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落后的OLED,穿新鞋走老路?(一)

 产业前沿 2020-08-09

1991年,四川虹视、维信诺、信利电子等企业均开展了OLED研究,并实现了PMOLED(被动式OLED)量产。同时,四川虹视也率先开展研究占主流位置的AMOLED(主动式OLED)。

在2008年时,中国已经开启了OLED产业化初期,并未落后。不过,这些企业并没有在这一明显是未来趋势产业加大投资,而在LED拼X代。如此,他们几乎已经在电视产业再度被落后,重蹈了“穿新鞋走老路”的覆辙。

业内人士称,现在,中国OLED面板技术已落后8年。

毫无疑问,科技进步促使产品升级换代日新月异,改革创新推动工业发展浪潮势不可当,一味固守、盲目跟从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CRT——笑到最后,赢到落后

CRT(显像管)电视虽然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沉淀,但是最终还是躲不过被LED电视等新产品和新技术淘汰的现实,只能留存于工业博物馆作为历史的见证。

而于其中耕种的企业,如果缺乏创新和随机应变,在产品和技术的持续升级换代过程中,永远只能在短见“昙花一现”的虚像之后,成为落后产能的“接盘侠”。

从CRT电视时代开始,中国就一直在模仿和学习。

据可查资料,1925年,约翰·贝尔德发明第一台电视;1970年,中国诞生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不过许多重要的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直到1978年,中国才成功的引进了第一条完整的彩电生产线。

1982年开始,大量国企引进CRT彩电生产线。同时,大量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这也在事实上促进了中国CRT彩电行业的发展。至1987年,我国电视机产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并持续。

在那个洋彩电风行的年代,中国的CRT质量不断提高。1996年,长虹牵头的国产品牌促销活动,推动国产品牌首次全面超越洋品牌,成为国产CRT彩电业发展的里程碑

不过,在21世纪之前,CRT彩电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日企手中。而 我们在发展进步时,日企已经开始研究平板技术,并筹划着CRT大撤退。

2004年,索尼公司已经停止在日本生产以阴极射线管(CRT)为显像方式的电视机,2008年3月,索尼全面停止CRT电视机及单枪三束彩色阴极射线管(Trinitron cathode ray tubes)的生产,2009年日本全面停产CRT。

2012年4月,中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彩虹电子宣布正式退出彩管业,这标志着CRT时代正式终结。

产业前沿微信号:fore119

历史资讯请进入公众平台“产业前沿”查询,微信号:fore119;wu1chen2hui3

稀土永磁产业链资讯咨询、微信运营服务商,运营理念:品质、诚信、创新、发展

顾问咨询、资讯(产业链全方位研报)定制索取请留言或邮件至:hqcyqy@126.com

互动电话:86-1360137636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