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削藩不成反受其害?漫谈靖役之难根本原因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自古以来,中央集权一直是统治阶层不可避免的问题,历朝历代皇帝与文臣儒士为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可谓绞尽脑汁。有鉴于西周分封制弊端而实施郡县制的秦始皇,有周秦两者皆取而选择郡县并行制的汉高祖,有建议“削藩”的晁错,有上疏“推恩令”的主父偃......。这些皇帝文臣做法最主要的目的无疑均是为维护中央统治地位,保证中央高度集权。

然而在中央实行集权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藩王造反、宫廷政变等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所将讲述的便是发生于明初的一次地方藩王武装反抗中央削藩并且最终成功的事件—靖役之难。

靖役之难进军路线图

一、朱元璋应天称帝,明太祖钦定皇储

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在明军将蒙元势力彻底驱逐之塞外,国内形势已基本平和情况下,朱元璋开始封赐大批同姓王。史书记载,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在这些朱家子孙中除了长子朱标外,均被封王并且拥有各自的封地,朱元璋的本意与另一位布衣皇帝刘邦相同,试图依靠血缘关系借用各地藩王的势力来确保皇室的统治地位。朱元璋在世时,加之当时的国储已定为长子朱标,因此这些藩王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心思,但是这一状况却因长子朱标的去世而出现变动。

《明史》记载:“比还,献陕西地图,遂病。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明年四月丙子薨,帝恸哭。礼官议期丧,请以日易。及当除服,帝不忍。礼官请之,始释服视朝。八月庚申祔葬孝陵东,谥曰懿文。”

1392年,深受朱元璋喜爱的皇储长子主表因感风寒去世,朱元璋在悲痛之余不得已再次思考选储问题。在朱元璋看来,诸多皇子中,朱棣品性和自己最为相似,有着君临天下的气度,但是鉴于当时朱棣尚有两个哥哥在世,贸然“立幼不立长”极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变故。同时由于朱标之子朱允炆在父亲病重阶段尽心服侍,朱元璋称其“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由此认为朱允炆具备皇储应有的仁义之心,因此不顾当时的反对呼声断然下诏命朱允炆为皇位继承人。

朱元璋长子朱标影视剧形象

二、建文新帝宽政天下,初生牛犊试行削藩

1398年,朱允炆正式登基继承皇位成为明朝第二位皇帝,国号建文。关于建文帝品行及执政之初的表现,《明史》有言:

“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

显然易见,主张宽刑减赋的建文帝在执政之初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在国内表面环境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建文帝迫不及待的将目光转向各地藩王意图实行削藩政策,其原因很简单,这些辈分高于自己的朱姓藩王并未将自己这个侄子皇帝放于眼中,以致中央许多命令阳奉阴违,这在励精图治试图开创盛世的建文帝看来是不可容忍的。随后在黄子澄等大臣的建议下,建文帝决定正式实施削藩政策。

建文帝先后借各类“莫须有”罪名削去各地藩王的部分封地,并以中央名义派遣官员前往各地藩王封地,达到监视的目的。面对当时最具势力的燕王朱棣,建文帝先后派遣张昺、谢贵等官员前往北平任布政使与都指挥使,以期“徐徐图之”。但是随后而来的又一藩王的被削使得这一计划中途夭折。

当时各地藩王中,周王与燕王为同父异母的胞兄弟,在对这两位藩王的打压上,建文朝中的大臣有着不同意见。齐泰认为“打蛇需打七寸”,应当将削藩的矛头直接指向燕王,而黄子澄则认为朝廷需削弱周王的势力,以铲除燕王的羽翼。在仔细斟酌后,建文帝决定采用黄子澄的建议,对周王进行削藩。但是,建文帝并未考虑到自己执政生涯尚短,根基不足的情况,更未想到燕王朱棣竟悍然起兵。

朱棣反动的战争场景

三、心愤难平燕王起兵,仓皇失措景隆受命

《皇明祖训》有言:“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被逼起兵的朱棣引用这段朱元璋亲自下达的命令为起兵依据,简而言之,此次燕王起兵的表面口号为“清君侧,靖内难”。在迅速制服北平内部的中央势力后,朱棣集结大兵正式南下。一路各州府望风而降,中央势力已然落入下风。

此时的建文帝可谓焦急如焚,因洪武年间朱元璋大肆诛杀武将,以致朝中竟无年轻有位的将军充当领兵元帅。在此捉襟见肘之时,建文帝不得已启用早已年来的耿炳文为统兵将军,命其率领仓促集结的三十万大军北上拒敌。耿炳文虽然年老,但是战场经验却十分丰富,在见到燕军气势及双方战况后,耿炳文决定避其锋芒,并不集结大军与朱棣打一场决定最终胜败的大战。

但是,常年跟随朱元璋征战,以功高封燕王的朱棣岂是庸人,在见到耿炳文试图凭借着充足的后援补给,试图以守致胜的打算后,朱棣决定主动进攻,并先后凭借着势如破竹的军队威势攻下河间、莫州等郡市,并趁南军调动渡河之际率领精兵迅速南进,致使耿炳文军再次落败,只能于真定地区固守。

