月出月冠军,一年签约了不少作家,征文颁发许多奖。我对这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即。东方散文群里的作家们天天议文学,大家远隔千山万水,我还是不敢怎么发言。我所接触到的东方散文,只是她的冰山一角。然而,邂逅东方散文,这着实点燃了我那埋藏心底的文学烈火。

我住在陕北高原的一个仄窄的山沟。这儿像是天上掉下来一块大石头,在大地上砸出的一个洞。洞顶盖着天,洞底卧着石,四面环山,白云浮在天上,小溪淌在石上。春去秋来,花开花谢,风刮过,雨淋过,上天撑着洪水之犁,高原上一遍遍犁过,犁出了目下村庄的茆坡沟涧。我深爱这里,熟悉这里。我一眼便可辨出树梢上的燕群中,哪只是我家屋檐下的。我能嗅出空气中飘着的菜香出自谁家婆姨之手。我躺在炕上,拍着村路上脚步声的节拍,便知这是谁,倾听脚步震动大地的轻重,可断定他今夜喝了半斤还是一斤。我的世界就这么小,如同楚门的世界一样,像是上天在这里搭建的一个完全封闭的摄影棚。然而,是文学,让我拥有了更为丰富的另一个世界。二十多年前,在那孔半山腰的土窑洞里,我坐着木凳子,依着木桌子,盯着老师用白色粉笔抄写在黑石板上的课文,心里默默勾画着山外的世界。

今天,依然在这个土山沟,我在电脑上敲打出的文字,经东方散文发表,外面的人知晓了我的村庄,有趣的村庄。文学,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尤其我的《阳崖根》在网上一转再转,也被其他媒体转载。我非名家,一篇散文,阅读量几个时刻便上了两千,这比我得了大奖都幸福。许多人与我交流。有人问我:难道我们的世界真的这么有趣?有人说,咱农村人倒脏水时,连盆里的娃娃也倒了。农村厚道、淳朴、善良的传统品质都丢掉了。一些杀羊的,宰猪的,跑大车的,掌大勺的,吹唢呐的,扭秧歌的,给人搓背捏脚的,街上发广告的朋友,向我介绍自己。他们说《阳崖根》能写那么好,那他们的生活能写一本书。我们见面不再把话题集中在谁开豪车,谁有几套房,谁一夜成了暴发户。我们唠文学,谈人生,说自己。我惊喜意外,我的文章竟让匆匆行走的朋友们,停下脚步,反观世界,反思自我。许多不看书不看报的朋友,能够读到我的文章,这得归功于东方散文微信平台。这时我不得不暗暗赞叹“文学示微”的魔力。她教我写文章说人话,说大家听得懂、愿意听的话。她教我应该把目光集中在普通人的身上,讲好普通人的故事。

我尝到了网络文学的甜头。我要继续融入到东方散文这个大家庭中。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东方人,必须好好学习,多多练习。尤其看到东方散文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打心眼里嫉妒羡慕恨,继而是一种五体投地的折服,最后把自个儿掏得空空的,潜心学习,钻研人家如何写文章,如何描述自己的世界。刘莉老师不仅精神上鼓励我,还在前进道路上指点我,应该多读读名家名作。我的阅读有了针对性。越是学习,越是练习,发现自己的问题就越多。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是对文学的那种崇敬之情。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能有一颗真心,是多么不容易。而这颗真心得有安放它的地方和适合它成长的土壤。是东方散文,这个一岁的新生命,为我们这么多作者和读者开辟了一块纯真的精神天地。在这里,不管你是谁,你是浮躁的,还是忙碌的,都有属于你喜欢的文字。东方散文就像深山中的一座寺庙,晨钟暮鼓中,我们彼此倾诉,相互关爱。微信群里,文字、语音、表情包传递着儒雅、阳光、谦和、文明。大家肝胆相照,一种友爱无私,积极向上精神已然形成。因为受益于东方散文,新的一年里,我衷心祝愿她能够继续丰富东方精神内涵,收纳更多的行走在迷茫路上的人们。


