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李唐王朝的建立过程入手,探析李渊功绩被贬低的原因

 瓜子心 2020-08-08

和始皇嬴政、明太祖朱元璋这类富有传奇色彩众人耳熟能详的开国帝王不同,唐高祖李渊在后人眼里宛若一颗黯淡的星辰,掩盖在李世民的光辉下,人们熟知他,是因为他是唐太宗的父亲。难道大唐的开国皇帝真的如此无能,是一个碌碌无为,毫无作用,靠着儿子打江山,才坐到帝位上的一个平庸老头吗?

壁画里的大唐盛世图

不,当然不是,仅从他是开国之君这点来看,便不可能是平庸之辈,李渊其实是很有野心的人,从他给自己的几个儿子取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端倪,我们把他儿子的姓名相连,其野心昭然若揭。

长子李建成,之所以取名建成,其实是李渊希望自己可以建功立业,终获成功的意思。李渊不是一个甘居人下的人,太原骑兵谋反,最后真正的主谋其实是李渊,从他进入军队开始,他膨胀的野心时刻没有停止过,正因如此,他才会将自己的宏图大志融到自己儿子的名字当中,隋朝大乱之际,李渊兵锋直指长安,这才有了繁荣昌盛的大唐王朝。

次子李世民,世民的意思就是济世安民。夺得江山之后,自然要求的江山稳固,而济世安民,得民心就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那李元吉就更一步的表现出来,元就是代表第一,万本,同时也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吉”则有大吉大利的含义,在古代皇帝的朝服称之为元服,由此可见,李渊有君临天下的野心。下边,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位开国皇帝的雄才伟略。

引言

《资治通鉴》记载:"众情己协,公意如何?”渊曰:“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

关于李渊起兵的原因,《资治通鉴》中找到这样的记载,事实上李渊是一个实权皇帝,他的形象是因为政治原因被后人精心矮化了的。

唐高祖像

这段故事的大意是李世民想要起兵,李渊不愿谋反,于是李世民和刘文静用了个计谋,他交好裴纪,裴纪用隋炀帝留在晋阳的宫女宴请李渊,李渊起初不知道,当他得知自己享用了皇帝的女人后大惊失色,裴纪趁机提出李世民想要拥立父亲起兵反隋,李渊不得已只好起兵造反。

这个故事细听下来很有兴味,但经不起仔细推敲。作为当地的最高长官,李渊完全有办法应对这件小事,而不至于被儿子和下属牵着鼻子走。相信这个故事另有隐情或者根本就是李世民着人杜撰的。

李世民杀兄逼父,为了自己的名声,证明自己做的是为国为民的明智之举,他必须得用别人的蠢钝来衬托自己。事实上,李渊的很多功绩都被李世民模糊到了自己的头上,靠着抹黑兄弟父亲提升自身形象还如此成功的皇帝,中国历史上大概无人能出李世民其右。

李渊身世显赫

《旧唐书》"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于长安,七岁袭唐国公。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李渊籍贯武川,出身世家大族,他的家族和宇文世家,独孤家和杨氏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据《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李渊是西凉王的七世孙,他的祖宗李虎是北周八柱国之一,为宇文周立下大功,被封为唐国公。李渊因为父亲早逝,很小就袭得爵位。李渊的母亲是独孤家的女儿,那位隋炀帝,是他的表兄弟。如此显赫的身份,李渊受到的是平民百姓无法比拟的精英式教育,更何况李渊的父亲在他七岁时就亡故了。没有父亲的庇护,能在隋文帝夺权北周,隋炀帝暴政滥杀的局势下保住家族,坐到太原留守之位。足以看出李渊是个有智谋有远见的人。

李渊影视形象

此外,李渊带兵也很有天赋。在成式《酉阳杂俎》中也记载李渊年少时就神勇不凡,在隋朝末年,曾经带领十二个人打败草贼。而且箭法很好,一连射中八十人。后来,隋炀帝被突厥人困在雁门,李渊派人救了他,杨广由此便命令李渊做太原部兵马统帅,与王仁恭驻守在北方,应对突厥军马。

到了马邑,李渊与王仁恭联合之后,手下的人马也没有多少。守将王仁恭,坐卧不安,很怕哪天突厥铁骑突然打进来,自己这边守不住城门。李渊却并不慌张,他分析形势后,对比突厥和大隋军队的不同,发现突厥人的优点,在于他们机动性很强。

这些蛮族人在马背上长大,熟谙骑射战斗,而且作为游牧民族,他们既无固定的营地,又没有整齐列队的习惯,赢了就要烧杀劫掠,输了就会快速逃走,不会因此羞愧。这使得突厥人与大隋军队相比不用警夜巡昼,也不担心军粮物资的消耗。

酉阳杂俎

如果稳扎稳打,按照常规的套路打下去,是战胜不了他们的,所以应该出奇制胜。他决定学习突厥人的战法,然后找机会给他们以致命一击。于是,他从隋军中精选出两千多个擅长骑射的士兵,饮食起居都模仿周围的突厥人,见到真正的突厥军队,也正常骑射训练,旁若无人。

突厥的军队每次邂逅李渊带队的这些隋军,都以为是自己人穿了隋军军装,常常犹豫再三,最终也没有与他们战斗。如此几次下来,隋军士兵士气大增。李渊见火候差不多了,便主动出击,出其不意,与突厥主力相逢,最终打败了突厥人。

