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仅23岁的女道士,放言其九月九日升仙,当天10万人围观她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8-08
导语
古语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仙是什么,古人有很多的理解,有人认为得道成仙,道就是世界的真理,万物的起源也是一切的开始,明道即可羽化飞升,脱离俗世,成为传说中的仙;有人认为仙,一人一山,人在山中,自可成仙,也就有了各种名山大川中曾经孕育仙人的传说;有人认为,仙丹服用之,通体舒泰,自可长生久视,红尘为仙。
因此,历史中不缺的就是追求长生久视的人,他们或者追求道的所在,或者隐居名山大川,或者自行炼丹,练出仙丹然后一步登仙。秦始皇追求过,他追求的是仙丹,雇佣了一大批的方士炼丹,渴求成仙。
不只有秦始皇这样的权贵追求成仙,还有许多的普普通通的修道之人,也在追求成仙。有这么一个女子,她于茫茫红尘中已然找不到什么可留恋的,于是研究炼丹、道法并且隐居山水之间,欲得道成仙,并且她在她23岁那年放言自己在九月九日成仙,当天有10万人来看。她叫做王焘贞。
不愿红尘中争渡的女子
王焘贞是当时内阁大学士王锡爵的二女儿,王焘贞生下来不是很好看,体弱多病,生有疥疮,被她的父母所嫌弃。她的母亲甚至说过她不配做王家的女儿。但是到了年级自然还是要给她说媒的,然而王焘贞的心思完全不在儿女情长上,对于给自己说的媒,没有任何的兴趣。
不止如此,学习四书五经,难以集中注意力,学到一半就荒废,学习女红同样如此,之后偶然接触下她痴迷于黄老道学,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整日静坐冥思,神游八荒。她的母亲对此很有意见却又无可奈何。在她五岁的时候曾经发生过神奇的事情,当时家里要求她学画画,然后她落笔就画出了观世音的模样。她从就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
好巧不巧的是,她的未婚夫在成婚前死了,王焘贞一反常态的大哭三天三夜,并向家中人请求给未婚夫守节。说是守节,王焘贞守着守着就当了女道士,向外宣称自己得到了仙人的指点,并且有了自己的道号——昙阳子。渐渐的她的名气传了出去,有很多人慕名前来,谈法论道。
折服天下
在前来拜访王焘贞的人中有一位叫王世贞,他是《金瓶梅》的作者,和王焘贞是老乡,因为和王家攀上了本家,求着王父代为引见。之后王世贞见到了王焘贞,并且与她谈法论道,最终的结果是王世贞拜王焘贞为师。当时的王焘贞已经近乎达到了辟谷的境界,每天的饮食量少到发指,王世贞来此的目的也是为了潜心修炼辟谷,期望拔出心欲,窥探仙道。
在此之后,吸引了更加多的人来此,其中甚至有类似于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这样的人物,他们都拜王焘贞为师,听她讲道,更加离谱的是,她的的父亲还有本家的一个叔叔也加入了这些人之中。
最终升华
王焘贞的事情当时非常的轰动,''昙阳子''的名号甚至于朝廷上下皆有耳闻。当时的文人名士听昙阳子论道,每每讲到精彩之处,这些人就会与喝彩,或作诗、或属文,纷纷记录下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影响甚大。
然而看着面前时而端坐,时而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昙阳子觉得很厌倦,这世界就是要有再多壮丽美景都与自己没有什么关联了,这个世界远远没有指点自己的仙人所在的仙界吸引人。最后,王焘贞向自己的父亲请求,再给自己的未婚夫扫一次慕,就要准备在九月九日飞升去仙界了,来到墓地前,王焘贞洒下自己收集过的甘露,并且剪下青丝一缕置于目前,告知其将要飞升之事。
得知王焘贞即将飞升的众人,早早的等待着,将近十万人等候看''白日飞升''的场景,王世贞、冯梦龙等人皆在此地。昙阳子飞升的胜景,当时有很多人进行了记录。
王世贞笔下的描写:
''时午晷垂,欲昃,二白虹长亘天额帻,触杨枝水闪闪皆金沙,又类列星剑头火,大而升,逺近皆见之,又见二黄蝶自龛所盘旋,久之始去。师歌有'一双蝴蝶空栩栩'语,咸以为兹应也。''
在如今看来,这段文字描写充满了艺术色彩和神秘色彩,因为仙只存在于传说中,凡人成仙更是古今罕见。
结语
成仙一说不论真假,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里不灭的印记。对于成仙,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不过分痴迷,不过分否定就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