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中国人审美的根脉

 今相玉 2020-08-10

《今相玉》第1550期

中国人的审美范畴中举目皆玉。人们几乎把最美好的词语都给了玉,同时也用玉来比喻最美好的事物。

描述人物之美,女子是玉女、玉人、玉手、玉指、玉臂、玉颈、玉容、玉体、温香软玉、金枝玉叶、亭亭玉立,还有词坛名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说到男子的潇洒是玉树临风,性格是温其如玉,勉励读书则是“书中有女颜如玉”,即便生病也是玉山倾倒。

玉还上升至精神层面,最著名也近乎"泛滥"的是玉有五德乃至十一德之说。还有守身如玉,“一片冰心在玉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风雅文人甚至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家无玉”。

中国的成语也多“玉”。如冰清玉洁、琼楼玉宇、金玉满堂、玉液琼浆、锦衣玉食、玉兔东升、桂花浮玉以及珠联璧合、玉成其事等。


全世界产玉的国家不多,除了中国还有俄罗斯、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地。但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玉文化的论说。把玉深深嵌入自己的文化模式、审美范畴和审美形态,全民皆颂其美,也只有中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