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稿选粹】秋梦悄醉|只有不“听话”的父母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只有不“听话”的父母

(一)

为人父母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们不做任何育前培训就上岗,如此轻率地对待下一代,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我就痛心疾首:我们是合格的父母吗?我们在要求子女的同时,有多少人真正反省过自己,我们的教育到底行不行?

4日14日上午和朋友HH谈起子女教育问题,他说他爱人提过一个观点:没有不听话的子女,只有不听话的父母。什么?只有不听话的父母?刚开始我以为我听错了。再确认,没错,就是只有不听话的父母。是不是这样?细细琢磨了一会,我觉得还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二)

只有不听话的父母,好好想想,反思自己教儿育女的过程,我们真的不听话呵。

我们大多不曾学过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这意味着我们大多没有认真去听别人是如何做父母的经历,从而得到自己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体系。我们在教育子女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明明有经验教训可借鉴,却仍然摸着石头过河,全然不怕走错道,不怕走到没有石头的深水区,不怕子女在我们的误导下陷入激流。我们往往指责子女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任,但对子女的未来最不负责任的恰恰是那自认为对子女负责任的父母,因为他们的教育可能从头到尾都是错的。

我们大多也没有用心倾听子女的心声。我们往往习惯于对子女发号施令,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你要做这个、做那个。可我们知道子女在想什么吗?我们有没有静下心听听他们的意见:我想你应该这样,你是怎么认为的,为什么?我们能不能不急不噪,耐心听完他们的心里话,即使不如我们的意,也不发脾气,而是理智地反思背后的原因,是我们错了,还是子女错了?

我们也不会听取周围对子女正确的评价。我们往往自以为对自己的子女最了解,于是溺爱子女的听不进批评,苛求子女的听不进表扬。我没考上大学前,我父母一直以为我是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人,因为我在他们面前一直很老实;我考上大学后,听太多的人说我不听讲后又以为我天赋过人、很不用功,完全不知道我的钻研刻苦和学习效率。我觉得悲哀的是,当朋友告诉我们子女的优点时,我们还在怀疑;当别人指出我们子女的毛病时,我们却在排斥。

我们不听专家的话,我们不听子女的话,我们不听周围的话,我们难道不是不“听话”的父母吗?我们有的时候是不去听,有的时候是听不进去,还有的时候是听不懂。

(三)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子女学得最多、模仿得最好的当然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子女一直在听话地学习着父母,听话的父母教出了听话的子女,不听话的父母教出了不听话的子女。

没有不听话的子女。一切不听话的子女,全是子女听话地学习了父母的不听话。我们自己不听话,教出子女的不听话,然后我们责骂子女不听话。实际上是我们自己不听话,要求子女听话地做到不学我们的榜样去达到我们的要求,或者说子女不听话地做到不按我们的吩咐去达到我们的要求。这是何等的荒谬和矛盾。

好吧,这话绕。简单说就是,我们作为不听话的父母,认为自己很正确,要求子女按我们的话去做,我们没有告诉子女不能学习我们的不听话,却要子女在听我们话的过程中做到不犯我们不听话的毛病,最终成为一个我们认为听我们话的子女。老天,这很难好不好。

所以一切不听话的子女,根源在于父母,在于他们学到了父母的不听话。所以一切失败的子女教育,根源在于父母,在于父母教育失误。所以不听话的子女多半有不听话的父母,而听话的子女多半也有听话的父母。我们在教育不听话的子女时,有没有想过,子女的不听话很大可能是源自于我们自身?

我们应该先改正自己去成为听话的父母,让本来听我们话的子女有正确的模仿对象。

(四)

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看,是不是应该建立父母职前强制性培训,把父母的基本准则、基础要求、基本规范明确下来。经过培训的年青人,不求成为优秀的父母,但至少可以避免大批量不合格的父母,退一步讲,至少可以避免大量不合格的子女教育行为。我们是否可以规定,没有经过培训的年青人不能成为父母?也许这可能涉及侵犯生育自由权。是的,这很难把控,而且是不是合格的父母,谁也没有科学的标准来衡量。

但我们在谈论生育自由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出生自由权?一个个生命被创造出来,我们征求过他们的意见吗?我们不仅漠视了子女的出生自由权,而且还打着“为你好”的旗帜,肆意侵犯他们的成长自由权,几句“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不是故意的”“我们也想为你好”等等,就想把我们的失职失责轻易地搪塞掉。

我们对给予自身的一些小小侵犯耿耿于怀,却对自己可能影响别人一辈子的失误轻描淡写。

(五)

我们经常对子女说,你看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可人家没要求啊,那是你硬塞的好不好?你凭着自己的喜恶去做,却让你的子女背锅,还有的成了对付出喋喋不休的祥林嫂。

很多父母在子女长大离开后才发现:不仅子女离不开自己,自己也离不开子女。我们从来不对子女说谢谢,因为从来没想过子女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快乐。我们应该感谢子女,他们让我们享受了天伦之乐。有了他们,我们的担子更重,这是我们自找的,也是享乐的必要代价,我们不能把这代价转嫁给子女,只享乐不担责。

我们常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强加给子女,动辄“光宗耀祖”。可为什么你自己光不了宗,却想让他来耀你的祖,然后成就你的无上荣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你完成了吗?宽于待己、严于律子。自然,子也不省油,父辈宽于待己、严于律人的传统那是一学就会。越是望子成龙欲望强烈的父母,可能失望越大,正是曾经厚望、容易失望、特别绝望。越是光宗耀祖欲望强烈的子女,可能越在乎父母的给予。于是,父母指责子女不成器,子女报怨父母没本事,亲情经常被丢在了一边。

我们得感谢子女让我们避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困境。无后,不只是没有后代,后代不争气、丢家族的脸,祖先愿意认这个后吗?可以说那是比无后更大的不孝。

无子不如己,我觉得就不能再苛求,而应该谢天谢地。

(六)

有一次打骂女儿后很难受,于是写道:感觉自己教育子女很失败。我怕我将来更后悔于自己的失职,导致她的生活痛苦。我们真不是合格的父母,我们没有学习、研究怎么当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随心所欲,既不想自己的需求,也不想别人的需求,这是对子女合适的做法吗?肯定不是。但我们绝大部分人无所顾忌。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不懂怎么做父母,却无所顾忌地去教子女。这是失职!

我们何尝有权力去打骂子女?我们不过是在欺负他们,趁他们无力与我们抗衡的时候,把我们的设想用暴力协迫的方式强加给他们。

什么时候我们真正学会了听话,学会了感谢子女,那时候我们不必暴力要求子女听话,他们自然会听话,自然会感恩,于是理想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出现了:

互相倾听,互相成就,互相感恩!

作者简介:秋梦悄醉,原名周俊,1978年生于江西九江瑞昌的大山深处,17岁从军至今,工作之余喜胡想,坚持怎么想就怎么写,写真实感受,不求“闻达于诸侯”,纯粹自娱自乐以感动自己、感动熟悉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