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问:明朝为何会“万国来朝,四夷宾服”?海洋文化或许是个解释

 瓜子心 2020-08-08

引言

素有大陆王朝的中国自古就带着一股开疆扩土的气质,对于海洋的探索确实寥寥无几。从秦徐福东渡日本到三国孙权到台湾,这都是古代对海洋的探索阶段。隋唐的海上丝绸之路,宋元的海外贸易的发达,都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

最为著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这个故事在小学课本出现一直到了高中的历史教材,这在当时不是普通的一个远洋实践,更是一种中国国门开放的实践。但这种产生而来的影响确实双重性的,而其阻断的原因更是值得让人深思和阐述。

而明代郑和的航海之路将中国海洋文化到达了最高水平,这一次将给中国海洋文化带来丰富的补充,并且将改变了明朝多个制度上的变化:贸易、朝贡等等这是一种海权意识的觉醒,也是明朝与海洋发展关系的认识。但为何郑和下西洋仅仅只有七次,在这之后发生的什么将会改变了远洋计划。

郑和的远洋舰队

1405年郑和在明代永乐年间开始了一场远洋活动,这次活动一共拥有七次,都由三宝太监郑和担任。南京浩浩荡荡出发拜访过三十多个国家,是中国规模最大、船只和船员最多的海上航行,这对地理大发现上补充了新的材料和史诗。

《明史》卷三百四《郑和传》记载: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1405-1433七次的西洋之旅将大明王朝的文化传播到海外,并且带来新的文化,这种文化和经济交流的贡献不可小觑,也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带来了古代海洋文化的探索。郑和受命出使海洋受命中断,都是在大明王朝下的意识领域的做法。

其中这种转变带来的则是明朝内部的矛盾冲突,大明王朝一方面想要加强封建统治又另一方面想要获得收益但必须束缚人民的思想。倭寇的频频出没,商人的不断壮大,这种资本主义的萌芽对于封建王朝的冲击终止了这次行动。

《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记载:时有太监郑和等,黍礼亲炙,求决心要,企仰至矣。不期宣德庚戌(宣德五年,1430年)钦承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宣德八年,1433年)卒于古里国。

郑和七下西洋路线图

一、封建体制下的外交与贸易的矛盾滞碍了远洋计划

在中国古代外交上,常以朝贡体系为标准,这种朝贡体系更像是宣扬威德的做法并不是很平等的现代外交体系。所以对于天朝上国的思想来看,对海洋藩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角度来对待。这很大程度上是满足统治者的心里要求,将朝贡作为核心的政策达到“万国来朝,四夷宾服”的一种盛况,并且这种朝贡政策将于贸易关系限定其中,所以这种朝贡对朝廷来说是一种双重影响。

上文图中可以看出远洋的规模,这种大规模的船队进行的开销可以是天价了,随着船队的回归,赏赐更是不断这对大明王朝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负担。并且船队按照朝贡的政策进行访问这种政策就是:厚往勃来。这是一种政治目的的交往而非经济目的,给与大量的财富给各个国王来展现大明国威。

郑和拜访诸国

这种赏赐和船队的开支对大明王朝来说更是沉重的负担,这种负担就会转到税收上来,导致民穷国富。而且郑和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在朝中许多精明的大臣是持反对意见的。这种反对意见在很大程度上的矛盾并没有寻找而出。

《大明会典 》之《赏赐日本国王源道义九章》记载:赏钞五千锭,钱一百五十万,织金文绮,纱罗,绢三百七十八匹。次年,又赏赐白金千两,钱一千五百 万 , 锦,纷丝,纱罗,绢四百一十二 匹等。赐王妃白金二百五十两,钱五百万拧丝, 纱罗,绢八十四匹 。

这时候劳民伤财的政策在朝廷中开始了大量的反对,但是这是对于远洋带来的伤财,而非朝贡政策上带来的。于是这种潜在的危险在朝贡政策下却得以生存。而且这种大规模的航海是国力强盛下才可以继续,一旦国力衰退很进行,这也是不能持久的原因。

则送明朝特有产品

二、天朝上国的观念阻碍了明代对海洋的探索

天朝上国的观念是农耕文明特有的标志,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运行,但缺乏了长久的运动机制。这种天朝上国的观念影响了对海洋的探索,也是阻碍了中国海洋观念的发展。这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的源于中国的儒家传统。

郑和七下西洋就是一种海洋的探索,会逐步形成对于海洋管理的意识,农耕下的封建王朝往往忠重视的更加是土地,而非海洋。所以这种意识下的行还是十分落后的行为。并且这种在儒家不断影响下的观念对于海外世界的开拓则是大大束缚。