10

毛晓茗   江苏南京人 公司总经理,特约记者,书法协会会员。

我和《东方散文》

写在《东方散文》平台开通一周年

有人说,记忆是一杯盛满时光琥珀的美酒,愈是久远,便愈是醇香、清冽、回味悠长。

一年,四季,12个月,365天,这是时光车轮清晰的轨迹。一年的时间,可使一粒种子结出累累硕果、一只雏鹰展翅冲向天幕、一个婴儿学会蹒跚起步……时光的脚步里写满了不变的真谛——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

《东方散文》一周年了。我是一个企业人,自小受“桐城派”文风的沐浴与熏陶,一直笔耕不缀。今年九月份朋友向我推荐了《东方散文》微刊,我合作的纸刊、新闻通讯与微刊较多,当时我没在意,一周后朋友再次问我怎么在《东方散文》没见到我的文章时,并极力推荐她的独特、原创与文美,我当即登录上网浏览

    记得我第一次发稿还闹了一个小插曲,庆幸刘莉主编没有“拉黑”我。那次我投的文稿“爸爸 您好吗”,同时我也发给了我的一个文科同学让他提提建议。记得一周后,《东方散文》刘主编联系了我并发来被精心“打扮”的我那篇散文,告知次日推发,那工整的排版、美妙的配图、标点的修正与个别词语的修改,我当时有一种震撼感,很少有纸刊微刊编辑如此的认真与用心,油然而生的对《东方散文》的尊重与对刘莉主编的尊敬。第二天忙于公司会议,夜深休息时我登录点击《东方散文》并没有查到我那篇文章,心里嘀咕着“怎么回事?搞忘了还是搞错了?”那晚我带着点小小的遗憾匆匆休息。次日那文科同学发来微信某微刊链接“爸爸 您好吗”我那原文时,我猛然一惊,立即电话狠狠“臭”了他一顿;原来是我那同学收到我的文稿后,“善意”以我的名义投发了一家微刊,并恰巧地早在《东方散文》几个小时前推出;原来他早已邮件通知了我而我忙于开会未及时阅读邮件;原来是一场不该发生的“误会”;我立即心存不安的向刘莉主编道歉并陈述原因,不一会,刘莉主编回复“今早零点推送时发现已被别的网站保护而无法推送,只好紧急更换其他文稿”。我懊恼不已,要知道这样会增加编辑的多大工作量啊?要知道这是一种不应该发生的违规与不尊重啊?幸运的是刘莉主编大度的没“删除”我,至今我一直心存内疚

这几个月来,我与《东方散文》的互动密切逐步了解并认同遵守微刊创刊之初就确立并一直在坚守的“真善美”、“纯文学”的散文平台定位东方散文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视野求广语言求美《东方散文》能够让众多读者作者持续地认同并捍卫是必然有人认为《东方散文》是精神伴侣,通过她守住了心灵的宁静;有人认为《东方散文》是良师益友,教会自己如何做人;有人认为《东方散文》是人生的明灯,指引着自己坚定地前行。然而,作为作者,我们始终认为《东方散文》之于读者,是朋友。能给读者一点启迪,一点慰藉,一点美感一点温度,一点进步,这是我们与《东方散文》的荣幸。这一年来征文的作者有教师、学生、军人、作家、家庭主妇、公司职员等等,无论他们身处何地,扮演着怎样的社会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东方散文》最忠实的读者与作者、《东方散文》最坚实的后盾

中国的文学发展史经历了数千年的耕耘积淀,是中华文明最瑰丽的精华。如今网络文学微刊是现代文学一个举足轻重的前沿。《东方散文》是中国网络文学微刊的后起之秀,在其成长的历程中,推出和成长了不少优秀作者,我们在《东方散文》成长成熟,依托《东方散文》纸刊创见网络文学网微刊,在文学的天地里拓荒耕耘这必将形成当今网络文学微刊磅礴豪正的力量。

