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签约作家】袁春波|二月春风

 新锐散文 2020-08-08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二月春风 

二月末,午后,天阴阴的,楼下有闲谈的人了,没有阳光,没有风。
2月1日,在丝路新散文发了篇旧文《东风吹水绿参差》。那时,虽然疫情肆虐,却格外希望窗外有春天的影子,心里有春天的气息。“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那时,读读诗句,想想诗中生意勃发的春天图景,真是件美好的事情。
人活在希望中,这个月,人们对希望的理解更深。立春了,对自己说,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雨水节气,念叨不停的又是雨过天晴;下一个节气是惊蛰,于无声处听惊雷,彻底送走新冠病毒这个“瘟神”的日子也该来了吧。似剪刀的春风早刮起来了,这个二月,这个“草色遥看近却无”的二月,这个“绿柳才黄半未匀”的二月,到底把春天藏在哪里了呢?
2月6日,学校上课了,希沃云课堂。第一节试上课,时长半小时,我备课的时间用3个多小时。在课上,我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活动。在导语里我说:读整本书,不只是时尚,更是在做一次认认真真的长途旅行。在书中,你获得的是语言、思想、素养、静气、定力,是充实愉悦的生活,是精神和心灵的成长。王安石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离不开求思之深、之广。行万里路,从脚下起步;读整本书,从“这一本”开始。我推荐了极简读书法,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那句话说得真好:“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课上,我借助实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告诉同学,好文章从生活、读书、思考中来。
30分钟语文课的最后阶段,我给同学推荐了《新民晚报》今年除夕推出的评论《危墙》,文章告诉读者该如何度过这个不一样的春节。作者真诚地提醒读者特殊的日子,不要旅游、探亲、聚餐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看到“墙危”是明白,懂得“不立”是明智;不光是个人的事,疫情当头,这更是对家人、对社会的责任。
作者没忘记致敬那些知“墙危”而勇于“立”的人:

耄耋高年、临危受命的钟南山,以及更多更多奋战在疫情一线、姓名不为人知的医护人员。他们当然知道“墙危”,他们比普通民众更明了其中的危险。然而,越危险重重、越挺身而出,苟利病人生死以,岂因利害避趋之。这,是何等的使命担当。
我为第一节网课拟定的课题是《与书相伴,走进春天》,上课前两日是“立春”,立春,立的是希望,冰雪终将消融,春天正在路上……我多么希望,我和我的学生、我的亲人、我的朋友,在这艰难的日子里,能与书相伴,尽快走进春天;“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多么希望,我的小区、我的城、我的国,民安国泰,春暖花开。
接下来的15节课,无论是45分钟,还是30分钟,我都努力让语文课明亮、理性而有温情,我也希望温情、明亮、理性这三个词成为我和同学文字的特性、成为你我生活、人生的特征。
假期,一次次拉长,整个二月就这么走过。作业该布置些什么?文科班,适量的练习之外,我们选择了读书。原来预想,假期会在2月20日左右开学,我的设想是,一天读书40-60分钟,纸质书也好,微信读书也好,功利点考虑,文科必读名著如《呐喊》《哈姆雷特》《边城》《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茶馆》等,四五天就可以读完一部。通知在班级微信群“我的读书时光2020”里发出后,大部分同学认可。于是,一天天坚持下来。所读书,也不在限于必考的名著,《我的精神家园》《乡土中国》《我们仨》《叔本华思想随笔》《蒋勋说红楼梦》《鼠疫》《万历十五年》《我是猫》《科比自传》《长恨歌》《复活》……读书时间,也不再是40-60分钟了,70分钟,90分钟,120分钟……微信读书里,又多了我们班里的一群。
从2月8日起,我开始读加缪的《鼠疫》,柳鸣九翻译。时读时辍,至2月23日读完。于我,这是一段终生不能忘记的阅读时光,阿赫兰的人们,里厄医生,肆虐的鼠疫,忧心、恐慌、畏惧、绝望、坚守、逃离、放荡、狂欢……加缪说,鼠疫是生活;读《鼠疫》,会时时从书中回到现实,又将现实中的人事带入书中,我敬佩里厄医生的善良、理性、坚强、坚守与冷静,我敬佩他诚实地与鼠疫作斗争的方式,他放弃去疗养院陪伴生病的妻子,鼠疫结束,他也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妻子。我敬佩书中的法官奥东,得知自己的孩子染上鼠疫,他冷静到近乎冷血地把孩子交给隔离的医生;孩子病死后,他选择在隔离营做志愿者,他说,这样自己的心离去世的孩子更近。最后,他染疾而亡。这是一位多可敬的父亲,这又是一个多可敬的“人”!阅读这部小说,最沉重的一段也在这里,第21章,里厄寄希望于最后的手段,试验给奥东的儿子注射卡斯特尔研制的血清来挽救他。孩子垂死挣扎的情形,注射血清之后异常的反应。我几乎以为,我想许多读者也会同我产生一样的阅读期待——孩子奇迹般地好了,就像以前读过的一些小说比如《神雕侠侣》中忽然就能找到断肠草来解情花毒一样。但是,现实的残酷超出了我的期待。孩子,最终没能活过来,试验失败。染病者、试验者、读者,这样艰难而痛苦的体验,我想都绝无仅有。而且,这一段阅读,又一次把我拉回现实,书中的艰难,一如近阶段现实的艰难。我们的假期仍将延长,希望还在不确定的远方。

我不是一个能写出诗的人,我也不喜欢代表“我们”说话,我只代表自己。但在昨天,2月28日早上,看到一张照片时,我另配8幅图,写了10行字,我觉得那8行文字有点像诗,我也想代表“我们”说话。我看到的那幅画是:医院门口,一个不足三岁的男孩康复出院了,他给送他的医生,深深鞠躬。那位医生,也弯下腰对着孩子。我当时的想法是,这孩子,真幸运,尤其是我想到了《鼠疫》中的那个孩子;这孩子,真懂事,难道是灾难让他长大了?又或许是伍尔芙说的那样,孩子和妇女才有看懂人本来面目的眼光。另外8幅图江山、蓝天、树木、红日之外,还有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火车上的身影,还有一位医护人员的面部剪影。我的8行文字是:
看看那个孩子
看他深深的鞠躬
看看那名医生
看她脸上的勒痕
看看那位老人
看他疲累的神情
 
你和我,唯有
珍惜、敬畏和感恩
2020年2月29日,北窗独坐了一个下午,天阴阴的,没有阳光,没有春风。只要有温情、亮光、理性,只要懂得珍惜、敬畏和感恩,阳光、春风、春天,她就在心里,她就在窗外。
愿似剪春风,剪破二月天这沉沉的阴霾,带着你我走进三月的春暖花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