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赖氏的源流及其播迁发展

 东放西放 2020-08-09

赖观扬

赣南是客家孕育地。据方志、谱牒有文字记载的姓氏中,赖氏为赣南最早客家人。谱载,进入赣南的赖氏第一人是赖忠郎公。“东汉初,升两粤监察御史,道由章贡,见山水秀丽,人文焕彩,遂留意于斯,归而谋诸子,无何未几而任终。”顺帝时(126144年)评二郎之子渊公,“为裨将戍守章贡,军民悦服,相依为命,遂家于此。”但清道光年间,其裔已全部外迁。

三国末也即西晋初,忠郎公之昆孙忠诚公由颍川迁入揭阳(宁都古县名)之桴源开创基业,传裔百万。至今历1700余载。今赣南大部赖氏和赣、闽、粤、台、桂、川及东南亚各国(地区)大部分赖氏皆其派,故尊忠诚公为客家赖氏始祖。

一、赖氏以国为姓源于中原

赖氏由姬姓派生,源于古赖国,以国为姓。公元前1046年,姬叔颖公隨兄周武王(姬发),共同率兵伐纣,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纣王战败,在朝歌鹿台自焚身死,商遂亡。功成,颖公退兵驻于河南褒信之赖地。武王立周有天下,念叔颖灭纣有功,敕封其驻地为赖国,系子爵国。宋·郑樵著《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元·马端临著《文献通考》载“赖氏,子爵国,在……今蔡州褒信县”。清·顺治《息县志》载“赖……子爵,武王十有三年己卯建国,至景王七年癸亥七月,楚子以诸侯伐吴,遂灭赖……传国585年。”

公元前538年癸亥七月,楚灵王灭赖国,迁赖于鄢,鄢在颍水上游,即今鄢陵地。颖公后裔赖国子民,心怀故国,以国为姓,尊颖公为赖氏太世始祖。

《三字经·百家姓》载,“赖姓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源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后代,周武王有弟叔颖公被封于赖,至鲁昭公四年为楚灵王所灭,其后以国为氏。二是源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然,唐代以来,赣南《赖氏族谱》均载,“赖氏之先,春秋有赖国者,本周姬姓。”“赖氏本周姬姓,颖公封于赖国,后之子孙遂以国为氏”。“赖氏以国为氏,本姬”“赖氏即周封国,历传为楚并,遂以国为姓”。历代先贤考述,也都认定姬姓说。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设颍川郡,赖氏居地在其内。故以颍川郡为郡望,堂名为“颍川堂”。《百家姓》载,“陈、钟、干、乌、赖、拓跋”等姓氏,同此堂名,各姓间,互称“老华”。此外,赖、罗、傅三姓间,为避楚王杀戮,互用其姓,形成亲缘关系,因堂名不同,而有“亲堂”之谓。

二、客家赖氏发祥于赣南

赣南客家赖氏有三大源流,桴源赖氏忠诚公派是主干大流。三国末,忠诚公由河南颍川郡南迁至赣南之桴源(今宁都县肖田乡境)。

颍川郡在三国时属魏国,司马氏集团灭魏后,属西晋。“西晋统治集团极为腐朽,是一个杀夺滥尝的黑暗集团”,“高级士族压迫中下级士族不得上升”政治十分腐败,以至爆发“八王之乱”。身为中下级士族的赖忠诚(官任都尉太常卿),深感危机四伏,祸患无穷,在八王之乱发生前,为避祸乱免遭杀戮,只好辞官,隐名避世,于三国末也即西晋初期,由中原颍川郡举家南迁至庐陵郡南部都尉之揭阳(宁都古县名)的桴源立基。带来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的民风习俗融为一起,形成既有中原古文化的遗风,又有区别与创新的一种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赖忠诚公开创桴源赖氏,为始祖。

忠诚公派经桴源赖氏,松阳赖氏,宁都赖氏三大阶段发展,裔播海内外,裔逾百万之众。

第二支源流是东汉分支的评二郎公派,他们也曾发祥于赣南。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期间,评二郎公之子渊公为裨将,戍守章贡时,念曾祖父忠郎公东汉初任两粤监察御史路过章贡,有辟基之训,遂肯堂构,置田庄于雩邑而家焉。家业兴旺,子孙发达,到唐乾元年前,已陆续外迁,唯棐公派留居雩都。但是,到清后叶,已全部迁出赣南。

