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约本草,安同学分享的药材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开头

有幸认识了公众号《相约本草》的博主安同学,也是我们“中药资源与开发”的同学,比我早毕业一年,接触的饮片和药材比我多很多。

而且十分严谨,特别爱钻研,公众号也做的十分精致,安同学常常把一个品种及其混伪品一起推送,让人受益匪浅。

前面介绍饮片的时候,在相关书籍上看到了他们的混伪品,一直特别想见一见这些以“伪品”身份存在的药材长什么样。

安同学给我分享了下面的样品,咱们一起了解一下他们的用途,先粗略的对比他们与正品的差异,后面我再推文做详细区分。

01
鸦胆子

鸦胆子(BaiduBrucea javanica)来自于苦木科,鸦胆子属。

产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云南生于海拔950-1 000米的旷野或山麓灌丛中或疏林中。

本种的种子称鸦胆子,作中药,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止痢疾等功效。

02
大叶柴胡

大叶柴胡(BaiduBupleurum longiradiatum)来自于伞形科 ,柴胡属。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等省区。

植物志介绍本种柴胡在东北地区应用,一般地产地销。但药典提示大叶柴胡有毒,不可做药用。

03
关木通

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来自于马兜铃科 ,马兜铃属。

产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和湖北。生于海拔100-2200米阴湿的阔叶和针叶混交林中。

植物志记载本种的茎中药材名称为木通,性寒、味苦,有清热、利尿之功效。

药材名字为关木通,因为含有能导致肾毒性的马兜铃酸被禁止使用,目前市场上已少见。

04
华北白前

华北白前(Cynanchum mongolicum)来自于夹竹桃科,鹅绒藤属,别名老鸹头、老瓜头

产于四川、甘肃、陕西、河北、山西、内蒙古;分布在内蒙古北部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南缘、即秦岭山脉及太行山一带。

生长于以山岭旷野为多。模式标本采自河北。

老瓜头和白薇很像,作为白薇的伪品。植物志未描述他的用途。

05
木瓜

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来自于蔷薇科,木瓜海棠属 。俗名铁脚梨、贴梗海棠。

产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各地习见栽培,花色大红、粉红、乳白且有重瓣及半重瓣品种。

早春先花后叶,很美丽。枝密多刺可作绿蓠。

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构椽酸及丙种维生素等,干制后入药,有驱风、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

06
川赤芍

川赤芍(Paeonia anomala)来自于芍药科,芍药属,别名单花赤芍、光果赤芍、毛赤芍。

分布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南部。

在四川生海拔2550-37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中及路旁,在其它地区生海拔1800-2800米的山坡疏林中。

根供药用,称“赤芍”,能活血通经,凉血散瘀,清热解毒。

安同学发现了川赤芍断面有紫色,但药典对此没有做描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

07
大菟丝子

金灯藤(Cuscuta japonica)来自于旋花科,菟丝子属。别名无量藤、大粒菟丝子、大菟丝子、日本菟丝子。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寄生于草本或灌木上。越南,朝鲜,日本也有。

种子药用,功效同菟丝子。其寄生习性对一些木本植物造成危害。

大菟丝子在四川药典标准中有收录,但与药典菟丝子的来源不同,若做菟丝子卖,则为菟丝子伪品。

08
理枣仁

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来自于鼠李科,枣属。别名台湾青枣、毛叶枣、缅枣、酸枣。

产云南、四川、广东、广西,在福建和台湾有栽培。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河边湿润林中或灌丛中。

本种木材坚硬,纹理密致,适于制做家具和工业用材;果实可食。

树皮供药用,有消炎,生肌之功效,治烧伤;叶含单宁,可提取栲胶。此外,又为紫胶虫的重要寄生树种。

理枣仁常常作为酸枣仁的伪品存在,但其本身也有自己的功效,后面详细介绍两者的区别。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