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曙明原创丨百年名校——育英中学

 真言贞语 2020-08-10

百年名校——育英中学

作者:杨曙明

创办于1913年6月的育英中学,校址最早在今省府大院东南部,1919年7月迁址到现在的校址。

提高国民素质,普及文化教育是基础。辛亥革命胜利之后,随着中华民国的诞生,不少仁人志士开始致力于开发民智和兴办学堂。民国二年(1913)三月,即将毕业于山东高等学堂的李允峰、朱建桂、李秉元、杜友棻、刘清沂5人,商议着要创办一所学校,其动议得到了同学张启昆、王克忠的赞助,以及社会贤达丁惟椽、张介礼、孔祥柯、李传熙、曲卓新、邰锡忱等人的支持。同年6月,在得到了政府当局的许可之后,他们随即开始着手具体的创办事宜。

“育英”之校名,取自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充分体现了创办者们的初衷和动机。是年5月,创办者们推举李庆璋、张介礼、孔祥柯、丁惟椽、李传熙、邵晋蕃为校董,组成了首届董事会,由孔祥柯出任校长。此后,他们面呈山东都督府,申请将前布政司经历署拨为校址。校址申请虽然获准,但当时已经被他人占用,几经协调后才得以腾出。于是,7月开始招生,录取70余名,8月开学后继续招录,至9月共招录学生268名,11月7日补行举办了开学典礼。据1914年出版的《济南指南》中记载:“私立育英中学校,校址在国税厅前旧藩经历署,校长孔祥柯。本校设立于民国二年六月,初为高等学校同学所创立,概系自费,每月学费一元。分为三班,共400余人。”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民办学校的“育英”同样是如此。创办之初,“育英”的办学经费十分困难。为了较少开支,多数教职员工不得不身兼数职。1914年4月,历城县公署将西关花店街上的赵公祠和馆驿街上的王公祠划拨给育英中学作为校产,并另外从广仁善局拨付银700两作为补助,这才使得育英中学渡过了最初的难关。

1919年春,山东行政公署将已划拨给育英中学作为校址的地方收回,另拨位于杆石桥外的,前山东高等学堂西偏院作为其校址。同年7月,“育英”迁入新址。

迁入新址后的育英中学,经过校董们多方筹资,快马加鞭地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在当年底建成南楼之后,1921年又在校舍西邻购置民田7亩,陆续营造了10排90间学生宿舍。1923年又建成图书馆,同时改建了校门,并请黄炎培先生题写的校名。到1924年末,育英中学共有在校生656人,分为13个教学班,办学逐渐走上正轨。由于条件日臻完善,所以名气也越来越大。据《1927·济南快览》载,当时的育英中学,设置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有990人。1928年5月,受“五三”惨案殃及,“育英”不仅被迫停课,而且教学设施还屡遭日寇破坏。特别是在山东省政府东迁泰安期间,原本计划拨款的办学补助也没了着落,“育英”由此陷入困境。

1929年初,鉴于“五三”惨案之后的失学者众多,育英中学顺应社会需求,举办了几个补习班。同年5月,山东省政府在回迁济南之后,随即也恢复了拨款补助,使得育英中学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1930年,为了有别于省内其他重名学校,改校名为“济南市私立育英初级中学”。据《1934·济南大观》载,当时的育英中学设置有14个教学班,在校生768人。在济南5个私立中学中,在校生人数仅次于正谊中学。

当年的“育英”,由于师资多为“科班”,所以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在1933年全省毕业会考中,育英中学参加了82人,达到毕业标准的有46人,而到了1937年的全省毕业会考,育英中学参加了125人,全部达到毕业标准,而且90%以上的学生被列为甲等(80分)和乙等(70分)。那几年间,因为“育英”的声誉日甚,因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前来报考,到1937年上半年,在校生达到了942人。

“育英”在创办之初,按照当时教育部的旧制规程,学制定为四年,1923年奉令改行新学制后,“育英”只办初中,学制改为三年。旧制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国文、英文、算学、历史、地理、法制、经济、音乐、博物、图画等,以国文、英文、算学为主课;新制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国文、算学、英文、历史、地理、自然、物理、化学、体育、音乐、生理卫生等。当时各校采用的教材比较杂乱,即便是学校选用的教材,“育英”也允许教员根据教学需要进行增删。

当年的育英中学对学生的管理可谓相当严格。学习成绩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道德操行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两项考核皆以“丙”等为及格,以下为不及格。学习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升级,如果连续留级三次,则令其退学。而在道德操行考核中,“丁”等者只能作为试读生,而“戊”等者则要令其退学。如此严格的考核和严格的管理,使得“业精于勤”的风气甚盛,为提高教学质量夯实了基础。

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育英”的校舍建设也不断完善。1931年,建成了理化室、仪器室、礼堂和教职员工宿舍;1933年,又在南临购地15亩,分别建设了运动场、学生餐厅等。同时,学校还陆续添置了很多教学标本和教学仪器,并按照新样式更换了桌椅板凳。那些年,“超正谊、赶一中,办高中、效南开”成为当时“育英”的奋斗目标。可是事与愿违,就在“育英”准备兴办高中,且已经发出了招生简章的时候,“七七事变”爆发,兴办高中之事便被暂时搁浅。

1937年9月,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育英中学奉令停课,并开始南迁。南迁师生先是经河南到达湖北郧阳,在“湖北中学”得以短时复课之后,又辗转进入四川,被编入战时内迁中学序列之“国立第六中学”。

在济南被日寇沦陷期间,育英中学的大部校舍被日军强占,教学仪器和教学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留在济南的校董们,曾为此多次呈报日伪当局,要求退还校舍,以便继续办学,但终未能够获准,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好因陋就简,于1940年3月,利用部分未被强占的校舍办起了育英小学。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育英中学立即呈请山东省政府发还校舍,在得到准许后便开始筹办复校复学之事。1946年3月,在大致修缮了被损坏的校舍后,招收了初中三个级别的插班生324人,并开始复课。1947年秋,其增设高中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到1948年春,全校设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523名。此时的“育英”,再次更改校名,更名为“私立济南育英中学”。

从1913年创办到1948年济南解放的35年间,育英中学共有毕业生2256人,其中有些学生日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了生命。如1927年因为山东省委遭受破坏而牺牲的李清漪,1931年与邓恩明、刘谦初同时被杀害的朱霄等。还有些学生日后成长为我们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广东省委原第一书记任仲夷同志、开国少将后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王若杰等。此外,我们济南人较为熟知的王统照、魏启后、黑伯龙、王玉梅等,都曾在育英中学就读过。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6年,育英中学由私立改为公办,校名随之改为“济南第十六中学”。1985年3月,为了传承历史文化,重新启用了“育英”之名,改校名为“济南育英中学”。

如今的育英中学,凭借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宗旨,逐步形成了“文明行为+合格+创新”的办学模式,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市始终处于一流水平,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作者简介】杨曙明,祖籍沂源的济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历下区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岁月无痕》《流年似水》《心路不觉远》《凝固在记忆里的时光》《光阴的印记》《我的父亲母亲》《历下名士寻踪》等九部散文集,《有话明说》《话由明说》两本时评专著;曾为《齐鲁晚报》“有话明说”的专栏作家;主编有《济南的味道》《历下倾城》《诗意历下》《历下民间故事》等书籍;曾获得过冰心散文奖、齐鲁散文奖、泉城文艺奖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