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雪花纷飞时的梅花,无疑是古代诗人最为钟情的,不惧严霜,独自绽放,在风雪中显得格外清冷和孤傲,却又暗送花香,这种傲与隐,清高与风险的精神融合,堪称是古代士人最为崇尚的品质,所以无论是“岁寒三友”,还是“四君子”都有梅花的一席之地,没有哪一种花,能够像梅花一样,具有真善美的实质意义。 林逋恐怕是对梅花最为痴迷的诗人了,他把梅花当成了挚爱,所以有了“梅妻鹤子”之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梅花也太美了吧,谁能不爱。毛主席也为梅花的奉献感动不已,吟出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般的千古名句。 在宋元明清时期,诸多诗人动辄咏梅百首,像清朝的潘恕,专门为梅花写了一本诗集,《梅花集古诗》,还有些人对梅花崇尚到不敢赋诗的地步,生怕自己鄙陋的才学,辜负了,玷污了梅的清丽和精神。 广告实拍!男人 太软 太小 不用怕,多吃它,可以让你战无不胜同时梅花还是春的使者,第一首关于梅花的绝句,便是因为在早春看见梅花的惊喜。南北朝时期,一位叫陆凯的人,他出身名门,在北魏身居要职。但是他却和南朝宋的文史学家范晔是好朋友,二人常书信往来,谈人生和理想。 同属两个不同的敌对势力,陆凯与范晔的相交也没有利益牵扯,只是真挚的友情,这种情况下的友谊,却更见纯粹。 一年,陆凯在外征战,看见江南的早春的景色,十分欣喜,同时他又想起了相隔千里的好友范晔,想送点什么特产给好友,但想来想起,想不到好礼物,于是就折了一枝梅花,写了一首诗,送给范晔。 《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关于这首诗,颇有争议。范晔籍贯是河南浙川县,在他祖父的时候,迁居治了安徽当涂县,之后一直在南朝宋为官。南朝的范围多在江南一带,而北魏则控制着北方地区,所以陆凯从江南折梅花送给范晔很令人费解,所以很多人认为这是范晔送给陆凯的,后世在摘录的时候出现了错误。 广告不限时间不限地点随时在线学英语,足不出户在家自学英语口语,快速突破英语口语瓶颈,提高听说读写全能力,轻松提升英语口语.但无论是谁寄给谁的,诗中的情感和意境,却不会随此褪色。我们一起品鉴下这首诗: 江南的早春,积雪尚未融化,枝头屋檐的冰棱晶莹冷冽,百花在温暖的泥土下不敢伸头,只有一颗颗的梅花树,挂着红色、白色的精灵。江南物产丰富,可给好友送礼物,珍贵的礼品又能代表什么呢?于是陆凯折下了一支梅花,一边欣赏一边思索。 此时正逢驿使经过,陆凯灵机一动,不如就把这梅花,寄给远方的好友吧。陇头人,便是指范晔了。陆凯小心翼翼的装好了梅花,这枝梅花蕴含着江南的春景,蕴含着友人的思念。春的美好,便如梅花的清丽和暗香一般动人,友谊的美好,如梅花一般高洁无畏。 虽然诗人用的是“聊赠”,但梅花已经足够珍贵了。将江南的神韵和自己的相思寄托在一枝梅花中,送至千里之外,这短短的四句诗,写出了最浪漫的友谊,红炉煮雪,折梅送春,古人可比我们会玩多了。不是“一枝梅”,而是“一枝春”,将无形的春天,化为有形,不仅能够触摸,还能折取相送,这恐怕就是诗词的魅力了。 这首诗之后,“一枝春”已经成了梅花以及赠别的代称,并且后世许多诗人,化用这首诗的意境和字词,如刘克庄的“折滕梅花寄一枝”、李清照“一枝折得,天上人间”。 随着步入社会,因为生活负担的增大,我们也随之舍弃了很多东西,就连友谊,也没有那么真挚,总是从理性出发去结交朋友。我们刻意经营者人脉,甄别着对方是否对自己有益,如此的心思,在相处的时候,便没有那么从容纯粹。 如果有那么一天,你的朋友从远方为你寄来一枝山花,一泓清泉,或是一块光滑的鹅卵石,那么一定要怀着诚挚的心灵收下,因为这是最纯粹的友谊,是知己的相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