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丝路新散文全国征文】张正旭|聆听花香(284)

 新锐散文 2020-08-08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284
聆听花香

张正旭

 

01

油菜花

工地旁一块闲地不知被谁开了荒,种了油菜。每天上下班早出晚归,经过油菜地旁,没有注意到油菜的存在。因为天气还很寒冷,油菜的叶片匍匐在地面,像一位病恹恹的汉子,很难引人注目。

时间像蜗牛般向前爬行,不知不觉间到了三月中旬,春天不经意间掀开了大地的红盖头,油菜像出嫁的新娘沐浴在春风里,不知何时开了花,空气中飘荡着油菜花香。这花香宛若笛子里吹出婉转的音符,柔软的,清甜的,澄澈的,给人一种清新的颜色感官体验和清醒的内心享受。因为油菜开了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家上下班经过油菜地旁,多了谈论油菜花的话题。

油菜因为开了花,才从平凡身份、普通身价和不起眼身姿被大家记住了、爱上了。一株油菜花远远比不上牡丹的妖娆艳丽、玫瑰的妖冶迷人,但是一片油菜花就不一定了,春风一吹,油菜花便如破冰般涌了出来,其势铺天盖地,不可阻挡。无论是辽阔平原,还是高低不平的丘陵,都有她呼唤春天的身影。正如刘文芳《油菜花吟》:

姿容清丽厌奢华,淡淡平平不自夸。

羞去院庭争宿地,乐来田野绽黄花。

小园安暖焉贪此,大宇风云独恋它。

耐得无人观赏后,痴心结籽为农家!

油菜花的花瓣四片对开着神韵,风噙暗香,婀娜娉婷,摇曳生姿,浑然天成。以一色金黄鸣锣开道胜却万千姹紫嫣红粉媚,令所有高贵的名花都黯然失色。这是自然的恩惠,是我们平凡的力量蓬勃的昂扬姿态。

油菜在我们老家是很普通平凡的庄稼。每到秋天收完稻谷,把田地犁了翻晒一段时间,等到落下一场秋雨,便墒了土。天一放晴,田野里到处闪动着劳碌的人们:耙地、整墒、刨眼和移栽油菜苗。很多年前,我们一家人在自家责任地里种油菜。父亲用牛耙田整平地,我和妻子用架子车拉来一袋袋农家肥,扛到田间地头。母亲忙着打眼移栽油菜苗,妻子帮忙盖农家肥,我负责从半里路的水塘里挑水浇苗。一棵油菜栽到地里,要很多道手续才能完成。一天下来,肩膀红肿像火烧,手上磨破了水泡,疼痛钻心,全身宛若散了架。油菜花是很诗意的,它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但你千万不要以为,种油菜也很诗意很优雅,对于种地的人来说,种油菜的日子是腰酸背痛、疲惫流汗。那时候人们很虔诚地对待每一株油菜苗,整个劳作过程中皆像一位焚香膜拜佛祖的信男善女。在传统农耕年代,每个农民又像一位赌徒。因为次年午季收入支撑着家庭的花销,希望全部押在了油菜的身上,大获丰收卖出好价钱。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油菜开花时节,落下了一场暴雪,暴雪把开花的油菜压倒在田地里。我的父辈们扛着锹走在淹没膝盖雪地里去看望油菜。其实,根本不用去看,油菜早被大雪打趴倒了。那时候的农民很苦,午季不但要完成“三提五统”国库,还要完成地方摊派的名目繁多的各种税费。如果油菜丰收了,低价卖了,可以勉强应付一下。那时候乡下有顺口溜:“油菜开花花太香,结了菜籽度夏荒。开花油菜到我家。午季菜里有油汤。”正如清·乾隆《菜花》所云:“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其实在从前很漫长的日子里,我们曾经是身在油菜花中的,一簇簇一畦畦一片片柔情万种、款款盈盈的油菜花,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我们的窗景,是我们打开门就扑入面前的画,我们伸手可触摸的,跨出脚步就踩着它了,我们能听到它的呼吸,我们能呼吸到它散发出来的清香,漫野的花浪滚滚,多得让你轻视了它们的存在。

望着眼前恣意绽放的油菜花,感慨万千:日子一天一天地过,我们糊里糊涂,视而不见,等到有一天似乎有点清醒了,才发现,我们失却了菜花田,不但是菜花田,稻田、河流、村庄都丢失了,却又不知道将它们丢失在哪里了,甚至不知是从哪一天起开始丢失的,不知是在哪一个夜晚醒来时发生的事情。总有一些怅惘萦绕着油菜花,我多像一只无头无脑飞来飞去的蜂蝶,寻找不到属于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朵油菜花。

