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胡佳清|精短散文两篇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ID:dfsw123456

东方散文

春季版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

胡佳清

青山依旧在

我这辈子恋山。

只要讨得空闲,便会编方设法一路哒哒登山而去。

踩着一步步松毛和落叶覆盖的山径,拉着两旁伸出手来挠痒痒的草棵和枝叶,深吸饱含负离子的清新氧气,仰望离天越来越近的山顶,我会顿生一种醉意,竟忘了这世上还有尘嚣扰攘。这时,我真想立马躺下来,让生命和大自然融融为一体。

所以,我后来搬家,便刻意搬到了一个能靠近山的地方。

这山叫石峰山,离繁华的城区仅一步之遥。

以后就因了这山缘,我今生有幸结识了两位老人。他俩一个住山上,一个住山下。

住山下的老人姓周,也因喜好和山比邻而居,而成了我的邻居。我那时登山,时不时会在山间碰见他。一来二去便有些熟络了起来,熟络了起来后见面就会打打招呼啊,或站下来聊一会儿啊的。这样,青山绿水间,我就简单知道了老人的一点身世。

原来老人早年也从事过教育工作,还在一个县当过领导。由于那个年代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一生经历过不少坎坷,蒙受过不少冤屈。可我每次碰见他,看他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讲话粗门大嗓的豪爽。有时我和他聊到如何看待过去时,老人家还不时挥起拐杖敲敲头上垂下来的满树枝叶,说:“以时间赢得空间嘛!以时间赢得空间嘛!你看,我今天都还能跟你一样爬爬山呢!”话语非常地坦然,全无一点对过去生活的怨尤。所以那时,我在山间碰到老人,随便听他说几句什么,对我一路下来都是感染和启奋。

老人后来和友人合出了一本诗词。有天转山回来,他还杵棍夺棒地爬到我的六楼来,给我送书,并在扉页上亲笔题签让我指点雅正之类的话,让我好一阵子感动。

老人是在后来过了90好几才仙逝的。现在我在书橱里偶尔看到这本书时,还会想起和他在山里的这段缘分。

而住山上的老人姓闻,也是我上山偶然相识的。

那天转山,碰到了正在地头挖苕的他,便站下来和他闲扯了几句农事。以后次数多了,也渐渐熟了。后来,这位年岁几近80的老人挑起担担下山来卖菜,知道了我的住处,还时常绕道给我捎带来几兜白菜呀,几个萝卜呀,一把葱子蒜苗呀,几节藕啊什么的,而且一律都择洗得干干净净地,清清爽爽地,拿来就能下锅的样子。我和老人非亲非故的,他却待我如此山般的朴拙厚道,古道热肠令我感怀。

后来,山里搞起了开发,老人的房和地被占了。老人和许多村民一起被迁往山下安置,和我一样成了都市人。可不想,自那以后,我就再没见过老人,不知他去了哪儿……

而眼下这座我以前常爬的山,新修起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地像海浪一样漫延至山腰。以前从我家阳台上抬眼就能看见的山上的森林,和森林上的云霓鸟影,全被钢筋水泥遮挡;我过去登山常走的那条浓荫覆盖的羊肠小径,如今也早已不复存在。我今后上山,该从哪儿另辟蹊径呢?

而我因这山所认识的两位老人,和山一样,如今早成了我的恒久念想,山和人不可分离地牢牢碑立在我的心中……

啊,青山依旧在!这信念我想起就从容达观。

为我送行,母亲

前些日子,我因临时有事要去外地走亲戚。当我头天晚上把这消息告诉母亲时,她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地对我说,那我来送你!那我来送你!我赶忙说,妈,你不用来,你不用来,你都80好几的人了,我也恁大个人了,熟脚熟路的,还劳您老人家一路磕磕绊绊地来送吗?再说,您那儿出门路窄车多,万一,万一……我没敢再说下去。可电话那头,母亲非常地坚决和执拗。我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匆匆嘱咐了几句便撂下了电话。

