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逝去的炊烟

 一犁_书馆 2020-08-10


故乡是一个人生命的胎记,它烙在你的灵魂上,始终成为你一生的命题。

那年那月玉轮高悬,我趺坐于清光白水之间,任思绪流过那浅浅的红尘,一人独想,玉兰的馥郁之香舔舐着我心底的村庄。

故乡于我不算遥远,城里城外的事,驱车三十里,来回一小时。刚到城里那会儿,城市的花红柳绿,我并不迷恋,总是隔三差五地回故乡去看一下,哪怕就一眼,也觉得心里足足实实地甜蜜。在城里总感到自己是一个过客,城里没有我的根,我的根在老宅的树下,老宅的树长得好,高过土砖瓦屋,高过村庄的天空,也高过烟囱里升腾的炊烟。

小时候,在家乡最喜欢的就是黄昏。激情燃烧的西边天空,好像着了火一样,越烧越旺,一不小心空气被点着了,田野被点着了,连我骑在牛背上的身影,也被点着了。这是晚霞,故乡的傍晚经常出现,每次出现我都想抓上一大把火烧云,把它藏在我的书里,点燃我三更的梦。云霞的下面就是村庄飘起的炊烟,我爱这炊烟,从心底深处爆发出的热烈的爱。炊烟就像奶奶的白发,炊烟就像空中长出的水草。我一直以为,天上的云就是家家户户的炊烟形成的,家家户户的炊烟就是那一朵朵的白云。

每次放学,老远就看见自家的烟囱升起的炊烟,那时心里就在猜想奶奶做什么好吃的了,又给我蒸馒头、烙饼子了。我喜欢吃面食,喜欢吃奶奶做的馒头,喜欢洁白的胖胖的圆圆的馒头,滚在手里的感觉。我的脚步总是比别的孩子快,我是奔着那炊烟去的,奔着我的温暖的家去的,到家的时候,炊烟也息了,桌子上已经摆放了奶奶做的饭了,坐到桌边,奶奶就用抓柴火的手递我一个馒头,奶奶的手充满诗意,我拿到馒头就立刻啃起来,奶奶就会说,慢点吃,小心噎着。吃着香喷喷的馒头,就着已息的炊烟,手里心里都是云般的感觉,舒服极了。

我到城里的那一年,百岁的奶奶去世,那一年,我回家不敢看炊烟,因为一看到炊烟,我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她风中的白发,想起她抓柴火的手递给我的洁白滚圆的馒头。我知道,奶奶是乘着炊烟走的,变成了白云,白云落不下来了,所以奶奶也不会回到地上了。炊烟天天有,奶奶也天天在我的心里,奶奶去了,炊烟在我的眼睛里,逝去了一半,高高的炊烟,也变得短短的了。

最近听说老家拆迁了,村庄整体搬移了。心里陡然冰凉起来,一直害怕另一半炊烟的逝去,今日果然。那天独自一人,驾车回到老家,老家已经是水泥路了,好走得很,当我下车的时候,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老宅没有了,已经被空旷的田野代替,村庄没有了,长起了麦苗,炊烟没有了,只有飘飞的白云。这一半炊烟的逝去,已彻底让我失却,我已被掏空,模糊的眼睛,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越过那一垄一垄的田地,来回荡漾,终究回不过神了。炊烟在我的心里越发地重了,这不再回来的炊烟,有千斤重,它驮着我的村庄飞走了,一直飞到云里去了。

  

作者简介:

  沙立卫,江苏淮安人,毕业于淮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爱好古典文化,喜欢国学,喜欢歌词创作,小说、散文、诗歌创作,有多篇散文诗歌,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代表作有《中国的文人与酒》《中国诗人的愁》《眉毛文化》等,文言短篇小说《凉风夜月》。现就职江苏清江浦区文化馆,从事非遗文化宣传和文学创作工作。

微信:sha wan jin   

QQ289789964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撷秋的欢喜,捡运河文字。

【运河摄韵】

用光影叙述,呈运河万象,诉两岸风情。

【运河人家】

大家的运河,小家的故事,百姓的日常。

【话说运河】

话运河古今,说运河南北,谢运水之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