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眼春秋景作堆——清江浦西大街的人间烟火

 一犁_书馆 2020-08-10

作者

张月明

北门桥向南,是清江浦繁华的西大街。曾经的火星庙,曾经草市口,曾经的丰济仓和曾经官元坊,都是曾经的百年老街。可今天,大多数清江浦人已经想不起它们曾经座落的方位,算起来也不过就拆除了十几年的时间。

当年这里是成片的平房,虽然参差不齐,虽然 墙壁斑驳,但有古旧的气息,秩序井然,很安静;除了早晚提篮小卖的吆喝声,很少有嘈杂和喧嚣。夏天,雨水流入青石路面的石缝,有潺潺的音韵。近在咫尺的滴水巷,碧霞宫、荷花池;这些名字,二十世纪前就显赫一时。里面住着的都是达官贵人,名流商贾。万历年间的桂花庵延续了四百年香火,市一中院内那棵银杏树树龄与清江浦开埠同岁。而清晏园里,坐落着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住过的荷芳书院,皇上手植柳已成十丈柔枝;园西的关公大帝,还在读无用的春秋。这里有着本市最好的淮阴中学,最早的清江市第一中学,最有名的实验小学和口碑不错的人民小学。几代人在这里出生的市妇幼保健院几排黄楼,也在环城河南岸树荫间静悄悄度过了七十年光景。

清浦商业大厦的前身是二层百货大楼,西隔壁就是淮阴地区老三招,周边有清江电影院,白玫瑰发廊、亦庐照相馆,公园饭店,向阳饭店,以及鳞次栉比的服饰店;当年清江市冯少斋先生主案的城中医院以及城中医院对面丰济仓巷口的老清江混沌,锅贴店等等。

西大街街头的风情最美在冬季;寒风四起,路上的行人匆匆来去,“张蓉小吃铺”的面条,“千里香”的馄饨, “福顺元”的炒面,挂着“胜利饭店”的灌汤蒸饺,以及人民小学门前“孙老爹”桂花藕,南京饭团,山东杂粮煎饼,河南的鸡蛋灌饼以及烟酒日杂,热牛奶,小张理发店,炒货店。百年漕府的苏云卤菜店里纷呈的五香牛脯、卤猪头肉被红红的灯光罩着,只要看到这一排灯火,心里就温暖了。傍晚,最具有魔力的地方是澡堂,清晏园隔壁那家浴室水深三尺,泡进去能让你回到裸露的童年。

   这一带旧居平房已经基本完成住宅楼改造,前些年这里的拆迁政策是在原住址解决新房,所以老街坊们都还在一起,各式舖面也一样做着知根知底的熟人生意。老街坊间百年持有的人间烟火味生活,如同呼吸的张翕依旧直通人心。
 西大街的历史与现状,喧闹与宁静,媚俗与雅致,令人于滚滚红尘和身心畅达中热爱生活。


作者简介

张月明,散文作家;中医文献岀版社签约作家,全国健康管理学会讲师,清江浦区音舞家协会文学顾问。

期荐读
舌尖上的“沙县小吃”||张月明
读碑清晏园
一碗闲话
东长街记忆 
淮阴城第一家女子澡堂
悠着老去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