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曾每周驱车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上课,天才论文曾被撕成二半,垂暮之年终于手捧诺奖。。。

 由狭渐广 2020-08-10

他是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总是穿着做工考究的西装,

优雅地面对人生的起伏。

他一生谨慎、谦逊和勤奋。


科学和艺术在他身上完美地结合。

向世人展现出无尽的魅力。

他爱好文学和音乐。

他是世界上唯一在方程式中

使用哥特体字符的科学家。

在所有用英语写作的科学论文中,

他的语言是最优美的。


他是天才的物理学家。

却莫名遭受愚弄。

论文被蛮横前辈撕成两半

没有愤怒

他伤心和优雅地面对一切。


他曾每星期驱车数百英里到芝加哥大学

为只有两名学生的班级上课。

而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授予了这个班级仅有的两名学生

杨振宁和李政道。


而他坚持的科学真理也终于

在垂暮之年被认可。

1983年,当两鬓斑白的他

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章。

内心感慨万千


他就是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一位中国人不太熟悉的科学家。


钱德拉塞卡1910年10月19日出生于

英属印度旁遮普地区拉合尔

(现属巴基斯坦)


这是一个文艺氛围浓郁的家庭。

他在家中排名第3。

父亲为印度会计暨审计部门的高阶官员。

同时也是一位技术娴熟演奏家,

还是一位音乐学著作人。

母亲是一位知识分子

曾将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

翻译成泰米尔语。


钱德拉塞卡自幼兴趣广泛,

年轻时曾学习过德语,

并读遍自莎士比亚到托马斯·哈代时代

的各种文学作品。

1930年天才的钱德拉塞卡

获得印度政府的奖学金

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开了挂的人生总是充满无限可能。

对文学热爱的他

也是一个狂热的物理学爱好者。

在长达十几天的漫长航行中,

他居然奇迹般地初步计算出一个结果:

当恒星质量超过某一上限时,

它的最终归宿将不会是白矮星。

 在1935年皇家天文学会的会议上,

钱德拉塞卡满怀激情地宣读这项成果的论文。

可是却遭遇当时野蛮学术权威的嘲笑。


当这位天体物理学界的权威爱丁顿走上讲台。

他当众把钱德拉的讲稿撕成两半,

宣称其理论全盘皆错,

原因是它得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结论”。

听众顿时爆发出笑声。

会议主席甚至没有给这位年轻人答辩的机会。

这是一次莫名其妙的打击。

爱丁顿的表现

实在不像真正的科学家。


    

会议结束后,

几乎所有人都走到钱德拉跟前,

说:“这太糟糕了,太糟糕了……”
   
   “世界就是这样终结的,

不是伴着一声巨响,

而是伴着一声呜咽。”

多年后,钱德拉仍然记得

自己当时的自言自语。


他一开始并没有放弃。
    但是与爱丁顿的争论持续了几年,

没有一个权威科学家

愿意站出来支持钱德拉。

科学界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有时候真理也被无情地抛弃。

伤心和无奈并存。

在1937年到了芝加哥大学工作后,

他把自己的理论写进了一本书里,

然后不再理会。


作为天体物理学家,

他无疑是完美的。

他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一周工作7天。

投入工作时,

他就会坐在一张非常整齐、

清洁的书桌前。

(永远保持优雅)

解决完每个问题后,

把研究的结果写成一本书,

就不再关注这个领域,

寻找另外的课题继续研究。


在恒星内部结构理论、

恒星和行星大气的辐射转移理论、

星系动力学、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

宇宙磁流体力学

相对论天体物理学

等方面他都有重要贡献。 

他一生留下了约四百篇论文

和诸多书籍  

他也是个完美的老师。

一个有名的故事是,

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

钱德拉每星期

从叶凯士天文台驱车数百英里

到芝加哥大学

为只有两名学生的班级上课。


甚至当时人们就提出“划得来吗?”

可是钱德拉塞卡

从来不会在脑海里产生这样的疑问。

他始终如一。

而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就授予了这个班级仅有的两名学生.

杨振宁和李政道。

   他的板书和讲稿是那样整洁和优美,

当时传说可以直接拿去印刷。

只有内心平静和心思缜密的教授

才会让学生有这样赏心悦目的学习体验。


时间流逝,真理也开始为科学界认可。

30年后,那篇被撕的论文引起关注。

 “钱德拉塞卡极限”的发现

得到了天体物理学界的公认。

通俗来说

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

是指一颗白矮星能拥有的最大质量,

任何超过这一质量的恒星

将以中子星或黑洞的形式

结束它们的命运。


他没有怨恨让他难堪的爱丁顿。

反而很感谢他。

“假定当时爱丁顿同意自然界有黑洞……

这种结局对天文学是有益处的,

但我不认为对我个人有益。

爱丁顿的赞美之词

将使我那时在科学界的地位

有根本的改变

但我的确不知道,

在那种诱惑的魔力面前我会怎么样。”

在科学界,

有多少年轻人在功成名就之后,

还能长久保持青春活力呢?

各种荣誉各种头衔

各种社会活动。

各种名利诱惑

吞噬了本应该属于

科学研究的时光。

即使是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

也同样未能始终如一。


钱德拉塞卡的结论是,

这些成功的人

'对大自然逐渐产生了一种傲慢的态度'。

这些人以为自己

有一种看待科学的特殊方法,

并且这种方法一定是正确的。

但实际上,

'作为大自然基础的各种真理,

比最聪明的科学家更加强大和有力'。


1983年,73岁的钱德拉塞卡

因在星体结构和进化的研究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接过诺贝尔奖章,

面对迟到50多年的奖励

他优雅而朴素地

向世界展示他的默默的微笑。

1995年8月15日钱德拉塞卡

因心脏衰竭在芝加哥去世,

享年85岁。

1999年,一只以“钱德拉寒卡”命名的

天文望远镜升空。


虽然没有很大的名气,

也没有巨大的声望。

但是一生没有污点的

纯粹的科学家钱德拉塞卡

值得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景仰。

近日原创稿件

转,转,转,居然能逆天成为洪荒之力,惊呆了

把工业滑滑梯的能量收集起来,这样的设计让你醉了么?

孕期剧烈争吵会诱发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国内先心病基因组研究计划已经开始启动

你知道么,高铁上手机可以轻松充电,打电话看电影都不耽误

欧洲旅游途中的科普及人文(涨知识的酷文)

他让胡适念念不忘,促中国物理学崛起,坎坷一生,含冤而死,却为我们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

导师和学生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

上帝的两扇门,揭开基因组天书的奥秘

何惠琴 和古尸打交道的女科学家

嫁给一个科学家是什么样的感受

纳博科夫:富贵贫穷无碍一生痴迷蝴蝶

大师谢希德:真实而美丽的科学女性

复旦实验室之谜:远隔万里,这个水管的水居然可以被随意操控。。。。

美妙绝伦,女科学家旗袍秀!来看看上海科学会堂的草坪音乐会。。。。

谈家桢,坦荡率真的长者

焦虑为啥易发癌症?科学家告诉你答案了。。。

拨开迷雾,中国人怎样才能成为世界级工匠?

我们全民抢房的时候,日本人在抢诺贝尔奖?

谷超豪:一生恋上数学 一路点亮星空

突然出现胸背部剧痛,快速猝死,这种恐怖疾病被这个医生攻破了。。

5G世界即将来到,各种颠覆让你目瞪口呆,一夜之间wifi也会消失。。。。

what? 这个成果得诺奖,是因为几个科学大咖找到了给垃圾袋贴标签的搬运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