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39

 温情海洋 2020-08-09

第二卷无我篇

A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B    现代汉语

      天地之间万物秉大道而化一:天得则天气清明,地得则山安水静,神得则护佑一方水土,五谷得则果实累累,万物得则春生夏长,王侯得则秉天而正;这就是领悟大道,所以天不得将骤变,地不得将荒芜,神不得将无用,五谷不得将荼败,王侯不得将混乱一团。

      所以高贵从贫贱中生长,高大从渺小开始。王侯自称孤、寡、不谷,不是说他们从贫贱长大,是不忘记高贵与贫贱是相对,认识到这一点,华丽车舆,锦绣生活,只是生存的条件罢了。所以说有了良好修养,不去追逐外表纷扰的事物,就是如玉如石。

C 各家注释

1河上公注:昔,往也。一,无为,道之子也。天得一,故能垂象清明。地得故能安静不动摇神得一,故能变化无为。谷得一,故能盈满不枯竭也万物皆须道以生成也。侯王得一,故能为天下平正。

2王弼注: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既成而合以居成,居成则失其母。故皆裂发歇竭灭蹶也。各以其一,致此清、宁、灵、生、贞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

3杜光庭注:夫天地神谷,万物之得一者,所以明用道则安,失道则危,戒王侯履道则吉,违道则凶也。而侯王故履道者在於谦卑抑损,积德为基。不欲如玉,显明以为至戒矣。

4王安石注:知一者以贱为本,而内韬至贵,亦不得而贱。苟为己而数致称誉,岂真誉乎?

5吕吉甫注:道一而已,而得之则得之者与道为二,非一也。唯其得之而无得,故谓之得一也。昔之得一者,莫不然也。仰之而天也,得一以清,故覆焉而不倾。俯之而地也,得一以宁,故载焉而不陷。神无形而至寂者也,以得一,故妙乎有生而灵。谷有形而至虚者也,以得一,故应乎所感而盈。其众为之物,以得一,故生而无极。

6苏辙注:一,道也。物之所以得为物者,皆道也。天下之人,见物而忘道。天知其清而已,地知其宁而已,神知其灵而已,谷知其盈而已,万物知其生而已,侯王知其为天下贞而已。不知其所以得此者,皆道存焉耳。

7时雍注:一者,道也。有一未形,本无所得,浑沦既判,肇自古初,则物得之。天确然辟乎上,以无为用,故得道而清。地颓然处乎下,以静为体,故得道而宁。神杳然藏乎幽,阴阳不测,故得道而灵。谷虚而洼天道也,以天得道而清,故谷得道而盈。物止而育地道也,以地得道而宁,故物得道而生。神合於身,百体之侯王也,神尸诸圣,天下之侯王也,以神得道而灵,故侯王得道以为天下正。

8邵若愚注:夫一者,万物之母也,万物皆自一生,故得一则昌,失一则亡。老子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为也下同清而覆,地得一以宁而载,人之神得一以灵,神显用曰灵三才之间、四方上下为谷,得一以盈,满也万物得一以生矣,侯王理世,得一为法以为天下正。

9王夫之注:愚者仍乎“一”,而不能“以”;智者日“以”之,而不能“一”。“以”者失“一”也,不“一”者无“以”也。“一”含万,入万而不与万为对。“以”无事,有事而不与事为丽。而况可邀,而况可执乎?是以酒熟而酤者至,舍葺而行者休。我不“得一”,而姑守其浊,以为之筐橐,而后“一”可“致”而不拒。

10林虞斋注:一者,道也。天之所以清明而垂象,地之所以安静而载物,神之所以虚而灵,谷之所以虚而盈,皆此道也。万物之所以生亦此道也,侯王之所以保正万邦亦此道也。其致之者,言其清宁灵盈生正,皆因此道而得之。

D本注

1本篇为无我篇之二十五。讲述相道之一,阐明在自然大道下的社会价值观念的认知。开篇即明人类社会之大道,彰显社会之本原,非后世认知为德,道于大道,何论小我,囿于私我之小,不解老子矣。于道归一则明,解于外表纷扰事物则暗。人之修养莫不由此而生。

2天,地,神,谷,万物,王侯,天地之间分类认知,则凸显思想文化的价值所在。无文化,则名类不分,马徒为马,总有千里之能,须在田间奋力。有文化,则名则名,类则类,泾渭分明,白马非马,后世大凡蛊惑人心者,皆出于名类不分,混淆事物。

3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生,王侯正,秉一而行,一则为大道,则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运行不止。

4贵与贱,高与下,为自然之道,阴阳只理,而于人类社会认知,则贱为本而出贵,下为本而有高,思想文化认知之能,人之转化之本原,无贱则不贵,无下则不高,逐步发展进阶,认知之过程,事物运行之过程。

5孤,寡,不谷,非以贱为本,是自醒于人之道,时刻不忘贵贱之傍身,视华车罗衣于无,则修养如玉如石,不至于沦落而失礼制,不去追逐外表华丽之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