作为一个古色古香的农民,我在打工浪潮里拥挤到了城市,抛弃了村庄田野和庄稼,以一种漂泊的姿态在城市钢筋混凝土缝隙里残喘。身影晃动在霓虹灯闪烁着繁华诱惑里,脚步弹落高楼大厦崛起的雄威夹缝中,夜里的梦中我幻化成春风里昂首怒放的油菜花,盈盈招手,展示炫目的风姿,缕缕花香飘荡在田野、村庄,攀援着一缕缕炊烟,袅娜弥漫,把自己的灵魂营养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意境里。

在一片春色中,我仿佛漂浮在一丛丛金黄色油菜花的花香里,寻找着一缕阳光,一撮浓绿,一抹乡愁和心跳……

2

野菊花

冬天打开季节,世界仿佛被颓败封杀的萧条,天地间亮丽的绿色倏然熄灭了。瑟瑟的寒风在空中发布宣传单,枯黄寂寥的文字散落在田间地头、庄前舍后……

我的脚步也被眼前的景况感染,那颗被烦琐纠缠的心也被风撕得粉碎,忧戚像猴子敏捷爬到我的面孔。

走着,走着,一缕馨香像调皮的孩子在我的鼻腔翻筋斗,低头一看,脚边窜出一簇簇野菊花,像一位羞赧娉婷的大姑娘,露出新鲜且浸润野性的微笑,头顶花朵像灿烂的阳光,金灿灿的芬芳在空中飘溢,她们天真无邪扬起头,大胆舒展那些娇小的花瓣,畅放生命中全部芬芳和颜色,将这死寂的空间顿时洋溢着新鲜的活气。

野菊花腿腰纤细,菊花密密匝匝,重重叠叠,像一位心灵手巧的女子将漫山遍野织成辽远的华锦——分明是太阳坚强个性和月亮柔软内心合成的颜料,从天然大师画笔中渲染的水彩画,这颜色无忌无讳的金灿灿,无遮无掩的灼目,在天边孤独画框的背景灿烂。她抖开这种孤独的方式营造秋天,充实自己绚烂年华,享受自己的人生。她张开明澈的目光,眼神匍匐过枯枝败叶的大地,穿越冥漠苍茫天穹。

这样的冬日里,松柏减色失魂,檀竹畏缩落魄。惟有野菊花挑起勇敢与自信的战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激越与豪迈。野菊花守侯在冬天,守侯在日日夜夜,她不禁锢自己,有花争妍绽放,有香肆意馥郁,这一朵还没有谢幕散场,那一朵夺们而入盛开,从茎顶、从胁下,像被风点燃的烟花,缤纷璀璨。于是,你可以听见她在风里玲珑的笑声,甜美新鲜且混杂野性泥土的气息。她们把金子般的心交给大地,又把自信的品格交给季节。

野菊花匍匐的枝条看似柔软,她们从来不攀爬依伏,自强不息。这枝条被折去,那些整装待发的箭芽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她们铺展如苍鹰勇敢翮羽的叶柄,伸出如磐石般坚强的叶脉拥花而立,风来凌空而起,风去蕴涵向往。野菊花生长在离城市很远的乡野地方,一季季醉卧故土,一年年梦醒桑梓。在城市钢筋丛林里,一朵朵野菊花开在工厂、开在流水线……野菊花奔波在城市的天空下,打开沙哑的咽喉呼唤故乡田野河畔;抓住颤抖的梦呓凝望桑梓的房屋家园……。然而,这一朵朵野菊花在城市里脚踏故乡浸润淳朴的底蕴,守住自信拼搏的泥土,张扬野性的风采,惊叹了城市人钦佩的目光。

贫瘠的土地锁不住野菊花跳跃的渴望,城市的天空挡不住他们开拓的自信。虽然野菊花没有牡丹雍容华贵,没有玫瑰娇艳璀璨,没有寒梅傲立冰雪,但她丽而不娇;美而不艳。尽管野菊花很土气,却一朵朵的开放,一直开到漫山遍野、田间地头……她们狂恣热爱生命,把生命的力量无拘无束播种到远方,把爱的芬芳飘溢在自己能够到达的地方,都留下她们骄傲自豪的笑容,留下她们野性且自信的风骨,留下她们敢于拼搏的收获……

虽然她们很渺小,但她们在自己生命的旅途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让人体会一种人生的况味——我很土,我很渺小,我要活出个性的风采,演绎挺拔无悔人生。

03

荷花

惊蛰之后,沉寂的世界喧闹起来。先是雷声唁唁,接着大雨倾盆,天地间布置了雨水的道场。雨霁方晴,明晃晃的水在阳光下吐露金色的微笑。

我的堂侄这时候送来了莲藕苗过来,让母亲栽在菜园沟里。说是莲藕苗,其实就是莲藕与莲藕连接处末节有探出脑袋的嫩芽。我们当地有这样的民谚:“惊蛰之后栽莲藕,立秋之后获丰收”。母亲告诉我,莲藕苗选用有讲究的,莲藕必须选用两截连体完整的、末节有芽的才适合做苗种。我听后大为不解。母亲解释,前面末节的芽栽在水里,是向上生长的力量,后面一截侧处的嫩芽则向下生根,扎进泥土里,吸收泥土里的营养,两者缺一不可。原来,这不起眼的莲藕还蕴藏着如此之多的生存道理。

