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8 都梁的狼烟北平

 读书当玩 2020-08-08

又是都梁小说,编辑荐言说是宏观叙事与京都的阿Q再现。因为喜欢都梁的《亮剑》与《血色浪漫》,朋友推荐并送来他的《狼烟北平》,便怀着与看《亮剑》与《血色浪漫》的期待去读。可能看电视与看小说的差别,《狼烟北平》并不是十分期待和所喜欢看的小说。

《狼烟北平》实在是阅读得漫不经心,很少有看书如此慢的。这本小说,看了近半年。总被别的书,打断阅读兴趣。

这几天,老见到借书给我的朋友。我借给他的书,已经还来几个月了。他借给我的书,还在桌子上。朋友知我看书快,再不读完,有点对不住人了。

《狼烟北平》宏观叙事,靠得上。小说故事与情节里横穿和点缀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说再塑了京都阿Q文三儿,不敢苟同。文三儿,带点阿Q味,但是个地道的京都流氓无产者,与同样是拉洋车的骆驼祥子不同的,是个耍贫嘴外强中干的混混。

都梁是从企业家,而不是专门作家,能写下《亮剑》《血色黄昏》和《狼烟北平》,小说比好多的作家小说好看些。

按照自己的阅读爱好,《狼烟北平》属于不太喜欢看,但能看的小说。说不喜欢看,这样的小说,带点时空百科大挪移和瞎掰的性质,虽然京味地道,但与老舍那样熟稔的再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京味小说比较,只能算是历史高仿小说。与《亮剑》相比,串线的中心小人物文三儿的刻划,不如李云龙给人印象深刻。说小说能看,是因为小说结构与线索说故事式的巧妙安排,心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真捧上手了,有点放不下来。

平心而论,都梁还真是个掰故事和写小说的料。过去,总认为文学艺术必须来源于生活。看了好多如今的小说,也包括《狼烟北平》,还可以说远点,比如张爱玲的《秧歌》,小说是可以凭借资料和知识及见闻,平地盖楼的。合理的想象力加丰富的创造力,再加上东拼西凑的搬运功夫,当然还有非凡的记忆力,写小说的人,是天生的料。

小说《狼烟北平》,人物以拉车夫文三儿为线索,物件以《兰竹图》为联系,串起京城狼烟的以特工为主的那些人与那些事。耐人寻味的,这些个人与事,还有《兰竹图》,在宏观的叙事中,都能够前后巧妙的穿插点道,让读者知其结果。当然也有 出场的人物,读的时候以为是作为小说重点人物安排,结果突然被打死了。这样安排,时常出人意料。

小说唯独不周到的是罗梦云小姐(地下共产党员)的牺牲,似乎出了纰漏。倒不是说,非得要小说安排方景林警官(地下共产党)一个美满的结局。可是明明是军统徐金戈事前告诉了方景林,为什么不安排撤离呢?呆呆的还在赵明河少将府里。文三儿是罗梦云的包车夫,通过方景林劝说说服徐金戈,安排进了赵府见了罗梦云,传达了方景林要她多想亲人,亲人希望她平安回家。罗也表达要让文物《兰竹图》归新中国,结果罗引爆了炸药牺牲,《兰竹图》能不能交给国家,怎样交,再也没了交待。

最有意思,也可以说小说最精彩的是解放后,写文三儿那段。依然的吃胡吹瞎掰嘴巴亏,老怀念徐金戈解放前送他的手拉洋包车(文三儿两次救了徐的命),稀里糊涂成了公产。以及文革期间的天天读,背老三篇,忆苦思甜,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等活灵活现描写。虽然这段在小说里的篇幅不长,但觉得是写得最真实和生动的。从这点看来,小说家有没有亲身的经历非常重要,有经历的比没经历的来得更加令人信服。

另外一个收获,很喜欢小说里引用的(清)纳兰性德的词。找机会,会专门找纳兰性德的作品赏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