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运河】黄运终揖别(上)

 一犁_书馆 2020-08-10


作者寄语

黄河和淮河与长江、济水并称为“四渎”,意思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被看成是中国河流的典型代表。我国古代相士还将“四渎”与五官联系起来,说耳朵代表长江,嘴代表淮河,眼睛代表黄河,鼻子代表济水。口在下眼在上,淮在南河在北,本应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历史上黄淮却多次握手。

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握手发生在西汉元光年间。《史记》记载:“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意思是黄河在瓠子(今山东菏泽境内)决口,向东南流入钜野泽(古代湖泊,在今山东巨野北),将淮水、泗水连成一片。在这之后,黄河多次决溢南侵淮泗,由于治理及时,堵决果断,对淮河的影响并不大,淮河依然保持独流入海,水系相对稳定。

黄河决口了

到了宋朝,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北宋早期,宋辽对峙。当时北宋有人认为东京汴梁在黄河边上,如果辽人逆河而上,就太危险了。不如趁着有钱,任性一回,让黄河改道。嘉佑元年(1056年),黄河改道工程居然真的开工了!结果呢,据欧阳修记载,“齐、博、德、棣、滨五州之民皆为鱼鳖食矣!”齐州(治今济南)、博州(治今聊城)、德州(治今德州)、棣州(治今阳信)、滨州(治今滨州)都被淹了!元丰八年(1085年)、元祐八年(1093年)北宋又进行了再次尝试,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黄河决口,洪水肆虐

一场战争却再次将黄淮拉到了一起。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今开封)留守杜充决开黄河阻止金兵,黄河夺泗入淮注入黄海。此后的几十年,黄河“或决或塞,迁徙无定”。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在河南原阳决口,自此以后,直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到现在的河道,黄河夺淮差不多700年时间。

黄河南侵、黄淮合流,为借黄河进行漕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南宋以后,元明清三代淮安以北的运河都曾借用黄河河道。但由于黄河“不听话”,元明清也都在努力开凿新河,一方面缩短漕运里程,另一方面避开黄河风涛之险和泛滥之灾。元相继开济州河和会通河,明开南阳新河和泇河,保障了漕运的安全,提高了漕运的效率。明朝本来想彻底改造泇河,使运河再也不借用黄河水道。但是这个理想还没有实现,明朝就已经灭亡了。

当八旗子弟饮马运河的时候,自邳县到淮安的100多里,运河依然借用黄河河道,既享受了天然河道的便利,也承担着黄河急流的风险。这100多里的黄河,关系到运河的全局,关系到漕运的畅通,关系到漕粮的安危,关系到京师的安定,关系到天下的稳定。所以康熙将“河务”、“漕运”与“三藩”并列,并书写在宫中的柱子上。而当时的黄河相当不给皇帝面子——黄、淮、运交于淮安清口,黄淮经常泛滥,堤坝年久失修,洪水倒灌运河,泥沙淤塞运道,时而造成南北漕运断绝,每年400万石的漕运任务受到严重威胁。康熙帝的心中一定非常清楚,要平藩必先保漕,要保漕必先治河。

靳辅与陈潢

大政方针定下来,下一步就是找对合适的人。正如平藩找对了周培公、图海这样的名将,治河、济运也找到了靳辅、陈潢这样的专家。陈潢(1637—1688),是浙江人,爱好农田水利,精研黄河治理。然而他科举不中,仕途不顺,满腹才学无处施展。顺治十六年(1659)他游历邯郸吕祖祠,想起吕洞宾点化卢生的故事,不胜感慨,便挥笔题壁:“四十年来公与侯,虽然是梦也风流。我今落魄邯郸道,要替先生借枕头。”恰好靳辅路过邯郸,看到题壁诗,见到陈潢,聘为幕宾。

靳辅与陈潢视察黄河

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十五岁的靳辅从安徽巡抚任上升为河督。他没急着到济宁河督任所,没有着急烧“三把火”,四月初六在宿迁就职,携手陈潢抓紧时间实地勘查、调研,虚心向各地绅士、百姓、兵丁、工匠、杂役等请教,凡是所说有可取的、所做有可行的,都记录在案。

靳辅与民工讨论治河

在实地考察中靳辅进一步理解了明潘季驯“束水攻沙”理论并有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七月十九日他“八疏同日上之”,也就是一天连续写了八封信给康熙帝,阐述自己的治河思路。他的治河思路充分体现了现代地理学“因地制宜”、“地理环境整体性”等思想。

浩大的黄河堵决工程

靳辅、陈潢认为,治河要有全局观念,黄河、淮河、运河要共同治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治理方法上他们继承和发展了潘季驯“束水攻沙”的理论,主张把“分流”和“合流”结合起来,把“分流杀势”作为河水暴涨时的应急措施,而以“合流攻沙”作为长远安排。在具体做法上,采用了建筑减水坝和开挖引河的方法。为了使正河保持一定的流速流量,发明了“测水法”,把“束水攻沙”的理论置于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陈潢测算河流流量

他们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中运河又是如何修建的?这个问题咱们下周接着说。

靳辅《治河方略》

话说运河

 话运河古今

 说运河南北

 谢运水之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