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慕明媛|长安断章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长安断章

——我读周媛《风起长安》

很少能这样纯粹地浸润到一本散文集中,周媛的《风起长安》成了例外。

散文,追求的是对文字的极致锤炼和结构的巧妙把控。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出一篇让人拍案叫绝的散文并不难,难的是出一本引人入胜的散文集。较之小说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与命运多舛的人物走向,独立零碎的散文集结成册,似乎很难形成前后缀连的篇章结构,让人读不释手。周媛却能慧心独具,从一百多篇发表获奖的散文中择选出五十篇作品,分入“那人”“那事”“那景”三辑,成就了手中的这本《风起长安》。

正如周媛在“后记”中提及的一般,长安,既是一个地域概念,又是一种文化象征。周媛生长于长安,长安的历史文化滋养了她;当她成年工作后,又开始深情回望这片故乡,甚至由此延伸到更加广阔的西部大地,认真地观察,真实地记录。就像她在《心随帆影过长空》一文中,写到画家方济众在《谈艺录》中谈及艺术思路时讲到:“重新返回生活、认识生活,重新返回传统、认识传统,不断地抛弃自己,也要在抛弃中重新塑造自己。”周媛是幸运的,她选择了记者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行路万里、简餐露宿的奔波;她更是有心的,悄然记录下行旅见闻、奇巧际遇,用岁月的劳碌酿造了一捧文字的甘醇。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的不断回望与探访中,笔下的一篇篇精彩也就应运而生。

身为记者,她的文笔偏重叙述、文字精准清净。比如在《<秦腔>·听雪·读人》一文中,周媛细细道来了贾平凹在创作《秦腔》之前的反复思虑,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化成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在《甘谷行》一文中,细细品味那句“茶汤黑稠,味道倒不浓”,甘谷人窘迫的生活境况与淳朴热情的民风就跃然纸上。

身为女性,她的思想大气深刻、情感细腻隽永。比如在《青海的色彩》一文中,开头便说“青海的特色就是色彩美到极致,让人亲近,让人回味”;在《母亲的花》中提及童年旧事,切切感怀“再穷,我们买书的钱,母亲总能凑出”。当她身为人母,在《一张葱花饼》里给女儿带去了亲手做的葱花饼,“在汹涌的人潮中穿行,小心翼翼地护着箱子”。

身为文人,她的诗词随手拈来,立意含蓄高远。文集中每篇散文都有诗文点缀,《长安的七夕》《诗意昆明池》更是通篇用诗文缀连,读起来辞趣翩翩、一气呵成,才藻艳逸、斐然成章;在字里行间,她更能迸发出让人暗自惊觉的语句来。比如在《怀念陈忠实先生》一文里评价陈先生“一个人能让别人时时记着他的好,不是一天的事,二是无数次的真诚换来的。”在《长安过会》的热闹后淡淡来一笔“亲朋相聚,大多是开着车来,吃一顿饭,便四散了。过去的时光早已远去,唯有怀念悠长。”在《黄柏塬情思》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像极男女关系。离得太近,见得太频,便少了神秘感,时间久了难免心生厌倦。距离产生美。”在《青海的色彩》里看到开败的油菜花便悟出了“事物并非在最辉煌、最巅峰时才最美,平淡往往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一本《风起长安》,就是一部周媛的生活速写。她精准下笔,生动刻画出那些才华灌顶的大文豪、籍籍无名的艺术家,默默陪伴的家人、相逢结交的朋友,兴致盎然的远地、难以忘怀的近乡。

“归向吾庐情未已,笔含春雨写桃花。”一本二十万字的作品只能是生活的一个断章,或许只能记录下人物的一个剪影、事情的一个片段、景物的一个画面,但这本二十万字的作品已经是周媛回馈生活的最佳赠礼。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合上《风起长安》,我的脑海中回旋着书中的一个个熠熠发光的断章,想着站在桥上看到风景又记录下风景的周媛被我这样一个看风景的年轻人看进了心里,装饰着自己同样想要出书的梦想,成为下一篇断章的起始。

风起长安,而我,已经飞过。

作者简介:慕明媛,女,198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榆林市作家协会会员、榆阳区作家协会会员、榆林路遥文学联谊会会员、榆林市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于诗歌与散文创作,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曾创立西安青年诗会,并于2012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个人作品朗诵会,现供职于榆林市电化教育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