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95 百年之大变局之“七年之痒”--新东方政治力杂谈(39)

 读书当玩 2020-08-08

百年之大变局,是有气韵的。气韵是有气数的。气数是会发生变化的。我们要把气数变成时代的运道,这就我们在时代的关口,关键是我们的执政党,如何顺道依势,形成我们的东方政治力。

在这个气韵的节骨眼上,我们要有不忘初心的方向;要有不辱使命的节操;要有坚信信仰的信心;要有迎战各种风浪的政治定力。

之所以先说这“四个要有”,是因为我们当下处在百年之大变的同时,也正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建国“七年之痒”的当口。

“七年之痒”是个借用。人的婚姻,有个“七年之痒”之说。说这人啊,要死要活的爱劲过了,经过婚姻的七年磨合,便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关口。磨合不好,两口子的关系就破灭,婚姻就完结,家庭便走向悲剧。国家,与人是一样的。

婚姻的人,是“七年之痒”。国家呢?比人大了许多,是众多人的集合。把国家比作人,大致的可以十年为“一痒”,七十年,为“七年之痒”。

为什么弄出个新的花花名词的“七年之痒”呢?

因为社会主义的国家,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的走出“七年之痒”,顺利抵达百年顺境的。

东欧剧变了,前苏联解体了。还剩下一个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些如朝鲜越南等其他的小国家)跨在“七年之痒”的坎坎上,显得生气十足。

别的国家,不去讨论了,于百年之大变局,无关紧要。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加上一个“有特色”帽子也算。到底能走多远多久呢?

我们先不讨论别的,甚至不去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较。单单的纵向自己与自己国家比较。与最近的比,那也就只能与封建王朝比。

封建王朝长的都能够存在顺延几百年。作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先进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至少也得是几百年的事吧?

可是,客观冷静的分析一下当下的形势,我们当真就能够顺顺利利的超越百年,发展几百年吗?

真的可以一代一代江山永固而不分裂与倒退吗?只怕现存还不能说这样的大话。

经过建国七十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进步,我们的确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从危机意识的角度看,我们的优势与问题究竟有哪些?我们到底存在哪些的危及政治安定与政权危机的大事呢?是不是存在着七十年建国坎坎上的“七年之痒”的一些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呢?

说与不说,认与不认,这个“七年之痒”的问题,是肯定存在的。

认真反思,冷静反思。“七年之痒”这样问题的焦点,在哪里?

焦点问题,就是在“有特色”的不确定性诠释与实践中的方向问题。到底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是走打着耀人的幌子,走形形色色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

“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始终坚定的政治方向。其根基的重点,不是“有特色”,而是社会主义。

离开了社会主义的“有特色”,最终只能会让我们走不出“七年之痒”,深陷少数既得利益们的舆论圈子和陷阱之路,最后葬送我们的事业。

坚持住社会主义的“有特色”,才会让我们不失旗帜与方向,不失目标与宗旨,才会让我们在改革开放已经取得的成果之上,通过改革与完善上层建筑,以形成具有新的生命力的东方政治力,以顺利的走出“七年之痒”。

百年之大变,我们于国内的形势而言,存在几个大的矛盾对立。

第一个矛盾对立,在完成第一轮改革后,从利益的部总格局上看,形成了新的少数巨大的利益集团与普众利益贫富巨大利益差距的对立。

第二个矛盾对立,是革命阶级与被打倒的那些阶级,在新一轮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我们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开放性的价值观与宽松的意识形态环境中,滋长与派生了过去被打倒阶级的公然的对“阶级革命”与“阶级斗争”的公正性批判,甚至可以说是清算。这个问题,认真起来追究,是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正当性,与中国当今政权的合法性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离开了用阶级斗争立场与眼光看问题,而出现的大问题。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血腥斗争。用暴力夺取政权,这是铁的事实,是革命的胜利的目的所在。如果用泛人性的观点,来看待过去的革命,甚至是检讨与反思,那就是脑袋进了水,是政治上的不清醒,就一定会上大当,吃大亏!

第三个矛盾对立,是城市与农村投入与收入失衡失准的对立。应当牢牢的记住,城市发展的高楼大厦,第一块砖,都是从农村挖出来的泥巴烧制的。

第四个矛盾对立,国家发展的四十年改革开放巨大成果与红利,还没有及时的让广大老百姓阳光普照,利益均沾。也就是国家富,老百姓还相对的穷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第五个矛盾对立,官僚主义与腐败现象及执政中的不公平公正现象所带来的执政信誉下降,与广大人民群众对执政党与政府清廉高效与公正期望的对立。

第六个矛盾的对立,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利益团体寻求政治代言人,寻求对政治的渗入,与执政党必须纯洁政治方向与纯洁组成成员的对立。

第七个矛盾的对立,满足于小打小闹的适应性的生产关系调整,与放眼长远,坚定不移的走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长远的深层的上层建筑调整与改革间的对立。

当然,还可以找出一些的矛盾与对立。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在这个变化中,我们不能顺水推舟,不看方向的行船。而是要牢牢的把握政治信仰与政治方向这个舵把子,不能失去我们的政治优势,不能失去我们的政治引领,不能失去我们的前进动力。

中国,可以走一条携手人类的道路。但必须清醒,我们是共产党的天下,是共产党执政,而不是其他的别的什么党。

共产党人的胸怀,就是要走向全人类,走向世界的利益共同体,这与建设世界大同,一点也不矛盾。

我们要走出“七年之痒”,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阶级立场与阶级观点的基本认识。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就可能会碰大的钉子,会受大的曲折!

 2019年6月18日广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