《东方散文》里埋首笔耕的好文之士颇多,人才济济。他们或用婉约的词藻,舒卷风花月;或用犀利的笔锋,针砭时弊;或用一腔热情着墨,抒怀情深意切的山水与人文凤毛麟角的英才有之,但更多的是名家高手,文字对读者心灵的进化或愚化必然是《东方散文》悉心考量在文学领域的走向。《东方散文》里篇篇美文,纯真幽香,沁人心脾,直达灵魂内心深处,令人感动,感动灵魂,震撼心灵。文章要么短小精悍幽默风趣,要么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要么极富哲理引发人生思考,所以说《东方散文》是一个好平台,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是知己,是朋友,是灵魂上、精神上的伴侣,是精神食粮!人何以立于天地,是精神,人如果没有精神、灵魂,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不堪一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遇工作闲暇,我多会顾临其间,在文海苍澜里遨游,涉猎文字的深意与新奇。我认同的一句话是“好文章就像是好朋友”,与一个好的微刊交流无异于与贤达们的畅饮,生活的顿悟和开解就得益于这些与我朝陪暮伴的“好朋友”。工作生活中不是碰到的每件事遇见的每个人都值得你推心置腹,“好朋友”说了,“世界这么乱,装纯给谁看?”

这几个月来,在《东方散文》编辑一丝不苟的严谨审稿下,我幸运的推出了十多篇拙作及个人散文束集;每每被推送出时,对于读者写下的每一个评语,既有心存感激,也有幼稚的自满。我认识到无论作者、编辑还是读者,文字真切的灵魂才是沟通彼此心灵的纽带自从结识了《东方散文》,我每天晚上坚守先睹为快的阅读着零点时分推出的美文;每每投稿后,我便是夜夜静守着《东方散文》,期待着她的靓丽登场

这几个月来,在《东方散文》的大家庭里,我感受并经历着与平台的同时进步:前期推出的《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美文竞相登场彼起此伏,我收获着惊喜;前几天群里转发的阳泉学院李教授对每周冠军评选文章的剖析,点评精辟且一针见血,我惊叹不已;近期刘莉主编推出的“采纳文友谏言,互相点评提高”项目计划,我收获了进步;这段时间,通过《东方散文》,结识了五湖四海的文友,并有幸拜识了文学泰斗憨仲老师等老前辈。

我爱《东方散文》,是为热爱和祝愿。无论我来与不来,《东方散文》都会在文学天地里一如既往的迎来她的每一个晨曦与暮色,她会在色里拂风萌芽,里茁壮成长,在秋天的金色里浓郁收获,在雪的冰封里凝结成一场盛大清澈的美丽。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从稻谷到美酒,需要精湛的工艺、时间的发酵和耐心的等待。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开拓创新,勇于追求,矢志不渝,《东方散文》定会酿造出更加醇香的美酒,滋润越来越多的文人笔友,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作者朋友们陶醉其中、享受其中。

春风不醉人,责任记心间——和中华文化共成长,与《东方散文》共发展,这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共同心愿!

11

马君成,回族。宁夏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期少数民族作家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写作》《朔方》《宁夏教育》《六盘山》《π°诗刊》等报刊,部分作品入选《彭阳文学作品选》《宁夏诗歌选》《爱情宣言——情诗精典·1314卷》《彭阳文化丛书》《宁夏文艺评论》(2015卷)和《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作品集》(2013·宁夏卷)。获原乡书院2015年度十佳诗歌奖、首届“中爱杯”全球华语微型诗大奖赛中国“十大新星微诗人”奖等。