第二天一大早,我知道母亲要来送我,便特意提前赶到车站,想趁她来之前,先进站接接她。当我挤进人头攒动的候车室,正在接受安检时,却突然一眼看见满头白发的母亲,早已稳稳当当地坐在了候车室里面的木条椅上,不知等我多时了。

我忙提起行李撵过去,母亲见我来了,喜不自禁地站起来,伸出双手上来抢我手上的行李。待我落座后,母亲一连问了我好多出行要注意的问题,我一一做了回答后,看来她才放心下来。

我看离开车时间还早,便陪母亲聊聊天。不一会儿,我看她从身边一只绿色帆布购物袋里,变戏法似的掏出一大堆花花绿绿的吃食来,放在椅子上,让我过目,说是给我带在路上吃的干粮。我一看,都是一小包小包的威化饼啦、沙琪玛啦、小月饼啦、牛肉干啦、山椒花生米啦什么的。接着,她又掏出一瓶矿泉水来递给我,说吃了好打口渴。接着,她继续掏,掏出了已剥好了的半个柚子,两个橘子,几根香蕉来,让我捡好,还问我够哒不。

嗨呀,我说妈,坐六七个钟头的车,充其量中午一顿,哪儿吃得到恁个多东西嘛,何况我本身还带得有。吃得到,吃得到,母亲只管自顾自地说,我晓得你从小饮食逗好。见这样,我只好把这些东西一一捡到自己的包包里放好,并装着高兴得不得了的样子。

接下来,我看母亲又在自己的荷包里窸窸窣窣地摸什么。我紧盯着她的手,不知她在找什么重要的东西。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她就摸出了一大把零钞来,说是给我带在路上花的。我赶忙说,这些零花钱我用不着,您老留着买菜用。她忙打断我的话头说,用得着,用得着,你到了那边不是要转几趟大巴吗?万一还要打的呢?用得着的。母亲这样说,我只好接过她为我准备的零钞,看看都是一块的、五块的、十块的;我捻起指头细数了一下,加起来不多不少正好整整一百元。我知道母亲一未来的脾性,这时你再多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把零钞收起来,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就让她看着高兴放心。

这时,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说,妈,我要上车了,你慢慢回去吧,一路上爬坡上坎的,盯到路哈,注意车哈,千万别摔倒。哪知她连忙说,不慌,不慌,我要送你上车,你上车了我再走。接着,她先我站起来,勾下腰,要给我提行李。我怎能让她提呢?就让她跟着我颤巍巍地送我下楼去上车。

到了车门口,我把行李墩在地上,回头对母亲说,妈,这会儿你走得了,走得了。我又把先前嘱咐的话重复了一遍。母亲这时却说,你快上去放东西,找位子,我等你车开了再走。

见这样,我只好上车,放好了行李,找到了位子。没等坐下来,就从车窗外看母亲,却看不见她。我左看右看,才发现母亲这时正绕着高高的大巴车身转圈圈地在找我。我知道,她是要看清楚我坐的哪个方向哪个位子她才放心啊!我忙嘴对着窗玻璃喊了一声她,无奈密封的车窗隔音,她没听见;我又忙着给她用力打手势,车厢里光线暗,她也没看见。这时,车“嘟”的一声发动了,从母亲身边“滋溜滋溜”地开了过去,我忙扭过头去看时,哪见母亲身影?但见蜂拥人流……

作者简介

胡佳清,供职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和《星星诗刊》等刊物发表诗歌等文学作品多件。出版《燃烧的生命》、《永远的惦记》、《春风啊,你为何唤醒我》、《提琴为谁鸣响》等诗歌散文集,和教育专著《我为何提出这样的办学理念》等。


东方散文,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视野求广,语言求美。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主编:刘莉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东方散文合作平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网,一经采用,全网推出。

微信号:dfsw12345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