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7 宿命与抗争间的行走--读史铁生的《原罪·宿命》

 读书当玩 2020-08-08

买过史铁生的两本书,都是2010年写的,一本是《扶轮问路》,一本是《妄想电影》,记得读过后都写了札记。还读过他的《病隙碎笔》,老实说只能说是一般般。近读了从广州图书馆借来的他的《原罪·宿命》(史铁生作品系列纪念版,人民文学出版社),读到了他的精华,特别是其中的《原罪·宿命》这篇。

《原罪·宿命》收了六篇作品,分别是《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插队的故事》《礼拜日》《原罪·宿命》《中篇1或短篇4》《关于一部以电影作为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

这几部作品,较之于先前读过的他的三本书,这本是最好的。一是好在有开放性的写作形式的探索,二是好在情感真实与无奈间的平衡恰到好处,三是好在没落的宿命中存在不灭抗争的生命形态。六部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原罪·宿命》。

读完史铁生的《原罪·宿命》,又一次对那不偏不倚的一秒间,或是正好,或是差一点,铸成的故事与人生的阴阳圆缺的宿命,油然生起对月亮,对月光,月的圆缺新视角与定势的敬畏。

史铁生书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通过十一个月的努力,“我的腰包里已凑齐了护照、签证、机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件……除非被人脱了裤子去这腰包绝不可能丢的……”(P239)我吹着《货郎与小姐》中最著名的唱段,骑车朝那万恶的一秒挺进。与此同时有一位我注定将要结识的年轻司机,也正朝这一秒匆忙起来。”(P240)史铁生,在这个夏夜,因为路边的一个又大又结实的茄子,自行车失控,将他顺势甩出二至三米,摔进那一秒钟内应该发生的汽车轮子下的故事里去了。他的腿摔没了,一切的人生轨迹由此改变。用他自己的话说,人也摔成“走投无路沦落至此”的作家圈子中去了。

人生原来向往的轨迹戛然而止。月亮,对于他来说,圆月随着那些的护照、签证、机票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件,烟消云散。新的人生与故事,对他而言,再是成功,也不过“月光如水照缁衣”,也不过带上磨灭不了的残缺。

《插队的故事》中写了一对老人,这段非常喜欢。山顶处,有一眼孤零零的窑洞,安安静静住着全村最高寿的一以老人。男七十七,女八十。有人说老汉是老红军,还有人说见过毛主席。老两口也有儿女子孙,在外地,还没他们自给自足过得好,因此很少有人见过。老两口自己过,用养的鸡蛋家禽换来的钱,到队里换工分和粮食,风雨春秋的反自己的日子,过自成了一片小世界。“老两口有一对好棺材,柏林打的,远近闻名。”“有一天早晨,老汉起来倒了尿盆,担了水,扫了院子,回到窑里就躺在炕上,叫老婆把他的寿衣拿来,无非一身黑条绒袄,老婆以为他又要看看,就去拿来,拿来老汉就穿上,说:‘再没有旁的事了。’就闭了眼。”(P99)这样的事,过去是亲耳听过。如今,是亲眼有书上读到过了。我是最怀疑风水与算命之事的。可类似这样的通灵事件,是存着敬畏之心的。

史铁生在《原罪·宿命》中开头语说:“我要给您讲这个人以及我要讲的这些事,如果确实存在过的话,也是在好几十年前了。”(P213)从这个开头判断,他文中的“我”,是他自己,也是加工后的,不再是原汁原味的自己了,加入了想象与臆断中的自己。

史铁生的生态状态是宿命式的,而他将这样的状态与原罪联系上,在《原罪·宿命》的咏叹成了:“事实的真相不久便清楚了:我已经被种在了病床上,像一棵‘死不了儿’被种在花盆里那样。对那棵‘死不了儿’来说世界将永远是一只花盆一个墙角一线天空,直至死得了为止。”(P241)“遥远姐姐来信也是这么说:你要活下去。谁也没说活下去是指活到什么时候,想必是活到死,可有谁不是活到死的呢?”(P247)不在生死的坎儿上,走那么的一回,是难找到如此心境的。

史铁生不得不喟叹:“所以后来我就写小说。所以后来女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说是万般无奈沦落至此。如同落草为寇。”(P248)

读史铁生,他的文字是真诚的。与其说是分享他的作品,分享他的文字,莫若说是分享他格外的与宿命抗争的人生。

        2018年9月19日广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