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胞胎兄弟被分开抚养,生活习惯虽惊人一致,但性格差别却很大

 贝丫妈妈 2020-08-10

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压力时,常常会感叹生活不易,有时也不免羡慕他人的优越生活,发出“命不好,没办法”的自暴自弃,又或是感叹“家庭条件比不上别人,智商也不如别人,这辈子就这样了”。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是如此,发现小孩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之后,会感到灰心丧气,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基因不够好,小孩才会不如别人出色。

这就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基因重要还是后天培养重要?基因真的能决定一切吗?

有一部叫《孪生陌生人》的纪录片,讲述了一对三胞胎男孩被送往三个不同的家庭扶养进行对比观察的实验。

令人震惊的是,三兄弟的兴趣和生活习惯仍惊人的一致。比如,他们的衣着喜好相似,坐姿也一模一样,都喜欢摔跤,甚至连喜欢的对象类型都一样。

这么看来,这个实验似乎成功印证了:基因对人的影响,要大于后天环境。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虽然是三胞胎,但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差别。

·第一个孩子性格稳健,做事有主见;

·第二个孩子容易情绪化,后来得了焦躁症自杀;

·第三个孩子虽生活条件一般,但是乐观开朗。

为什么他们的结局相差这么大?

因为教育的不同!

其中,两个健康成长的孩子虽然家庭经济条件不同,但他们都很重视温暖的教育,而那个自杀的孩子,他的父亲崇尚高压教育,导致他的精神出现了问题,最终酿成悲剧。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明白了:人的基因,决定的不过是一些先天条件罢了。比如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是超高智商还是普通智商。真正决定人的未来的,是后天的教育。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不是没有道理,但若是孩子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再好的基因也会被埋没。

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进行孩子的后天教育呢?

第一,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

孩子是父母掌中的宝贝,相信所有父母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但养孩子是一个辛苦的过程,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往往会弄的父母焦头烂额,一不小心就对孩子发脾气了。

其实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也希望能跟父母多说说话,多玩玩,家长偶尔也要放下工作,多陪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爱他们的。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爱着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有自信,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跟自卑内敛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用鼓励代替责骂

在孩子的教育中,鼓励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鼓励,孩子才会重新燃起信心继续努力学习。

实际上大多数家长都恰恰相反,总是选择用批评的方式教育孩子,每次孩子做的不好,就要责骂他们,用别人家的孩子来刺激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斗志,但其实这样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所以,不要总是责骂孩子,责骂也是要的,但那是孩子犯了严重错误时才用的方式,鼓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帮助和动力。

第三,用表扬代替批评

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所以要求也会严格。但人并不是完美的,也会犯错。比如孩子考试考了95分,但班上最高的是98分,有些家长就会对孩子表示不满,批评孩子粗心大意。

这些家长只把目光投向最好的,而忽略了95分是全班第二的好成绩。也许孩子比起上一次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想要父母的表扬,批评会让孩子感到失落和沮丧,丧失学习的激情。

第四,尊重孩子的意愿

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不能总是以为他们好的名义强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比如孩子想学画画,但父母硬要孩子去学钢琴,就算最后孩子妥协了,学习的激情也不会太高,没有热情的学习效率会是什么样的也就可想而知。

第五,不要溺爱孩子

这是很多家长都在犯的错误。小孩子不懂事,这可以是一个理由,但不能成为孩子每次做错事的借口。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指引者,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举止,才会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家庭,是除了学校和社会之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环境,家庭教育非常重要。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并不是有好的基因就可以的,先天的遗传因素固然有影响,但后天的学习环境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才是孩子成就未来的关键,不要让孩子成为“伤仲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