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苑】学文:蚂蜒河边的故事

 荷塘月色文刊 2020-08-10

荷塘月色,取名于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抒情散文——《荷塘月色》,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这是一个诗意浓浓的地方,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高山流水,这里渔舟晚唱,这里花红柳绿,这里莺歌燕舞

《蚂蜒河边的故事》

文/学文

   我的家乡就在蚂蜒河边,在村的后面有一条在关门山水库流出灌溉水田的用水渠,老人们都叫这条水渠为柳树河子。全村五自然屯都离蚂蜒河不过零点五公里。所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当地的政府就给我们这个村取名字叫凌河村,后来又改名凌河大队。由于我们紧靠蚂蜒河,大队有五个自然屯也叫五个生产小队。其中有三个靠近蚂蜒河,有两个生产队靠着关门山水库,而且这几个屯都处于平原地带,所以,水田是我们家乡的主要农作物。

    在我小时候,每到夏季大人小孩都爱去蚂蜒河玩,那时我和哥哥姐姐弟弟们也经常去蚂蜒河边玩,游泳钓鱼。冬天的时候就去河的冰面上凿冰窟窿用网捞鱼。我九岁的时候,刚刚开春天气还十分的寒冷,大人们都去河里凿冰窟窿捞鱼,我也和家人一起去了,就在冰窟窿处捡用网捞上来的鱼,大家十分高兴。我在岸边看见有一个冰窟窿的冰上面冻着两条很大的鱼,可是我不知道那个冰窟窿是刚刚凿开不久的,冰窟窿上的冰还没有冻结实。冰上是还不能站住人的重量,我就去冰冻处捡鱼,突然一闪我忽悠的一下掉进冰窟窿里,还好我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将两只胳膊伸开卡在冰面上,没有掉进冰窟窿里面去。这个时候在附近打鱼的一位王叔叔迅速将我拽了上来,当时由于天气寒冷,我的腿脚都冻得不好使了。王叔叔赶紧通知我的家人,他还把我直接送到岸边的渡口房子热炕上暖和起来。

   不长时间,母亲和其他家里人也来到渡口房,家人和母亲了解情况后,去感谢王叔叔。几年过去了,每当我来的蚂蜒河边,我就不知不觉想起那惊险的一幕。时光匆匆的过去,我十九岁那年离开了家乡参军入伍。一晃五年的部队生活结束了,我退役后被分配到县城里当了教师,可我还时不时的回老家去看望蚂蜒河边那个船渡和救我上岸的那个王叔叔。去年我因为帮助女儿,我把县城里的房子卖了搬进了城市。前段时间我因为单位有事,回延寿县城住了几天,我抽时间又回老家的河边看看,当年的渡口和一切都没有了,只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从县城一直延伸到河岸。紧紧连着一座彩虹般的三百多米长的大桥飞跃蚂蜒河的两岸。原来沿河两岸的河套地带和湿地早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绿油油水田。附近所有村屯那些泥草房早已被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取代。村里的亲属告诉我,家家都有小汽车,不少年轻人都在县城里买了楼房,他们夏天开车回老家整田种地,冬天回县城里过冬。村里的人早就全部都是小康生活了。

    是啊,我已经离开家乡四十二个春秋了到了退休的年龄了,家乡的变化太大了。在这里我由衷感谢家乡那片土地和家乡的人们,我也永远忘不了那滋育我成长的蚂蜒河。同时祝福我的家乡永远富余。当然我更要感谢当年从冰窟窿里把我救上岸的王叔叔虽然他早已故去,祝福他在天堂永远幸福,祝福他的后代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蚂蜒河是我永远的故事。

作者简介:学文,哈尔滨市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诗词等,曾在市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过作品。

原创投稿:古体诗词(三首以上)现代诗歌(二十行以内)散文(两千五百字以内)朗读诗文(两千字内+MP3)提供个人简介(两百字内)+照片。

首发声明:一经审稿通过,即日马上刊发!一经正式刊发,概不退稿删稿!

执行编辑:天涯一支剑(微信号18979719874)

稿费发放:

阅读两百,留言二十,发放五元。

阅读三百,留言四十,发放十元。

阅读四百,留言六十,发放十五。

阅读五百,留言八十,发放三十。

阅读八百,留言一百,发放四十。

阅读一千,留言一百二,发放五十。

阅读一千二,留言一百四,发放六十。

阅读一千五,留言一百六,发放七十。

凡是阅读量低于一百今后不再录用!

同一位作者两次投稿需间隔二十日。

每篇七日推广期,第八日发放稿费。

以编辑的微信红包+赞赏截图结算。

七日总赞赏的百分之六十发给作者。

总赞赏十元(含十元)以内不予发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