有了水,有了泥土,就有了莲藕生命的胎盘。母亲把莲藕栽下菜园沟里去了,只在静静地等着立秋后收获一份惊喜。

栽下莲藕的母亲闲不住了,开始到养鸡场去买鸡苗,准备喂养几千只。母亲告诉我,农村人有农村人的活法,现在脱贫致富根源在于自己的认识能力和主动劳动能力的再现。我现在利用赋闲的场地因地制宜搞养殖业,是一条通往脱贫致富的捷径。母亲还说,我是一个脱贫户,去年是岔路镇卫生院扶贫对象,医院来人与我谈心,制定了脱贫计划,让我搞养鸡,养一千多只鸡。我当时听后大吃一惊,一般家庭养鸡几十只还能应付过去,一下子养一千多只,这不是闹着玩的的。万一鸡要发瘟噗噗啦啦死起来,这样血本不归不说,原本停留在贫困线的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见母亲迟疑,医院人员认真分析解释:在屋旁竹园地带搭简易鸡棚,通风,空气质量好,夏天又有竹园挡阳光,阴凉着。竹园旁有一环形水沟,水沟旁是一片荒地,给荒地栽一些蔬菜,让鸡自由采食。这是我们制定的养鸡计划选址理由。其次,我们会联系镇畜牧防疫站工作人员定期给鸡接种疫苗,这样不必担心鸡会发生疫情,损失惨重,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制定的方案出来的。另外呢,我们会配合你养鸡,不离不弃。首要解决问题是鸡棚搭建,不用你动手,由我们来完成。接下来的鸡苗由我们订好了给你送来。平时呢,你只要喂喂鸡,管理一下,就行了。不要怕,有我们给你撑腰,脱贫致富不是传说。果不然,到了秋天,我家的养鸡纷纷被乡民们买走了,带到了城市里。买鸡的人说,在城市里吃不着原生态家乡土鸡,家乡的土鸡味道纯正,自己家纯粮食喂养,深受城市人喜爱。搞养鸡绝对是一条好路子……

母亲说到这里,脸上朗润起来,迎着外面的春光,自信的涟漪在她皱纹满面的脸上荡漾着。

由此,我想到了母亲栽下的莲藕,想到了八大山人画的《荷凫图》:是一幅竖屏的长卷,荷清瘦而立,宛若沉思的少妇托腮静坐。画面中几乎看不到水,一只水鸟擎在石上,通篇以留白作画,没有彩色,却在每一个线条里起伏着满溢的喜气。荷花白,藏在荷叶之间,朦朦胧胧,隐约可见,闪现着一丝馨香的禅意。整个画面体给人的印象是素色的,天然混成不着雕饰。素面朝天,是一种纯净之美;素心一片不染尘,是一种纯洁之美;尘埃蒙不得,流水浸染不得,是一种纯粹之美。我仿佛是一个观荷者,在一场透雨后天晴里,在一望无际的希望里,满心喜悦地放牧眼波,荷在晚风里摇曳着,婀娜着,灿阳下的荷花一片金辉,片片吸纳着光晕,朵朵净白如洗,渲染着满塘的和悦画卷。

思绪飘荡,我想到了重生之奇迹的哪吒。

在李靖将哪吒的神像损毁之后,太乙真人从门口的莲花池中,取出莲花两支,荷叶三片,太乙真人将莲花下瓣儿,铺成天地人三才阵形,又将荷叶和叶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三片荷叶,按上、中、下排列,据《封神演义》中记载:太乙真人将一粒金丹放于居中,法用先天,气运九转,分离龙、坎虎,绰住哪咤魂魄,往荷、莲里一推,大喊一声,结果就蹦出一个人来,正是哪吒!

一直以来,莲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之说,在古人眼中,莲花是圣洁的象征,是天地神灵的外在表现,而哪吒从一介凡人到天神,从世俗逐渐走向神圣,脱离他那个肉体凡胎已经是必然,哪吒用莲花重生,正是说明了这样一个现实:哪吒从此之后,正式脱凡去俗,走向神圣。

从而可以看出,荷是通神的,也是醒神的。天地之间的植物,谁最懂得天地玄机?答案肯定是荷,荷立在水下的淤泥里,深深地嵌入莲藕母体吸收营养,壮大自己的成长。作为一枚荷叶,作为莲藕的血脉化生,仰望天空而不是叩问苍穹,是收纳蓝天深处清朗和喜悦。

栽下了莲藕,母亲又忙着养鸡了,春天来得太快了,外面的绿色发出玲珑般歌声,拨弄着田野庄稼,还有跳动着的村庄……

作者简介: 张正旭,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岔路镇莲花寺村油坊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