第三支源流伯通公派。其太世祖庭宣公于战国时期分支。由颍川迁洛阳,后裔再迁郑州西乡,北宋后叶,伯通公六世祖希泰公由河南郑州西乡,以乡贡授豫章郡虔州府赣县县令,而始迁赣南。其长孙继先,由进士授扬州刺史,升殿中侍御史,卒于京(杭州),弟继祖扶柩南归,葬南康旭山之阳。为奉墓祀,继先之子伯通公于南宋定居南康县城,为康邑赖氏基祖。(凯元、伟英将军所在派)。

三、客家赖氏的播迁发展

桴源是客家赖氏三进三出的星宿之地。三国末(公元280年)忠诚公首创桴源,至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桴源赖氏二世祖光公字列宝,由桴源仕徙浙江,任浙东剌史,东晋宁康间,四世祖庄公任南康郡太守(原世居桴源)。后见“世事日非”而离赣,迁浙江松阳县居住。五世祖遇公升任江东太守,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十月十六日以父居松阳为由上书奏松阳为郡,晋安帝准奏,于十一月十三日亲书“松阳郡”三字赐予遇公,自此才有松阳赖氏。

南朝元嘉间(公元424453年),七世祖仲方公因“终宋不仕”,由松阳返迁赣南桴源(赖氏第二次迁入)。公元453年,开辟赤竹坪(今宁都县城)筑室立基,号“筑室翁”。经百余年发展,丁口大发,衍为“七宣八派”,外迁陆续而起。郁公之子定公字大用,陈宣帝大建间(569-582年)由赤竹坪仕徙潭州(今湖南长沙)。灿公字文辉,生七子:昭、得、度、明、思、求、彦。当时异姓也陆续迁入赤竹坪,使之初具城镇规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有司(地方官)奏将赤竹坪易为虔化县治,朝廷褒封赖文辉公食邑千户,赐职士官。辉固辞曰:'臣世食邑颍川,今去爵位迁徙至此,一身之荣,何足为贵?愿乐田里足矣!’遂斋金银各百两,及地名官竹园、钓州、绕塔岭下田地贸易,将祖坟地宅改立虔化县治”。(莲湖三修谱朝举序)。《桴源赖氏族谱》也载,文辉公是处理赤竹坪为虔化县治的当事人。

赤竹坪改为虔化县署后,灿公七子各徙一方,长子昭公留守祖业。裔居县城及莲湖等地。 一支迁广东增城县小楼镇腊厝村。另一支迁云南曲靖。

四子明公,其子由虔化迁水西(今抚州)裔居乐安等地。

五子思公,其长子兰公,次子蕙公,由虔化迁五子石(今石城县),兰公居秋溪,其15世孙,寿甫于北宋祥符间(10081015)迁瑞金蓼溪。三子芷公,未详。四子荪公之子由虔化迁广昌驿前,光辅公则于唐天佑二年,由赤竹坪游学上林三乡、卜宅于安军寨下(今安远县城),其裔由安远分居寻乌桂岭、大亨等地。五子萃公居官竹园,其长子虞诏,迁石城,至经公10世孙,子仁、子高、子礼三公于明朝由石城迁信丰大塘老樟下,裔居大塘、小江等地。萃公次子虞诰,其26世孙本鼐公派留居官竹园。26世孙本遴迁瑞金万田。

六子求公,次子杨公其27世孙则信,元末迁会昌文武坝富尾村立基。派下35世孙庆余再迁瑞金谢坊黄土滩,41世孙克琤留居会昌富尾,41世孙克昌由富尾迁李坊寨。28世孙乔岖迁珠兰上灶等处。