敬重与谨慎

——我与《东方散文》

每个文学爱好者可能都订阅了许多文学公众号,诸如《人民文学》《十月》《当代》《收获》等刊物的微平台。在自媒体时代,一个平台获得大众喜欢是极不容易的。《东方散文》的公众平台创办之初,我就关注了。彼时,因为看到了朋友的文章,觉得非常喜欢。在投稿和编辑沟通中,渐渐地成了朋友。真是人生小确幸。怀着敬重的心理,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拜读东方散文。以前在纸媒上写了多年,人们不知道,有了微信平台的传播,有人见到我总会说,哎呀,我读你的文章了,写得真好。

拙作《猜猜我有多爱你》虽然是十年前写的,原文一万多字,后来我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还有近万字,主编说豁出去点击量了,推出时反响还不错,我的同事们读后,说从这篇文章里读到了我的为人,了解了我过去的一部分生活,有人甚至流着泪读完,然后到处打听我的联系方式,我的许多学生正是通过这篇文章找到我。一位同事说,从这篇文章里读到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唤醒了他们对抚育子女时光的回忆。我曾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向最好的朋友讲述那段生活。我以为自己写得还不错。直到后来在宁夏文学艺术院第四届艺术(散文)研修班学习时,我把这篇文章作为作业交给了著名作家,老师含蓄地指出这是一篇失败之作,他的点评让我如梦初醒,我才知道自己整个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剪裁不到位(因而写得拖拉、冗长),而在此之前与一些知名作家的交往中,他们从来都没有帮我指出这一点。

艺术之路上,谁都可能经历痛苦的蜕变过程。有时同样的文学爱好者的宽容、真诚赞赏令人感动,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就会变成创作动力,不至于沾沾自喜或者飘飘然;有时完全的门外汉会毫不留情地批评你,这也不必在意,掂量评语就清楚对方的功力高低深浅了,完全可以高姿态地表示感谢对方不爱之恩;最可怕的是鉴赏水平并不平庸的同行,要么无视你的存在,要么完全保持沉默,正是这种沉默几乎有千刀之力,就像文物专家面对赝品的沉默一样,这种沉默表示看不起你、证明你还差得太远了。文学毕竟是艺术圈子,圈子不接纳你,排斥你,在平台上发再多的文章也没有用,这时候我会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时也像梵高在见到印象派画风之前和之初一样痛苦迷惘。

想不到写温情的文章也会惹祸。在我写得最顺畅的时候,竟然因为一篇文字在平台推出后失去了一个朋友。文章写不好就像削苹果不小心割破了手,其实伤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之后我就写得特别慢,也格外谨慎。那篇文章发出时,有人问我在写谁?有人干脆认为在写自己。其实这篇文章也是旧作,写于十多年前,那时候我正迷恋泰戈尔,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模仿痕迹。2012年第5期《六盘山》“西海固作家档案”给我发小辑时,这篇文章以《用我一生忘记你》为题发表(彼时,我还不认识这位朋友),在平台发稿时我对文章进行了删改。不料,朋友看后友谊的小船就翻了。我只想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是生活写真,有更多的艺术加工和想象。但这解释已没人去听。有人向大师请教如何放下某些人或某些事,大师说不难,请喝茶,当施主端起茶杯时,大师佯装给杯里倒茶,故意往施主的手上倒,施主马上放下了茶杯。疼痛之后,我也悟到了放下和释怀。

我特别欣赏格致、塞壬、李娟、李汉荣、周晓枫、周涛的那种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的文笔,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把小说元素、诗歌元素、戏剧、电影技术应用到散文创作中来。事实上,当代文坛的先锋派已经改良了散文品种。很多作家、编辑已接受了这种新思潮。我在散文创作中也进行了尝试。《弥留之际一杯水》发出时,有读者说,他读后心里难受了好久好久。我知道,他说真话了。因为我的文章中主色调都比较沉重,表现对世态炎凉、人情淡漠,生命苍凉的思考。《耀眼的婚纱照》《寒风呼呼吹鹊巢》《高堂明镜悲白发》在平台发出后,很多读者认为应该是小说,而不是散文,这也是后来出现“东方文苑”新平台内因之一吧,而我之所以坚持把这样的文章放在散文里,是因为我觉得在技法上借鉴了小说,但内容仍然是真实生活,不是虚构题材。

