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两种人,看起来很老实,实则城府很深,不可深交

 琢磨君专栏 2020-08-08

文章作者:琢磨君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连孔子他老人家都感慨道:“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有的人看起来憨厚老实,但是背后阴险狡诈;有的人看起来面目可憎,但是内心很善良。

所以说,我们在看人的时候,不能只看表象,还要深层次全方位去了解一个人,要长时间与一个人相处,才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才能把一个人看得更加全面、更加正确。

《格言联璧》一书是集先贤警策身心之语句,书中谈到了两种人,看起来很老实,实则城府很深,一点也不“老实”,反而心眼很多,要多提防,不可深交。

01过于谦虚的人

《格言联璧》说:“谦,美德也,过谦者怀诈”,意思是说:谦虚是美德,但过于谦虚的人心怀诡诈。

一个人谦虚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你有实力而谦虚,这才是真正的谦虚,可以“谦受益”;第二种情况是,你没有实力而谦虚,再谦虚也没有多大的益处。

一个人有实力,但是表现得过于谦虚,给人感觉是种矫揉造作,很虚伪;一个人没有实力而谦虚,实则是谦卑,给人感觉是懦弱、自卑。不管是有实力,还是没有实力,过分谦虚,就会让人怀疑其动机,怀疑是否心怀鬼胎,是否另有图谋。

比如说,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刘备,他“三让徐州”,说自己何德何能,哪里敢领徐州牧。但是在旁人看来,刘备实至名归,是假谦虚,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但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表演和诡计得逞。刘备嘴上说不要,心里却乐开了花,后面的行动很诚实,可见他的这种谦虚是假的,显得心怀狡诈。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一个人面对美好的名声和利益时,一再谦虚一再退让,则说明他必然是另有考虑,心中有一些其他想法。可能是他觉得好名声是“树大招风”;可能是他觉得利益太小了,不值得露脸露脸,后面还有更大的目标。

做人,该谦虚的时候,要谦让;不该谦虚的时候,也应该当仁不让。如果一个人总是过分的谦虚,过于小心谨慎,则说明他城府很深,心机很重,心中暗藏阴谋与诡计,只是隐藏得比较深罢了。

02过于沉默的人

《格言联璧》说:“默,懿行也,过默者藏奸“,意思是说:沉默寡言是好的行为,但过于沉默的人,则会显得胸藏奸伪。

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徐庶,本来应该投奔刘备的,但是因为母亲被曹操俘获了,不得已离开刘备,去投奔曹操。进了曹营后,徐庶一言不发,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城府很深。徐庶明明看穿了周瑜和诸葛亮的火攻计谋,但就是不告诉曹操,最后曹操大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

史书中记载:北周武帝对老丈人杨坚非常忌惮,想要找机会除掉杨坚。杨坚知道这个事情后,非常畏惧,从此之后小心行事,做人很低调,沉默寡言。有一次,武帝召见杨坚进宫,并对左右侍卫说“如果杨坚脸色稍有变化,就马上杀掉杨坚。”

但是杨坚到了宫中以后,脸色和神情都很淡定,镇定自若,这就让北周武帝找不到把柄,最后也没能除掉杨坚。等到北周武帝去世了后,小皇帝静帝即位,杨坚一步步掌握了朝廷的大权,终于是逼迫北周静帝禅位,自己当上皇帝,建立这个隋朝。所以说,隋文帝杨坚这种人,平时很沉默寡言,城府很深,但后面往往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爆发的能量很大。

三国一代奸雄司马懿,早年时候才气很大,但为人谦虚低调,他在家里面装病,只为了躲避曹操的征召。但是曹操当上丞相后,使用强制手段征召司马懿为自己效命,还特意把司马懿放在身边。

后来,曹操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觉得这种人很有城府,恐怕是有狼子野心,日后不甘为人臣。司马懿为了让曹操消除猜忌,故意表现得很听话,很是谦虚很低调,任劳任怨,废寝忘食,终于是迷惑住了曹操,让曹操对自己放心。

司马懿堪称是历史上最能隐忍的一个一个奸雄,他把曹操熬死了,又把曹操的儿子曹丕熬死了,再把曹操的孙子也熬死了。一直到了幼帝曹芳这里,躺在床上装病的司马懿,趁着大将军曹爽和曹芳去高平祭祀之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床上爬起来,发动政变控制了京师洛阳。从此之后,曹魏的政权就落入了司马氏家族。

司马懿这种人很能隐忍,话很少、很低调,就像他的绰号“冢虎”一样,平日里很安静,极有城府,一旦发怒或发威,就会非常吓人。

以上两种人——过于谦虚的人、过于沉默的人,看起来很老实,实则城府很深,不可深交。如果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尽量多留个心眼,多加提防,敬而远之是上策!

今日话题:

您认为那种人是万万不可深交的?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