求公三子抑公,因避隋乱于605609年间,从虔化(宁都)迁会昌县城铁炉巷立居。其27世孙宁一郎,因避乱又从铁炉巷迁洛口龙化开基。传至30世分启、教、学、敏四大房。34世孙学公位下昌锡公从龙化迁于都银坑开基。35世孙教公位下兴璋公从龙化迁上犹水垅孜开基。

七子彦公,隋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官任扬州通判别驾,遂由赤竹坪迁居扬州,传至13世赞美时迁回虔化,23世泰章迁福建,30世肇隆于康熙间,由福建迁会昌庄口下坪开基。有一支迁贵州茅台镇。

灿公次子得公,居虔化,生三子:标、极、枢,标公以锦衣卫仕唐。乾封元年(666年)前奉旨西征,功勋卓著,升直殿大将军,唐高宗甲戌年(公元674年)闽省寇乱,标公统兵五路,赴闽剿寇,追乱寇于上杭地而平息。又奉谕镇守闽汀于上杭古田坪埔。遂率眷属而家焉。极公、枢公追随兄长由虔化迁居福建上杭古田,极公又迁宁化石牛村,枢公则迁清流黄家地。尊标公为入闽始祖。古田形成播迁中心,裔布永定、平和、宁化、蒲田等地。得公派在闽后裔,一部分北迁浙江,再往北迁居各省。大部分南迁广东,朝奉公派下宋元间由闽迁入广东潮州、澄海、潮安、汕头等地。其余大部分明清时迁入广东。支派繁盛,丁口众多。闽粤沿海各支派,继而南渡东南亚各国各地区,以至衍播世界各大洲。有些支派明清时则返迁赣南。如小标公下太一郎派由福建迁赣县大埠(传珠将军所在派)。康乾间不少支派西徙四川。得公派人口最多,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

灿公三子度公,公元598年由虔化返迁桴源(赖氏第三次迁入),传至六世为一郎、二郎、三郎、四郎(未详)、五郎(未详)。一郎公派大部分北迁他县。二郎公派北迁宜黄、乐安等地。三郎公派留居桴源,传至九世:泰肇、泰安、泰秀、泰振、泰重、泰宁、泰亨、泰通八兄弟,泰肇留居桴源,裔居今宁都上三乡。泰安长子文进,讳怡怿,字心乐,原居宁都赖坊螺石下,宋朝进士,精善地理,当朝国师,曾宦居处州。因奸臣加害,迫游民间,誉称“赖布衣”,裔布赣、粤、闽、陕。其4世孙再廉仕广东,裔布广州、东莞茶园、苦竹塘,河源滑石水、惠州平山。13世孙天用公于元·至正18年(1358年)由宁都赖坊徙广东河源永顺都立居。后裔分布源城区、东源县及连平忠信、隆街及惠东、博罗、陕西柞水。如松公于康熙初年,由河源返迁江西上犹中稍寨前村立基。永溢、永沛、永进、永润、永昌于康熙初年由河源返迁南康石古垅。永昌公派又迁马草塘,(传湘将军所在派)。天用公派裔达7万多人。

天德公派居南康兰敦坑、火草坪、凤岗土桩围等处。

泰秀,自桴源徙报恩镇(今永丰县境内)。泰振自桴源徙南昌,裔布南昌、丰城、樟树等地。

泰重,宋高宗时,由桴源徙龙南。为桃川赖氏始祖,经850多年发展,形成赣南南端的巨姓望族,裔布赣、粤、桂、湘、川、贵、闽、台八省,裔达10万。文清公派于元朝迁福建、广东。茂志派下福兴公由翁源迁连平大埠开基,茂忠派下世登公迁连平麻陂警雄开基。海真、海清兄弟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初十,由龙南龟湖迁本县太平(今杨村镇),(祝珊将军所在派)。良桓公自祖父钺公、父本仲三代,商游广东和平青草州,见山水秀丽,陆续置备田产,于正德初年由龙南龟湖迁和平青州,建蟹形围。海宗公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迁惠化周陂(今连平县东河)开基。