比起一些优秀的作家,我知道自己还需要非常艰苦的探索,还需要从大量的经典阅读中汲取营养,还需要深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接近地气、寻找题材和灵感,否则,写作就成了躲进象牙塔的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难以为继。在2017年,我将重视深度阅读和重新奠基,同时竭尽全力地进行写作素材的储备。可能会写得很少很少,但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没有进步,宁可不写不发。


12

李慧丽,女,七十年代生,工作生活之余喜欢写些文字以求自娱。现任潞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遇见你,爱上你

——我与《东方散文》的一些事

     2016年6月28日,一位好友向我推荐了你,我关注了你,更迅速被你吸引!

     2016年6月29日,我向你发出了我的第一封情书————《越来越小的故乡》,之后反响平平,有些失落!

     2016年9月18日,我向你发出的第五封情书,《我多想用你们的眼睛去看世界》,首次进入周评选前五名,我激动地热泪盈眶!

    2016年11月16日,我向你发出的第七封情书——《时逢秋暮露成霜》,取得了迄今为止你给予我的最高评价,周评选第二名,你的肯定让我心花怒放。

可是在与你相处的近半年时间来,我更多的是纠结、忧虑。半年时间,八封情书,却只有两封得到你的回眸浅笑。也是,我有什么值得你青睐呢?征文大赛中名不见经传,周冠军也还有漫漫征程,月冠军更是遥遥无期,签约作家的梦想也只是个梦想罢啦!

于是,便常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如此看重你?

毋庸置疑,作为一个公众平台,你扛起了纯文学的大旗,你推出的一篇篇或深邃或感人或温暖或清新或澄澈或飘逸的文章深深地打动着我,牵扯着我内心的那根琴弦。在我面前,你是风度翩翩的文友,你是满腹经纶的师者,你是那么的高大上。

遗憾的是我却是那么的平凡。

不幸的是我却偷偷地爱上了你!虽然这也许就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单恋。于茫茫人海中,于万千作者中,也许平凡如草芥的我就从未走入过你的视线,也许几面匆匆之缘后你早已将我遗忘在这喧闹的尘世间,但你于我却是唯一的。

谁让我先爱上你了呢?

新的征程,新的开始。未来依然坎坷,但有你在我心里,便不孤单。 


13

王道君,男,1972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为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水产局局长。爱好文学、书法,作品发表在《大众日报》、《聊城日报》、《东昌时讯》、《中国钢笔书法》。

我与东方散文

2016年盛夏的一个黄昏,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学兄陈文轩约我和几位好友,相聚在运河岸边的水城人家大排档,一起吃烤肉串、品茶、喝酒、聊天、交流文学和书法艺术。

文轩兄赠我一本《东方散文》夏季刊,上面有他的文章《“余白”与“圆满”》。这透着油墨香,高端大气厚重的《东方散文》,像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顿觉清新舒畅凉爽了许多。我爱不释手,从此和她有了深深的缘分。在杂志里知道了微刊平台投稿邮箱,认识了憨仲、刘莉、丁尚明、王友明、郑友贵、李雨生这些大家名家。加入了东方散文微刊作者群,经常地学习拜读老师们的美文,不断地互相问好,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因自己是业余爱好,水平能力有限,抱着试试的心理,投了一篇散文《我在聊城等着你》,相继被微刊平台和秋季纸刊发表。“尊重名家,不薄新人”说的铿锵有力,做的诚恳实在,撞击了我的心灵。诚挚感谢《东方散文》,感谢憨仲主编,感谢刘莉老师和文轩兄。是《东方散文》和老师们给予我写作的激情,生活的快乐,工作的干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感觉《东方散文》是一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内心深深地爱上了她。“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与《东方散文》紧密相连、牵手相伴、同心同德。“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伟人无意巧妙的将东方和我的名字嵌在一起,无独有偶,佳作天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新的一年,万象更新,吉祥如意,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祝福《东方散文》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精彩!


