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文|蚂蜒河,我们的母亲河

 况味如歌 2020-06-24

况味如歌
此中况味 清婉如歌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诗人简介
学文,哈尔滨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退休教师,爱好文学,诗词等。曾在黑龙江日报,农村报发表过作品。

蚂蜒河,我们的母亲河
 

我的家乡座落在长寿山北麓的蚂蜒河畔。由于蚂蜒河从西南到东北贯穿延寿全境。县城位于蚂蜒河的北岸,面向长寿山,故而有座福朝寿之说,也就有了延年益寿的成语,所以,就取名为延寿县。

由于蚂蜒河的多年冲积,沿河两岸形成了广阔的平原和沼泽地。沿河两岸的六个乡镇都借用蚂蜒河水灌溉耕种农田,饮用生活。还有很多鱼场水库等等,所以说蚂蜒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我从小就生活在蚂蜒河岸边的小村子里,村的南面和东面是蚂蜒河,北和西面紧靠关门山水库,我们村子有六个自然屯。我们村由于水源充足,老人们就把这个村取名字叫凌河村。村里没有旱田,全部都是水田,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吃的都是大米饭。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要去公社中学上学,因为路程较远,所以中午需要带午饭在学校用餐,母亲就给我用饭盒装好大米饭,还有鸡蛋酱和可口的炒菜。每当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凌河大队的学生饭盒一打开,满屋都是大米饭的香味,那些住在山区的学生都羡慕得不得了。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浙江的、哈尔滨市的、还有县城青年都托门找人去我们大队下乡,因为一是水田多,伙食好,队里到了年终挣的工分钱还多;二是我们家乡的交通十分便利,尚方公路直接穿越我们五个自然屯,最远不超过一华里路,每天六趟班车往返,进城十分方便。

我在家乡读完中学毕业后,响应祖国的号召,光荣参军入伍保家卫国。这一别就彻底的离开了家乡,退役后我被安排在县城做了教师。但我还是经常地回老家看看,去蚂蜒河边走走。几十年来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家家都是大砖瓦房,小汽车已经是普及的交通工具了。当然家乡的变化和富裕的生活离不开蚂蜒河水的养育、离不开党的好政策。家乡的生态大米已经远销售到全国各地。

我退休后来到女儿工作的城市定居,但我吃的还是家乡的大米,咀嚼着家乡的味道,缕缕米香里沁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会时不时地回老家看看,看看家乡人们和家乡的变化。看看养育我成长的蚂蜒河。

蚂蜒河,我的母亲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