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磁州窑,即使你不懂艺术,只要你喜欢美,就会被它深深吸引

 新用户36705257 2020-08-09

  磁州地区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因烧制陶器形成“磁山文化”,到魏晋南北朝时完成由陶向瓷的飞跃,到宋代进入了磁州窑的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最 大的民间窑系。这时的磁州窑直系窑口生产,主要有两个中 心:一个是以峰峰矿区临水、彭城为主的滏阳河流域;一个是以磁县观台为主的漳河流域。观台窑的生产到元代几近衰亡,而临水、彭城窑口却一直延续下来,生产规模也日趋壮大,成为中国北方最 大的制瓷中 心,周边如河南、山西、山东的民窑都学习它的工艺仿烧,形成磁州窑系,并逐渐形成了以磁州为中 心,辐射全国。

  磁州窑有两大历史贡献,一是改变了历史上对窑口所有瓷器的叫法。中国最早的瓷器,是称为“磁器”,就是因为磁州窑而来。明代以前,中国所有的瓷器都称作窑器。从明代一直到民国时候,对瓷器的称呼还是“磁器”,包括现在东南亚国家、日本、朝鲜等,都还是沿用“磁器”二字;

  黑釉器也是磁州窑的一个重要品种,而几生产量较大,在器型上除了各种生活实用品如碗、蒜白、罐等外,也生产了,不少的艺术品。黑釉装饰手法比较单一,即是将“斑花石”釉料蘸或浇在器表即可。黑釉器主要是表现造型艺术,美的器形加上汕亮的黑釉光泽,会使这件器物成为无可挑剔的艺术品,如金代的黑釉花口瓶。但因造型的不同,特别是造型细部的不同,黑釉在呈包上也会出现另一种色彩效果,如金代的黑釉粉线花口瓶。该瓶在腹部满刻印有凸线装饰,在浇釉料时,因凸起的纹线挂不住釉,向下溢流,附着在凸线上的只是少量的釉料,故在同样的高温下凸线,上出现了半胎白色、半锈红色的粉色,在不经意中又形成了一种装饰品种。

  北宋前期,磁州窑瓷器、以白釉为主而黑釉则次之,但亦有少量青釉和芝麻釉。其白釉偏黄绿色、且釉面有细碎的开片,瓷胎则呈灰色、灰褐色或黑色,胎质较细腻、胎中有细小的气孔。

  磁州窑还往往使用化妆土施加在胎的表面,化妆土最早为白色优质瓷土制成的泥浆,是为了适应粗瓷细作,掩饰胎体表面的凹凸不平,从而提高瓷器的外观质量和釉的白度及光亮度。后又出现了有色化妆土。

  北宋磁州窑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除常见刻花外,还创造出白地黑花、白釉剔花、剔黑等方法装饰瓷器,白地黑花即在白色化妆土上以绘画技法,绘出各种图案,再罩透明釉高温烧成。

  简直可以说集陶瓷装修办法之大成,影响着后世。特别是黑绘白地黑花寥寥数笔写出个图形,生动无比。构成了共同的有规无束刚毅豪宕,潇洒自如的艺术个性。在体现体裁上,世俗所见、花鸟鱼虫、龙凤鹿马、市侩景象、童叟仕宦、诗篇词赋、儿歌词曲无所不绘,真可谓是一部前史习俗图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