13

王道君,男,197212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为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水产局局长。爱好文学、书法,作品发表在《大众日报》、《聊城日报》、《东昌时讯》、《中国钢笔书法》。

我与东方散文

2016年盛夏的一个黄昏,天气炎热,酷暑难耐。学兄陈文轩约我和几位好友,相聚在运河岸边的水城人家大排档,一起吃烤肉串、品茶、喝酒、聊天、交流文学和书法艺术。

文轩兄赠我一本《东方散文》夏季刊,上面有他的文章《“余白”与“圆满”》。这透着油墨香,高端大气厚重的《东方散文》,像一股清风扑面而来,顿觉清新舒畅凉爽了许多。我爱不释手,从此和她有了深深的缘分。在杂志里知道了微刊平台投稿邮箱,认识了憨仲、刘莉、丁尚明、王友明、郑友贵、李雨生这些大家名家。加入了东方散文微刊作者群,经常地学习拜读老师们的美文,不断地互相问好,真是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因自己是业余爱好,水平能力有限,抱着试试的心理,投了一篇散文《我在聊城等着你》,相继被微刊平台和秋季纸刊发表。“尊重名家,不薄新人”说的铿锵有力,做的诚恳实在,撞击了我的心灵。诚挚感谢《东方散文》,感谢憨仲主编,感谢刘莉老师和文轩兄。是《东方散文》和老师们给予我写作的激情,生活的快乐,工作的干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感觉《东方散文》是一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女,内心深深地爱上了她。“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与《东方散文》紧密相连、牵手相伴、同心同德。“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伟人无意巧妙的将东方和我的名字嵌在一起,无独有偶,佳作天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新的一年,万象更新,吉祥如意,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祝福《东方散文》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健康,越来越精彩!


14

李彩云,安徽合肥人,中学高级教师,爱好文学,教学之余喜欢写写心情文字。作品曾获“中国包公散文奖”、“曹植诗歌奖”、“校园散文大赛一等奖”。

我与东方散文

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我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也是一个年老的新人。

读书时期喜欢阅读中外名著,也喜欢记录点点滴滴的生活感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以及干不完的家务迫使自己不得不收藏起自己的所有业余爱好。最近几年,女儿上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我也卸了班主任工作。总算有了人身自由,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于是,我那点小小的爱好又蠢蠢欲动。不自觉地又拿起了笔。

一次在微信的朋友圈看到我们文联主席的美文发布在“东方散文”的平台上。想起主席鼓励我的话:你的文章就是缺少投稿啊。便随手点进了东方散文。我认真地阅读了平台里的内容,其中有一句话触动了我,“东方散文遵循推介名家、不薄新人的原则”,揣摩这句话我将信将疑,就试着投去了我的第一篇习作,一个星期后没有回音。我想这很正常。第一肯定是我的文章水平不够。第二我看了东方散文平台上的很多文章,那些“大家们”写得确实好。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接着又投去第二篇,没想到第二天正在上课的我就收到刘主编发来的“拟采用”的邮件。这三个字对于经常投稿的人或者文章写得好的人也许没有感觉,对我这样的新手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东方散文确实没有“薄新人”,更不拒新人。东方散文没有“嫌弃”我这样的新人,是东方散文给了我自信和动力,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东方散文是我的一个起点,它给我打开了一扇门,也给我指明了一条路。在这条路上会充满坎坷和荆棘,但我会坚持走下去。我想路的那头一定会有美丽的风景。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感谢东方散文平台,感谢刘莉主编和所有的编辑们!让我们每天都能读到滋润心灵的美文,每天都有充足的精神食粮。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结识了很多的文朋诗友,让我有了更多的向“大师”学习和取经的机会,刘主编说:我们的文章就是我们的娃。就让我的娃和东方散文一起成长,一起进步。愿东方散文平台越办越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