本宗公派属杨村国青公长子信诚公裔。本宗公始迁信丰崇仙,立“世德堂”。裔布大塘、虎山、信丰县城、南雄乌迳等地。

德持公于康熙间由杨村窝里迁四川遂宁王家场,丁达4000余。期潢公于康熙间由杨村乌石迁四川南部县。德山公于康熙33年甲戌(1694)由杨村黄坑田心迁四川蓬安县锦屏北门。扬佐公乾隆间由河屋迁四川蓬安周口华厂村。德连、德近公乾隆间迁湖南江华山口埔。扬伟公七子世齐、世立、世唐、世亨、世方、世宣、世实等七兄弟奉母于乾隆中期,迁台湾淡水洞开基。世浩公于清·道咸间仕徙台湾。期发公乾隆间迁广西西湾。世宗公乾隆间由杨村下坊迁广西西湾。期葱、期英、期蔚、期芹、期藻、期全、期全、期美、期兼八兄弟于乾隆间由杨村大坑迁四川,康乾间尚有许多支派迁四川。扬直公于乾隆间,仕徙贵州。正亮,由杨村乌石游学至美国,定居马里兰州,迁去40余丁。

此外,不少支派于清朝迁信丰、南康、赣县、大余、崇义、全南、于都、会昌、定南、安远等县。

泰宁之子,慕古,仕致归于万安,回桴源迎父于南乾立基,南乾赖氏文化活跃,自宋以来办私塾书院,培育不少人才,少年文天祥曾就读于此。泰宁之曾孙尚宾,派衍南乾,尚贤派衍安远。尚宾派下泰宁七世孙继文、继武、继美、继善四兄弟居南乾,宋仁宗(10231063)时分房,曰:北西南东四房。秉敬公于天顺四年(1330年)迁本溪、秉质公迁于都钧滩。经钟公迁赣县大埠。至先公迁赣县良富。本珠公迁信丰谷山下,永志公由信邑迁南康湖坝。绳祖公派迁万安上乡里,求仁公派迁陕西河洲文庙街。安仁公派迁会昌晓坑,国和公下景玮公派迁安远大白兔、小白兔。

尚贤公下子隆公由南乾迁上林井头,后分槎江(明英)、梧桐(明礼)两族。

泰亨,由桴源迁永丰筱岭,其后裔再迁瑞金夏塘立基,为夏塘赖氏。/子孙繁盛,名人有肇初、定遇、梦雷等。

泰通,由桴源迁福建、再迁安远。由安远迁龙南里陂立基。源柔公由里陂迁定南井坑。友信公下思九公迁定南,裔布竹园、司背等处。

忠诚公派是客家赖氏的主干大流,后裔分布全国各地,裔逾百万。

评二郎之子渊公在雩邑开基后,渊公之孙萱公又迁于都水南,谓“于都城南赖氏”。至唐乾元年前,已陆续外徙。唯十六世祖棐公派留于邑。棐公字沈父,又称忱甫,七岁能文,唐乾元举进士第,授崇文馆校书郎,不就,退居田里,著书撰谱。远近名贤,悉游门下,建“秘书坊”、“秘书楼”。其次子灿公,字仲明,迁于都城中十字街。至48世,形成于都赖氏城西派和城东派,行派各异。后陆续外迁。最后一支,六十五世美湖公,于清道光间由于都樟木坑迁吉安羊古脑。民国间,六十八世相清公,由羊古脑迁富田花岩新石坑立居。

伯通公立基南康后,生六子,其下六子形成六大房,分布于南康市区、潭口江坝、三益、朱坊、镜坝、十八塘、唐江、浮石、潭东及其他乡镇;外县有大余新城、赤石、内良、赣县沙地、兴国县高兴圩、遂川县城及南昌市区;外省有辽宁、四川、广东、台湾等地。

综上所述,评一郎公裔忠诚公派桴源赖氏,评二郎公派于都城南赖氏,伯通公派康邑赖氏,三派都是叔颖公后裔。三枝同一本,以国为氏,由姬姓派生,同属颍川堂。邑赖氏,三派都是叔颖公后裔,三枝同一本,以国为氏,由姬姓派生,同属颍川堂。

作者:赖观扬

通讯地址:江西省龙南县农业局后四栋气象小区34  邮编:341700

作者授权代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