朱棣与文武百官

接到前方传来的战局消息后,建文帝对耿炳文的以守拒战的方法产生不满,他急需以大明皇帝之威一举击溃燕王部队,以此起到杀一儆百的目的。在了解到皇帝的这一所想后,黄子澄上疏建议启用李景隆为大将,集结朝廷所有兵力一举北上击溃燕军,急于求胜的建文帝采纳了这一建议。李景隆何人也?史书记载,李景隆为李文忠之后,同时依据辈分为建文帝的表兄,既是名将之后又是皇亲,在外人看来李景隆当为最佳统帅。《明史》也有如下记载:

“景隆,小字九江。读书通典故。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太祖数目属之。”

但是需要我们看到的是,李景隆并无卓越战功可言,战场经验十分欠缺,加之其刚愎自用,不懂战场变通,使得数十万大军如无用之妇孺,为最终的结果埋下铺垫。

四、你来我往战局僵持,铤而走险精兵奔袭

在集结五十万大军后,李景隆率军北上试图围攻当时已北撤至北平的燕军。为了不让北平成为古城,朱棣立即率军攻下吴高、大宁地区,从而和北平形成犄角之势。李景隆率军至北平围攻无果便思南撤,朱棣发现这一战报后立即出击,人人思南撤的李景隆军自然节节溃败。在起初的溃败后,南军军心逐渐稳定下来,纵使主将无能,但是五十万大军毕竟数量摆在这,燕军受到有力阻截,因此双方一时陷入僵局。

《罪已诏》内容

此时的朱棣并未因南军无法北上而有所懈怠,他所打着的“清君侧”的名义尚可糊弄民间百姓,但却绝不会被建文帝所认同,历史上各代藩王造反不成最终尸骨难全的例子可又少了?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在双方陷入僵局时,一个宫中宦官带来的消息改变了这一切,南京城空虚!朱棣立即被打动了,麾下谋臣姚广孝沉声道:“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明史·姚广孝传》。朱棣决定出击了!

燕军精锐立即撤出与南军对峙的战场,而是千里奔袭途径馆陶度直上徐州,并取道扬州,以此向富饶江南示威:燕军已兵临城下!因对峙局势,与朝臣商议的建文帝惊闻这一消息立即手足失措,立即下达《罪已诏》试图拉拢江南士族起兵勤王,关于这份《罪已诏》的内容笔者通过多个途径查找未能有所收获,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了解后来的情况即几乎没有义兵前来支援,南京城被燕军一举攻下,建文朝亡!

对于建文帝结局的记载,各类书籍记载有所不同。一为建文帝自焚说,《明太宗实录》中说道:“不期建文帝为权奸逼胁,阖宫自己焚燃”,《奉天靖难记》一书同样持此观点:“允炆欲出迎,左右悉散,纬内使数人而已,乃叹曰“何面目复相见耶?”遂阖宫自焚”。另一则为建文帝出逃说,《明史·姚广传》有言:“命给事中胡濙等遍物色建文帝,久之不可得。”诚然,对于这一问题仁者见仁,史学界至今仍未有定论,因此笔者也就不自寻麻烦的在此乱下定论。

建文帝死因之一:阖宫自焚

总结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正衣冠”,历史上藩王起兵抵抗中央并不少见,然而最终能够战胜中央并成功建立政权的例子则是少之又少。分析靖役之难中朱棣之所以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例如,建文帝已中央正统之资,麾下军队数量远超燕军,最终却为何落败?对于这一疑问,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如下。

第一,建文帝削藩之初,各地藩王并无反状。建文帝采纳朝中激进派削藩建议大肆削藩甚至变本加厉致使齐王与代王被废,湘王自焚,这如何不使得朝中保守派或者与各地藩王有所利益纠纷的官员心生怨恨,本就立足未稳的建文帝在朝中支持率更是迅速缩水。

第二,建文朝无大将可用。朱元璋在位期间为防止武将势力过大影响明朝皇室统治,决定大肆诛杀武将,以致到建文帝年间几乎没有可以大用的将领,反观朱棣,作为跟随朱元璋常年征战的藩王,朱棣作战经验十分丰富,而且手下多是自己常年任用的将领,十分熟悉各军的作战风格,这是耿炳文与李景隆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建文帝此人过于固执以致到达迂腐的地步。无论朱棣是否有心称帝,他起兵的理由终究为“清君侧”。在战局不利情况下,建文帝完全可以稍稍退后一步,处罚建议削藩的臣子以在在道义上站于上风,命朱棣大军撤退,然而建文帝并未这样做。同样,在南京城被攻破后,建文帝完全不用自焚或者出逃,大明皇帝是朱允炆,而他就是朱允炆,起兵的朱棣终究是大明皇帝麾下的一地藩王。

旁观者清,我们可以站在局外的角度去审视,当攻破南京城的朱棣在见到坐于龙椅上的皇帝朱允炆,声称“清君侧”的他决不敢轻易举起刀剑砍下建文帝。此后,建文帝或被朱棣“挟天子令诸侯”,也可能静待数年取而代之,其相同点是朱棣在面对朱元璋钦定的大明皇帝面前绝不会立即令起山头,以致失去天下民心、军心。

由此可见,朱允炆做一位心怀天下的守成之主尚可,但面对堪比朱元璋的朱棣则毫无胜算,靖难之役最终的结局也就顺理成章了。1402年,朱棣即皇位,建年号永乐,波动后的大明王朝车轮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明史》、《皇明祖训》、《明史·姚广孝传》、《明太宗实录》、《奉天靖难记》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