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红霞|​​云 梦 有 梦

 新锐散文 2020-08-08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云 梦 有 梦

 

难得长假,约上三五好友,一路向南,直奔云梦山。并没有做足功课,幸有博士相伴,知晓了云梦山的人文信息。
一只鸟儿衔谷而飞。飞至古邺城一村庄,口渴,于一户农家停饮,谷即落至缸底。农家女霞瑞待字闺中,见缸底一罕物,食之,即孕。如此伤风败俗之事,为世人所不容。霞瑞即搭庵于野外,诞下男婴,取名“谷子”。另有奇异之事,在谷子诞下之地,方圆几里土地皆为红色。谷子稍大,母带其入云梦山,悉心教子,终成大器。因其鬼怪精灵,后人称之“鬼谷子”。
谷子是谋略道家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
鬼谷子有名是一说,更有其门生声名显赫。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白起、商鞅、毛遂皆是当时天下奇才。据说,鬼谷子弟子只闻名于世者就有500人之多。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山因奇人鬼谷子在此隐居、设坛授徒,培养出几个影响天下局势的旷古奇才,成为河南淇县境内与朝歌古都齐名的旅游盛地。
洞穿 “映瑞门”,在一片较为开阔处,一架轱辘凌空于井口,此所谓 “鬼谷井”了。旁侧的断崖石壁上,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书的“战国军校”,迟浩田将军题写的“纵横捭阖,旷世奇才”等墨宝赫然在目,彰显出鬼谷子作为兵家鼻祖的神圣地位和云梦山作为“中华第一古军校”的文化内涵。
拾级而上, 是另一平面。步入平台,忽觉一道森严的英气迎面扑来。抬头,白玉塑身的鬼谷先生一手执卷,一手背于身后,像在授书讲学。先生须髯飘飘,不大的眼睛里射出一道洞察世间万物的光芒。两侧镌刻有对联“心向鬼谷通臆测权谋解世上情故,身居云梦精揣摩术数晓天下事缘”,寥寥几字道出先生多技在身的不凡之才。
侧转,“苏秦洞”、“张仪洞”、“毛遂洞”、“孙膑洞”、“鬼谷洞”等遗址依次罗列。渐次进入洞内,这些左右战国局势的风云人物或微笑、或沉思,安坐其中。两千多年前,他们在简陋的洞中心系天下、纵横捭阖,谈古论今,留下了一个个千古不朽的故事。毛遂助平原君说服楚王,出兵救赵。庞涓嫉妒孙膑,设计陷害,最终害己。更有苏秦、张仪两人施展才华与抱负,用“合纵”、“连横”之术,将战国晚期各诸候操纵于股掌之中。一个洞,就是一处洞穿历史的窗口。向深处张望,一幅幅鲜活的群雄争霸图,氤氲在空气中,似一场水幕电影。

这些兵家,打打杀杀的,非我兴趣所在。在“圣母洞”,在墨石塑身,慈眉善目的圣母像前,我恭敬而立,良久不语。两千年前,那个叫“霞瑞”的未婚女子,怎样背负着村民异样的目光,坚持生下谷子。她未曾想到的是,她用一生的屈辱为人类文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者说,她用传承的力量改变了天下。 圣母当敬!
来此,必定要找寻先生遗迹。清代顺治年间何士琦撰写的《云梦山游记》记载:“此山螭怒虬盘,幻异万状,水帘一洞尤极幽玄,乃鬼谷先生仙栖之处”。 “水帘洞”即为鬼谷先生隐居之所,又是聚徒讲学之地。洞不大,为一天然洞穴,进入洞内,一阵凉爽扑面而来。一条坑洼不平的石路通向洞内。洞口石碑上的文字告诉我们,此为车辙痕迹。面对这条石路,我浮想联翩。两千多年前,这儿一定是车马喧哗,谈笑声朗。那些充满智慧的脑袋,一定在这儿碰撞出过电闪雷鸣般的火花。那些巧舌如簧的思辩家一定在这儿进行过唇枪舌剑的较量。洞壁上奇形怪状的钟乳石犹如谁用巨手随意揉捏而成,有水珠顺着钟乳滴落地上的水潭,叮咚有声。许是如此,名曰”水帘洞”。 洞口的对联曰: “碧水为帘山头挂,红桃似锦洞口开”。
水帘犹在,斯人已去。

援山而行, 随处可见秀泉、妙洞、幽谷,加之太行山脉罕见的山顶草原风光,使它更加神秘,确是一片隐身修心之地。
漫步云梦,到处氤氲着鬼谷先生的英气。俯仰之间,皆有灵气。陶醉于此,犹如醉于一场长时不醒的梦。

作者简介:邢红霞,女,邯郸市人,70后,系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邯郸市作家协会理事,邯郸市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散文百家》《渤海风》《西部散文选刊》《千高原》《散文风》《河北教育》等报刊杂志。有文章入选集子。多次在省市征文比赛中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