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观与本能就是道

 忠诚LE 2020-08-10
客观与本能就是道

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正是意识的宇宙——意识是宇宙普遍存在的意义所在。因为一切都是意识,一切也因为意识的联系而成为一个整体。

意识没有边界,没有个体,更没有距离!因此,我们的每一个意识念头,都会引起周边事物甚至是整个宇宙的变化。宇宙就如一个意识的海洋,我们的念头就如是海中的一个浪花或泡沫,浪花或泡沫的微小变动,都会扰动整个大海。念头对于整体的这种扰动,只是因为我们的念头过于粗放、粗糙而不能察觉罢了。

量子物理已经证实,如果我们对事物添加了个人的意识,事物表面看似没变化(量子叠加态),但事实上,事物的内部已经起了变化(量子塌缩态)。事实上,事物本身无性,但我们往往会给事物定性,而且就在定性的那一刻,几乎同时的,事物的内部就已经对我们给出了反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我们对事物给出了定义或看法时,这种定义或看法就是事物内部对我们的反应,要不然,我们是如何给出这样的判断呢?依据是什么?所谓的依据,其实就是事物对我们的反应,因为几乎是同时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才误以为只是我们单方面的反应。其实并非如此,所谓“有压迫就会有反抗”——有作用力就会有反作用力。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作用而绝非单方面作用的,而且是同时进行的。正是这种同时,我们才知道只自己反应而容易忽略对方的反应。

《六祖坛经》中有:“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大意是:此时大风吹起,道场的佛幡被风吹而飘摇晃动,座下两个听课的和尚因此走神,一个说是风吹幡才动,一个说是幡引风来吹,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正在争论中,慧能上前说:你们都错了,重点不是风和幡,而是心。心动了,幡才会勾引风,风才会吹着幡。听到这种与众不同的说法,在座的人都惊讶不已却又深以为然。

其实万物都是心的显现。无论风吹幡动,抑或幡引风吹,在智者看来,不仅互为因果,而且“一切唯心所造。”既然一切唯心,风、幡、心三者都是心,是一不是三,是整体的“心物一元”。既然是一元,心、幡、风本质为一个东西,那么就没有是心先动,还是风或幡先动了,而是同时动了。这也是为什么量子纠缠超光速的原因,其实根本没有超不超,量子纠缠——意识的相互作用基本都是同时的,根本没有时间、速度存在。

对于意识本身来说,没有所谓的时间与空间,更没有速度与距离的概念。因为速度、时间都只是人的意识幻觉、错觉而已。

若心不造就,风把幡吹、幡被风吹也都不会显现。正是由于心,才有了风幡乱动。

比如你看到了一个人,那个人也看到了你,当你感觉那个人很有礼貌时而马上给了对方一个礼貌的微笑,几乎同时的,对方也会条件反射般地回报给你一个微笑。当然,这都要是在本能的情况下,那种自然而然的反应。

综上所述,修行就是要破幻,即破除意识的幻觉、错觉,从而回复到客观和本能的自然状态。因此,修行入道可以概括为如下三项:

一是尽量不要有自己的思想,而是做纯粹的旁观者。眼睛不看而看,头脑不动而动,一切顺其自然。这样,意识就不会改变环境,就可以“客观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客观地反映周围的事物。因为道是没有极性的——无极就是道。道没有好坏、善恶、美丑等二极之分。极性的都是因为念头的分别、分辨、分离而产生的。因此,极性其实就是我们大脑思维的“表达方式”,是二元对立而成对出现的:有动才有静,在正必有反,有阴就有阳……

因此要做到不分别,就要摒弃大脑的思维。把心收回来向内看,就要把对外在事物分别的习惯思维收回来,看自己的内心是如何产生这种分别的呢?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分别呢?

就是把对事物的观察转变为对自己念头的观察。普通人都是看见了风幡动而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心在动,修行人则是要几乎同时的观察到自己的心和风、幡在一起的动,如能达到那种只观察到自己的心动而没有觉察到风、幡在动的境界,则大功告成矣!

二是要尽量开放意识。无论碰到任何事物,都不要主观判断,而是全盘接收。一有判断,便有了大脑的思维;一有大脑的思维,便会改变环境事物,这样客观就消失了。

全盘地接收客观现状,是达到全面客观的唯一途径,也是发现纯客观真相的唯一途径。内观是最有效的破幻方法。

三是要自然而然地放下一切。站在人生的角度来看,除你了自己的心,一切都不会属于你的;站在科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处在不同的意识境界中,正是由于自己意识频率的不同。只有提高自己的意识频率,才能进入更高频率的境界。这与收音机的调频是一样的,收音机的接收效能就是其接收频率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我们既然来自于本源的道,我们就有通达道的本能,只有彻底放弃自己的主观,客观地回归于本能,才能通达意识的本源。

客观与本能才合道,才能入道,客观与本能就是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