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莉玲|访荆门山

 新锐散文 2020-08-08

哈哈

丝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


访荆门山

初冬的一个晴日,与几位老师结伴游荆门山。车子在新修不久的村级公路上兜兜转转,终于来到山脚下。

荆门山四季景致各不同,春天草木葱茏、姹紫嫣红;夏天绿树成荫,遮天蔽日;秋季天高云阔,落木萧萧;冬季树叶凋落,山色冷峻。我们挑选这个季节登山,就为着寻得没有草木遮掩下的山景。

从农户家旁边的小路,向山上行进。田间小路窄窄的,湿湿滑滑,田坎边几丛麦冬和野油菜争夺着地盘。路旁一棵黄栌树叶子赫黄里透着点点殷红,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在和太阳撒娇,央求他快点把自己的一身露水晒干。橘园里的树上还有不少果子还挂在树上,如一个个橙黄的小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晃。

是这片橘林吗?九百多年前的那个深秋,欧阳修从洛阳来到夷陵,他独立船头,两岸风景尽收眼底。江水消瘦,草黄叶枯。唯有簇簇橘果立在枝头,为江边小城增添了几分亮色。这一抹橘红,也照亮了他黯淡的心。远望都城他自信地呤出: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顺着山路走不了多远,前面的路被一片矮树枝盖住了,只有匍下身才能穿过去。猫着腰,小心地让过长满细刺的树枝,走过那段,终于来到山脊。

四周一片空旷,一只老鹰在天空中盘旋、远处山林里隐隐传来农夫的说话声、远处的山脊赫红色岩石袒胸露背、几蓬旱芦苇在风中摇曳、一簇簇小山果像红玛瑙般散落在山野间。同行的几个人里只有我从未登过此山,杨洪老师说,好好看看这景色吧,它可是秦朝时的古战场!这里?四下环顾,怎么也不能和当年的烈火烽烟勾连在一起。此处原来建有楚塞楼,曾经和岳阳楼、黄鹤楼齐名。几经战火,早已人逝楼坍,唯有散落四处的秦墙汉瓦深埋在泥土中,隐藏在时光深处。梦渚草长迷楚望,彝陵土黑有秦灰。

从这片平地向下望去,有一个天然溶洞,当地人把它叫天坑。只有一条陡峭的小路悬垂在崖壁上,要从这下到天坑还是很考验我的胆量,拉着路两边的藤条、箬叶,一步一步向下挪,眼睛紧盯着脚下,根本不敢向山下望,就这样,我连溜带滑狼狈地下到溶洞。

眼前豁然开朗,向上看去,我们刚才小憩的地方竟然是座天然石桥,镶嵌在两山之间,桥下有个石洞,天坑悬在半山,两边是被藤枝覆盖着的陡峭山壁,柳林河从远处的山缝间涌来,像一条悬垂的白练,直奔长江。

两岸青山虎视大江,水面上船影点点,激起片片浪花拍打着江边的岩体。远方群山逶迤,一队大雁从峰顶掠过,发出几声低鸣。蔚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一束阳光穿过石桥的缝隙、穿过茂密的枝叶,照进岩洞,在崖壁上反射出几片斑驳的光影。

滚滚长江自远处而来,如一个即将诞生的婴儿,通过三峡那条窄窄的产道,咆哮着、挤压着、碰撞着,终于在南津关口露出肩膀。荆门山外,山宽水阔,它尽情地舒展着身体,一路东去。

荆门山就这样屹立在长江边,看江水涨了又落,听船歌近了又远。山无言、人有情,总会有一些人流连此处,或驻足、或凝望,亦或是一声惊叹、几句低吟!

陈子昂意气风发。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告别窄仄幽长、滩险浪急的巫峡,放眼望荆门山,自是山宽水阔,心情也舒畅。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

李白傲立船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从蜀国一路远行而来的他正青春年少,两岸青山被一叶扁舟甩在视线之外,四下望去,江水绿且明,茫茫与天平。

王昌龄一声低叹。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他自远方而来,朋友相送到武陵溪口,青山迢迢绿水淼淼。友人已经远在视线之外。独自一人穿荆门过三峡,一轮冷月几声猿啼勾起几分感伤。看过大漠烽烟、走过塞外孤城的他惟有将满腔浓愁交与两岸青山一江碧水。

李商隐满面愁容。一夕南风一叶危,荆门回望夏云时。他站在被狂风吹的上下颠簸的扁舟上,回望来时路已在天尽头,看前方浪急峰险,路漫漫兮心黯黯!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漫漫岁月里,时光穿梭而过。

秦时悲歌曾在耳畔回响、大汉烽烟也在眼前燃烬、目送去国的丽人,也迎接归家的忠魂、唐音宋韵在山中缭绕、北歌南曲在林间回响、看罢炊烟袅袅、再听船歌悠悠……

荆门山,在无数次花开花落里默默守望。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作者简介:高莉玲(海棠心语)宜昌市人,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2005年开始陆续在期刊、报纸上发表散文。喜欢温暖的文字,喜欢与温暖的文字一路同行,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丝路

情怀温度

丝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与诗意相结合的文体。丝路新散文,欢迎一切有格调、有情怀、有温度的文字。优秀稿件将在《丝路新散文》杂志刊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