突厥人像

李渊的隐忍与野心

其实,李渊这个人,早就有不臣之心。查阅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我们可以发现,在叛乱事件发生时,李世民年仅十几岁,就算是少年英才,他也并没有足够老道的周旋于各方势力的经验。而且上有父兄,他所拥有的权利所能做的都是有限的。事实也是如此,李世民在这场战争中不仅只起到次要作用,甚至不及李渊的长子李建成。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太原起事之前,李渊已开始图谋不轨,不过他是个很会掩藏野心与隐忍的人。大约在公元614年,一句,"李氏当兴,继起为王。"的图谶在民间流传开来,公元615年一位术士告诉杨广,他称不久将有一李姓者成为天子,隋炀帝因此在全国大杀姓李之人,例如门族强盛的李浑和其族人就因此而覆灭。在这样的环境下,李渊如履薄冰,他不得不蛰伏起来,他做的很好,甚至得到了杨广的重用。

李渊像

公元617年,时机成熟了。李渊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的旗号,率军三万,正式起兵直趋关中。誓师后,李渊率领李建成和李世民两子挥师南下。攻霍邑、,迅速向西南挺进。因为,当时隋炀帝心灰意冷远在江都,中原忙于应对,均无暇顾及他。因此李渊进军神速,一路摧枯拉朽,势如破竹。同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攻入长安。用时大约三个月。

唐朝疆域地形图

虽然看起来如有神助,但这并不是偶然的胜利,靠的也不是玄之又玄的运气。他确实借助了天时地利人和,然而能如此之快的取得胜利,李渊对大局的掌握和能屈能伸的性格,以及他之前大败突厥时所具有的那份对人心的掌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战争场面

李渊起兵时东有窦建德、西有梁世东、南有李密、北有突厥和刘武周。其中对李渊威胁最大的当属李密和突厥。面对李密,李渊在收到他希望联合的信后,回了封姿态很低的信,他称自己并无称帝的野心,他做的只是为了维护隋朝的秩序,并称赞李密乃天命所归之人,他李渊以后还是要靠他李密的。

李密看到这封信很高兴,以为李渊是个没有野心的人,大意之下让李渊入主长安。突厥那里,李渊的姿态放的更低了,简直低到尘埃里。上文提到,李渊曾经与突厥人打过仗,并且赢了。作为曾经的胜利者,李渊对突厥称臣,并给突厥的始毕可汗写了封恭敬万分的信。

李渊在给突厥可汗的信里这样写道: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大唐创业起居注

不但为从前的事情到了歉,而且还要和突厥进贡和亲。不只如此,据其他史料记载,李渊称要慈悲厚礼,尽量争取突厥势力的支持,看过影视剧的都知道,行军打仗要打军旗,隋朝以红色为贵,少数民族以白为贵。李渊就干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他"改易旗帜,杂用绛白。"一种说法是他采用红白两色的旗子,另一种说法是他准备了两种颜色的旗,看见那边的就打哪个颜色的旗子。第二种说法貌似更有说服力,毕竟采用红白相间的旗子显然里外不是人。

打军旗

虽然对突厥如此卑微,但也仅是李渊虚与委蛇的权宜之计罢了,当突厥人听说李渊要反隋时,带来了很多好马,李渊跪受突厥可汗的书信,又用金银美女贿赂突厥使臣。突厥人的马不是免费的,李渊深知突厥人贪婪,摆出并不急切的样子,只买了部分好马。此外,他只收纳很少的突厥人派往前战,一是拿他们当迷惑隋军,二是防止刘武周和突厥人在李渊攻隋时联军。在他看来如果突厥人马众多,必会抢掠劫杀,那时百姓绝无生存之理。从这点看,李渊虽然狡诈,却是个爱民的好皇帝。

李渊称帝实至名归

李渊到长安没有立刻称帝,他杨坚一样,先是拥立杨广的孙子杨侑为傀儡皇帝,自己做大丞相。直到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李渊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同年五月,杨侑禅位,李渊称帝,他改国号唐,定都长安。

长安

二十四史《旧唐书》记载:“甲子,高祖即皇帝位于太极殿,命刑部尚书萧造兼太尉,告于南郊,大赦天下,改隋义宁二年为唐武德元年。”

李渊称帝后,只是众多势力的一支,尚未统一天下。之后他派几个儿子征战四方逐渐消灭了其他势力。从公元618年开始,到624年结束,这个时间远比李渊入主长安要长很多。

在征讨各方势力统一全国的同时,李渊在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的建设上,设立了各种制度,只是这些制度所带来的效果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厚积薄发,为李世民统治时期的贞观盛事打下了基础。

结语

在《剑桥中国隋唐史》一书中称唐高祖李渊是中国历史上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该书总结了两点原因,第一是因为李渊在位的时间很短,而且是夹在两个很著名的皇帝之间。第二,就像前文所猜测的,他的功绩被继位者掩盖了。

李世民画像

李渊有不凡的雄心,这点毫无疑问,他全盘谋划了太原起事,并且成功的领导唐朝军队打进隋都,他在李密和突厥人方面取得的成功,使得唐军可以顺利占领大兴城,此后,他进行大赦,封官、赏赐无数,这为新的王朝争取到了诸多支持,在加上自己儿子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胜利,这些都是全国统一的重要因素。

唐高祖李渊在建国初期定下的制度和政治格局,都为大唐的兴盛奠定了不可忽略的基础,所以,他这方面的成绩不可磨灭;从结果看,李渊为整个唐王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管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方面,都有李渊的功绩。综上所述,李世民的辉煌少不了李渊的铺垫。

李渊在建军与治国上都有独到的眼光和才能,他建立了初唐的政治格局和各项制度,大赦天下,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唯一的失败,大概是低估了儿子的野心。

参考文献:《旧唐书》、《大唐创业起居注》、《资治通鉴》、《读史方舆纪要》、《酉阳杂俎》、《剑桥中国隋唐史》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