中国对于民族上的差异早已经认识,形成了四夷的观念,这是一种文化的划分,将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贬低的蔑视。而对于郑和下西洋则也是想用儒家思想来改造其他国家让他们顺服,但这是一种文化的持久输出,郑和下西洋不再的时候这种影响会逐渐消失。

这是一种中国几千年来不断熏陶的根溯思想,这种思想对于君主更是深层的制约,使得君主不得不遵循。所以中国在远洋的时候对于海外的文化都是嗤之以鼻的态度,想要用自己的文化来改造,这不是一种武力的征服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造。

朱元璋写信于郑和

《皇明祖训》记载:海外蛮夷之国 , 有为患于中国者, 不可不讨不为患中国者,不可辄自兴兵。古人有言,地广非久安之计,民老乃易乱之源 。

这种没必要的征讨反应中国的和平但也是束缚了对外扩张,这种天朝上国的观念束缚着海洋探索,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对外的探索也慢慢消失。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制约,也是一种思想上的对立,随着时间的之久,海洋文化的影响往往就会消失。

三、航海业的发达展现官民之间的冲突

南宋经济中心南移完成之后,宋代积极鼓励海上贸易成为财税的主要来源。而宋代的船舶更是数不胜数,造船业更为发达。随着宋代的开启,在之后的朝代中海上贸易出现不同时段的繁荣,产生了各行各业和海商集团。这种集团拥有了组织和系统化管理,将海上贸易进行了大规模的运营。

明代沿海渔业的发展

但在明代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打击了这些海商集团,这种严格却仅限制官方的朝贡之外。这就意味着官方可以海上贸易民间却不可以,这是一种海上的垄断,从现在而看这种政策在当时是落后的,也是错误的。就起来说就要归结到封建王朝的制度上来看。

官方可以出海民间不可以这就可以看出明朝对于民间发展海上力量的恐惧,这种恐惧来源于对封建制度的维护,在根本上是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封建制度的冲击是十分大的,所以想要维护统治就需要进行严格的政策来限制。这种严格的政策带来的影响也是一种双向。

保证了沿海不受倭寇的侵袭,但作为以海为生的渔民集团,这个政策将他们的生计完全的剥夺。在海禁政策以前,渔民的生活十分富有,沿岸的城市成为了商业市镇,人口也大大增加,也出现了人地矛盾的尖锐。这种官营对与私营来说是断绝了沿岸城市的发展程度。

凋落的私人贸易

《东西洋考》记载:滨海一带, 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只有视渊若陵,久成习惯。富家征货,固得捆载归来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 。

对于沿岸的城市和居民带来了十分大的璀璨,导致私人海外贸易的衰落。不仅会打断他国与明代海外的私人贸易,也会出现走私贸易的盛行。这是一种非法收入,无法进行财富的收集,而海禁政策又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导致走私的盛行带来官民海上贸易的持久对立。

这种对立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分出了两个对立的格局,所以在郑和下西洋的同时会产生不断地民怨和积攒,对于其行动也是持之反对的意见,所以这种远洋行动并不能持之已久的进行下去。这是古代航海业的辉煌又是古代航海业的落寞,但依旧开启了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历史,虽然对于海权意识还是十分薄弱,但对于海上的探索确实比以往更是开阔。

郑和航海只是希望把“先安内再平天下”的封建统治方式运用于海洋这一新的空间而已。官营航海和民间航海的矛盾是明政府对我国历来保持官方和民间对外贸易共同发展的“反动”,造成了民间航海业的衰落和沿海经济的凋敝, 同样反映了封建主义和集权主义的胜利。

农耕社会

评价

虽然郑和七下西洋带来了很强大的海洋文明,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特点,也没有形成很大的变革,反而更能体现农耕在中国思想上的深度制约。我们发展与黄河的文明,对于海洋价值往往不得注重,随着不断地发展对于海洋的探索反而是更加的限制。

中国农业的整体性奠定了海洋文化的基调,产生了制约,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郑和在西洋远航中产生一种很高的水平而却停止,是因为缺乏一种思想和理念的引流而传统的海洋文化进行了不断的制约导致成为当时的最高峰,所以断流的海洋文化是历史的必然。

这是一种文化的制约,来自农业文化对于海洋的制约,最为明显的就是郑和七次西洋后的终止,这种文化的优越在资本主义不断萌芽后逐渐的开始了落后,这种以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逐渐把航海作为了故巩固的工具,这种海洋文化在当时是否是一定的先进,需要辩证的思想看待。

参考文献:

《明史》卷三百四《郑和传》

《非幻庵香火圣像记》

《大明会典 》之《赏赐日本国王源道义九章》

《皇明祖训》

《东西洋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