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子当如孙仲谋”,漫谈孙权的治国政策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非常伟大的一部小说作品,至今仍然存有巨大的影响。但恰恰因为《三国演义》对于真实历史的演绎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广泛流传,使得人们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以及人物有了一种脸谱化的认识。

比如说,对三国历史缺乏了解的人们常常会认为曹操是一个坏人,而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则是正义的一方,这种把历史人物脸谱化的行为,虽然有助于大众了解和记住历史,但实际上也歪曲了历史。而喜欢读《三国演义》的人们,应该对于蜀汉的情况比较了解,因为小说对于蜀汉的着墨颇多,而对东吴以及它的统治者孙权却了解甚少。

实际上,孙权作为三国时期三足鼎立的一强之一,同样是研究三国历史时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人物。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孙权在吴国执政时所采取的一些政策,使得读者们对于孙权这个历史人物以及他治理下的国家有更多的了解。

《三国演义》影视剧

猝然受命,孙权执政初期的政策

与曹操和刘备不同,孙权的一方天下并不是他自己打下来的,而是他的父亲和兄长留给他的。《三国志》中记载了孙权自己曾经说过的话:“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但如果要问孙权本人的话,他也许并不想在19岁的年纪便继承江山,也许对于他来说,由兄长孙策来管理这一方天下也许会更加合适,但孙策在前线的战死使得年轻的孙权不得不早早从兄长手中接过政权的接力棒。孙权继承江山时,江南的局势并不稳定。《三国志》中是这样记载当时江南的情况的:

“孙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洽,一旦倾陨,士民狼狈,颇有同异。”“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可以说,不论是在统治阶级内部,还是其统治的人民,都是躁动不安的,以至于孙策在临终之前还要特意嘱托张昭等人好好辅佐自己的弟弟:“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孙仲谋头像

而当时的孙权虽然年轻,但想法确实老成,也颇为了解为政之要。他掌握权力之后,首先做了两件事情,稳固住了自己的权力和江山。首先是提拔了一批文官和武将,将他们团结在自己身边,特别是提拔了一批年轻有为的官吏,让他们忠心于自己。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时孙权“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在这之后,孙吴的统治阶级内部算是稳定了下来。

而孙吴最大的威胁,则是江浙闵粤等地散居的百越部族,他们并不完全依附于孙吴的统治,而是时而内附,时而反叛,有时互相之间还会进行交战,对孙吴政权来说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孙权采取的措施是“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简单来说,就是对各地的百越部族采取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政策,对于“不从命”的部族,孙权果断地采用讨伐的政策,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孙权指挥部队四面出击,破除了众多对孙吴政权产生威胁的割据势力和反叛势力,扩大了政权的范围,稳定了政权的基础。

而对于愿意归顺的部族,孙权则采用“赢者补户”的政策,将之纳入户口之中。这样一来,孙吴政权的立国基础便得到了巩固。当然,这样的讨抚政策并不是在孙权执政初期便开始的,而是贯穿于孙权统治的始终。

《三国志》史料

掌握大权,孙权统治中期的政策

孙权掌握了权力之后,开始对孙吴政权进行一系列极具个人色彩的改造,使得孙吴政权形成了与当时的曹魏、蜀汉政权不同的一系列政治制度。

首先,不同于曹魏和蜀汉倾向于以丞相来治理国家,孙权更愿意自己掌握权力,孙权虽然也设立丞相一职,但孙权的丞相更多地只是他的“助理”。孙权刚刚继承权力时,孙吴的群臣都推举张昭担任丞相,但孙权一直不肯,而是选了一位名叫孙邵的宗室担任丞相,孙邵死后,群臣又举荐张昭,但孙权还是不肯。

其中的一个原因,按照《三国志》的记载,便是“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此后孙权所任命的许多丞相,如顾雍、步骘等人,都是不争不抢之人,不仅不争不抢,还很会顾及主上的面子。而那些不那么听话的丞相,比如陆逊、朱据等人,则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三国鼎立形式图

其次,对于军队的管理,孙权同样有一套独创的管理方法。孙权所设置的军队管理制度,其中心思想便是一方面要激发将领领兵作战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要限制将领的权力,将最终的军事大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这样的中心思想下,孙权一方面广设各种名号的将军,并且将这些职位毫不吝惜地颁赏给下属,另一方面则让这诸多的将军都直接向自己汇报和负责,将军与将军之间没有互相统领的关系,这样一来,便保证了孙权本人对于军队的绝对控制。

而在作战时,孙权会临时授予某些将领带兵作战的权力,并且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让这些将领在重大战役之中可以有充分的自主权进行发挥。但是一旦战役结束了,不管战役是胜利还是失败,孙权一定都会将战时授予武将的权力收回。这样一来,便保证了军事权力的集中,也防止了某些将领因为长期在外作战而形成自己的势力。

三国广屯田图

而在地方管理上,由于三国时期战争众多,孙权采取了一种名为“以军统政”的地方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又是对汉代以来“以政统军”的制度的一种创新。汉代的制度是官员先有行政官职,再以行政官职来掌管当地的军事,而孙权则恰好将这种制度给调转了过来。其目的,便是为了让武将可以方便进行军事行动,一切为了军事作战。

而在经济方面,孙权则实行了广屯田、宽征赋的政策,着重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负担。除了大力屯田、增加耕地面积之外,孙权还将归顺的百越山民“补户”,让他们成为耕种田地的农业人口,同时广泛地招徕各地的人口来到江南地区,其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便是增加农业人口、大力发展农业。

除了农业发展之外,孙权在江南地区还十分注重贸易和手工业的发展,而在孙权的治下,江南地区的经济也的确得到了极大的进展,可以说是为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南迁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根据《吴都赋》的记载,当时的吴国“富中之甿,货殖之选。乘时射利,财丰巨万。竞其区宇,则并疆兼巷;矜其宴居。则珠服玉馔。”经济可以说是十分发达。

《吴都赋》

年老志衰,孙权晚年施政的缺点

孙权在其统治的初期和中期,的确对吴国进行了一番不错的改造,在对外关系上,他也通过灵活地与曹魏和蜀汉结盟,为吴国攫取了不小的利益。但是,孙权到了晚年之后,其施政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他不仅诛杀、流放了几位“抗言执政”的大臣,还因为立储的问题贬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在这样的打击下,孙权开始转向信仰鬼神、迷信神灵,精神出现了不小的问题。《三国志》中对于晚年的孙权有这样的评价:

“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德矣。”“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孙权影视图形象

孙权的性格,其实颇有些严苛之处,这集中体现了在他在统治时期实行的严刑峻法上。在统治东吴的五十多年时间里,因为其严刑峻法,确实有不少人被错判误判,甚至因此丢失了性命,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孙权:“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而孙权这样的性格,也确实造成造成了他统治期间,特别是其统治末期的一些很严重的问题。而也正因为立储、诛杀大臣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孙吴的统治基础出现严重的不稳定,最终导致了东吴的灭亡。

因此,当我们评价孙权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要辩证地看待其两面。从一方面来说,他在内政外交上的一系列措施的确使得孙吴成为了并立的三强之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由于他的性格以及晚年统治政策的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孙吴在后来的迅速灭亡。这样辩证地分析过后,便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了解孙权这个人物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吴都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