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伦 (转载请私信授权) 这个故事可能已经被讲过无数次:
德鲁克对于三个石匠分别点评道:“当然,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德鲁克想要表达的的是管理者的格局。 可事情的另一方面,盖一座教堂,需要很多的石匠,并不需要每个石匠都有管理者的格局,对吧! 每一家公司,都会有这三种石匠都会存在,顶级领导者,都懂得如何管理好这三种石匠。 石匠的目标与境界 第一种石匠:谋生者谋生者在每家公司里,都占据的大多数。 他们可能刚从学校毕业,只是一个职场新人; 他们可能刚刚成家,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照顾家庭; 他们可能刚刚正在经历职场低谷,正在彷徨。 他们并不一定只满足于混口饭吃,只是受制于一些客观原因,暂时没有施展开。 他们承担了公司绝大多数的执行工作,是公司稳定发展的压舱石。 管理好他们的秘诀:定标准、抓执行 在这里我推荐一个基层执行人员管理工具:PPV产值管理法 员工犯了错、工作不达标、责任心不强,通常企业是采用批评纠正、罚薪的方式来处理。如果处理轻,员工不在意。 如果处理重,员工会反弹。而罚款,除了老板,管理层都习惯于做老好人,导致各种规则制度无法正常执行。当然,处罚多了,更容易引起员工反感,影响工作状态及归属和认同,还会加大员工的流动率。 但如果按照PPV产值管理的设计思路,把基层每个岗位最经常做的每项工作任务梳理出来,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产值,明确每项工作产出的衡量标准。这样,就可以通过记录产值的方法,量化执行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成果。 这样不但可以督促执行人员按照标准执行,还能保证他们能者多劳、多劳多得。 行政人事的PPV管理方案 第二种石匠:奋斗者公司里有一部分特别有上进心的人,他们不断的学习与努力、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很快就成为了公司的明星员工、管理层。 他们贡献了大部分的业绩,他们的努力与否会直接影响到部门 / 公司的业绩、利润、口碑。 他们占公司的20%,却产生80%价值的人,激励好他们,是每家公司最重要的任务。 管理好他们的秘诀:给激励、抓结果 既然是激励,就千万别用KPI去考核他们,因为KPI是惩罚性薪酬模式。虽然KPI可以通过扣分的方式反馈他们的工作成果,但也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可以使用KSF薪酬模式:给他们岗位几个关键性的指标设置一个平衡点,只要比过去做得好、超过平衡点就会有奖励。这样,就会激励他们不断地努力,努力比过去做的更好;每一次进步,都被看见,都被奖励,他们的创造力也会被激活,很难再有困难会阻挡他们的进步。 |
|
来自: blackhappy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