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 书不一定非得装到脑袋里--翻了《文化地理学》《因缘际会》说几句读书

 读书当玩 2020-08-08

读书,有个很大的误区:所读过的书,非得一定装进脑子里。全部装不进去,至少得装个大概。不然的话,这个书,就白读了。反驳这个观点十分的不费劲。一是我们全部的大学生毕业后,百分之七十以上,专业不对口。当他们工作时间稍长,原来大学所学的东西,多数人,差不多都还给学校了。就拿英语来说,四级也好,六级也罢,在长期不接触的情况下,是丢得最快的。二是回忆一下你读过的好多小说和其他书籍,你真能捡拾的东西有多少?三是就是你所读的对你曾经起有人生特别大帮助意义的书,你还能从书有搬出多少东西来?基于这三点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当然那些天生的记忆专家(比如陈寅恪,钱钟书)除外,因此,读书有诀窍,不要什么东西一咕隆的往脑袋里装。赶兴趣的书,就重读些,装一些。些许边缘兴趣的书,就轻读,少装点。发现不是那么赶兴趣的书,或是借得不十分恰当的书,翻一翻就得。

这次在怀化学院借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全球文化系列丛书中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的《文化地理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因缘际会》,望文生义,怀着极大的兴趣和期望借的。结果读后,全部属于只能翻一翻的书。《文化地理学》也许是出版有十来年了,真的是老套了。读这本书,就好像时行心理学,行为学时,什么都往心理学和行为学上靠。一时间,行为心理学,心理行为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艺术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等,一个基本的普通心理学模式,套了进去,想变什么就可以变什么。行为学,也一样。这本《文化地理学》,在我读来,没什么太多的学术价值,属于这类货色。《因缘际会》是美国迈克尔·科达写的,陈皓译。比《文化地理学》好点,是本自传型的关于出版方面的书。封面出奇制胜的吸引人,交织点尽是美国政要名人。可真正读起来,泛泛而谈,读不上心。

既然借了回来,两本书还是一页一页的翻完,并没捡拾太多对我来说能激起浪花的东西。书,就是这样。当你读多了,你会知道,哪些的书,是你真正关心,真正想读了。

列宁说过,有些的书,可以用来枕头。有些的书,只能用来垫脚。在枕头和垫脚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类,不关痛痒的书,可以轻轻的既不枕头,也不垫脚,放到一边去。

我喜欢周宪编的书,《读库》就是周宪编的。作为副主编周宪编的这本书,实在是让人提不起神。

读了《文化地理学》与《因缘际会》,也不是一点用也没有。至少我知道地理学,有点像过去混乱了的心理学。《因缘际会》一是让我知道了我读了两次,下放农村读了一次,最近又重新读了一次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是这个出版大佬编的。原来的书名叫《希特勒噩梦帝国》。《第三帝国兴亡》只是个副题。尼娜受命取一个新的书名。她看了被淘汰的书皮问道:“何不用副题做书名?”二是因为这个《因缘际会》的书名,让我联想到我过去关于大人物,在历史的交合点上应运而生,我称之为风云际会,这个因缘际会,也是个交合点,大人物为什么能够就到了历史的交合点上?那便是因缘际会。在因缘际会之下,当有个才情际会。从才情际会,到因缘际会,再到风云际会,观察与思考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应运而生的过程,就基本到位了。

记得邹韬奋说过:读书读多了,你真还感到没什么大的用处。只有当你提笔写东西时,你才发现会左右逢源。从邹先生的话拓展开来,左右逢源的肯定不止于写作!

        2017年6月17日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