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好語文,多活100年

 文侯读书 2020-08-08

 如果,他是放羊的,你是砍柴的,你陪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2018,学会放弃无效的付出和社交,做好自己的事情。

朋友圈里常有这样元气满满的励志段子。

“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

“砍柴”还是“聊天”,这是个问题。



“老师,我希望孩子跟着你能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多影响影响孩子喜欢读书,成人毕竟是最重要的。”

语文老师经常得到学生家长这样的“表扬”和期待,家长的言外之意就是:

我的孩子读书多了,阅读写作能力提高了,语文成绩也不一定提高。即使高考成绩不好,孩子受你影响做个好人我们也很高兴。

这是对语文的大不了解和对语文老师的大不敬。

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是语文做题能力的提高。只不过语文慢工出细活,不是一蹴而就。作为工具性的一面,我们认字、阅读、写公文假条、做试卷,其人文性的那一面只被当做影响“成人”,实在是有些荒唐。

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工具性人文性都能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不管是主要以阅读文段为考察对象的全国卷还是以独立选择题为主的山东卷,无不体现着二者的极度统一。

有学生梳理病句类型中的“句式杂糅”,梳理到“付诸于”一条时,有些糊涂了。这语病和“凯旋而归”其实是一个毛病,“诸”一个字相当于“之”和“于”两个词,又称“兼词”(“兼职”之“兼”)。这“诸”其实在初中的课文里就有学到。

《愚公移山》课文里,有一句“投诸渤海之尾”,这句中之“诸”字就是兼词,既指

“土石”,又有介词“于”的作用,故“投诸”之后不再需要介词“于”了。高中课文里《兰亭集序》里有“取诸怀抱”一语,也是这样用法,相信这位学生再不会用“付诸东流”这样句式了。

把课文或者“课外书”都学扎实了,语言知识的运用和主题思想一起渗透到学生血液中,才成为全面的营养。

语文学习的规律,试卷做好的前提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读书识字写随笔,就能提高考试成绩,还能让孩子们因为表达出了自己而感到幸福。

急功近利的学生和家长,最多抓住语文工具性一面。读书成人,一样成才!他们把语文老师看得太低了。有的家长根本不去看孩子们的语文课本和语文老师推荐的书,看着那个忽高忽低的语文成绩胡乱猜测。除了语文有的家长还能插句嘴插还插错了,数理化更多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和教育教学始终隔着的家长,你有什么资格对语文指手画脚?

何况,有的老师也是这样的家长。



民国国文课本里有这样一章: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

即使你是放羊的,你的羊都不一定吃草,但是它有可能成为美学家或者哲学家。这样的“羊生”强过你的“为柴而生”。

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同代人都已经亡故,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

没有砍柴的闲了一局棋,多活了一百年。

“砍柴”和“聊天”,不是个问题;看轻语文不会学语文,才是个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