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外的有情众生,不外是心(识、色、欲)的化现。如果把身外的生物,认为是众生,但这还是外道的看法。
经典里说,因为各自的业(或者说心态)不同,即使同一条河水,在六道众生面前,显现都是不一样的。可能天人会把河水看成是甘露,阿修罗就会认为这是眼泪,鱼会视之为家园,饿鬼会把它看成是烧红的铜汁。
 回到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自的业(表现为心态)不同,同一个房子,售楼人员只会认为它是个商品,一个买房的男性可能会把它看成面子,这个男人的老婆会觉得是种安全感,而他们的孩子会把它当成家。但它在本质上,只是符合某种生活需要而组装成的一堆建筑材料。 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所以也不妨把众生认为是各种念头。六道是各种情绪或心态的化现。而在菩萨的境界中,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在佛的境界中,一切众生都是佛,一切念头都会成为诸佛坛城的光明。
《金刚经》表示:自己的种种心就是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降服种种心就是度一切众生。
据说是阿秋法王,门下有无数的弟子,做了无数利益众生的事业。但法王却说:我最好的弟子,在大雪山上闭关,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  行者进入解脱道,会舍弃对外在的攀缘,从心外求法,逐渐转变为心内求法。心外求法的时候,一切现前的可能都是妄想。心内求法时,一切现前的,都可以观察为心的缘起。文字:来自财神 配图:2019百万长头,朝拜家族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