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征文《悠悠端午情》 文/王荣

 岚山诗话 2020-08-10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岚山诗话》作品投稿方式:

     1邮箱 : 392332317@qq.com

     2微信:392332317(恍若流年

悠悠端午情

文/王荣

古往今来,在华夏大地上,有很多地方都过端午节。我的家乡在河北南部,卫运河边。在我们这里,端午节叫做五月单五,也叫五月节。是一个很受重视的节日。这里是北方,冬小麦产区,人们以小麦为主食。平时吃馒头,遇到过节改善生活,就吃饺子。有句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这里的人大多喜欢吃饺子,不管过什么节都吃饺子。除了吃饺子外,不同的节还有它的特色食品。比如,元宵节要吃元宵,中秋节要吃月饼,这端午节,就吃粽子。我们这里的粽子品种比较单一,一律是糯米和枣包的甜粽,这里的人不习惯吃南方那样的咸棕、肉棕。泡软的糯米,泡过的干枣或者图省事用蜜枣,放在泡软的芦苇叶上,包住,用线缠好,放锅里一煮,香香甜甜的粽子就可以出锅了。每年离端午还有好多天,街上就会有不少卖粽子的,“糯米粽子,蜜枣粽子,热粽子”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到处飘着粽子的香味,惹得人馋馋的。

这里过端午节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规矩,出嫁了的闺女,一定要在婆家过节,不许留在娘家。有种说法叫“在娘家过五月节,会妨公公爹。”当然,妨碍一说属于封建迷信,儿媳妇在娘家过节不可能真的对公爹有什么妨碍。不过,老辈子留下来的规矩,大家还是尽量去遵守,能回婆家过节,谁也不留在娘家,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老公公在这一年有个什么病灾,怕埋怨到自己头上。即使没人埋怨,自己逆了风俗,也觉得不好。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实在需要留在娘家过节,那就留,过后也没人说什么。

在我们家乡,跟端午节相关的,还有一个传统的习俗。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在五月单五前,父母长辈要带着粽子到女儿的婆家去送粽子,这种风俗,叫追节。每个女孩子结婚后,娘家都要给她追节。追节赶在女儿结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前,一般在节前一个月内,看农忙情况来定。有的年份,五月节离芒种近,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一忙麦收就顾不得走亲访友了,追节也要尽早完成,赶在麦熟前。有的年份五月节离芒种远,到过节时麦子还不熟,追节就可以晚一点,只要在节前就行。

给女儿追节时,当妈的要拿一百个粽子,还要拿十斤馃子,有的还得拿黄瓜,有的不用拿。拿不拿黄瓜,得根据女儿有没有怀孕来定。如果女儿结婚好几个月了,怀有身孕,就不拿黄瓜,如果是刚结婚不久的,还没怀孕,就拿黄瓜。追节这一天,除了娘家父母要去,大爷大娘,叔叔婶子,舅舅妗子,姑姑,姨姨等重要亲戚也去,婆家要摆两桌酒席,盛情款待来追节的客人。追节那天婆家这边的街坊四邻都要去帮忙接亲家,接包袱的妇女们都会关注新媳妇她妈带没带黄瓜,以此来判断新媳妇有没有怀孕,如果没有黄瓜,就给婆婆贺喜,恭喜要当奶奶啦。娘家拿来的这些东西婆家不能全留下,得退回一部分,不能让亲家空着包走,这是礼节。留下的部分也不能自家全吃了,要分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品尝。分享,是一种淳朴民风,不在乎东西多少,分享的是喜悦,是团结,是和谐。无论是分东西的人家还是得东西的人家,都高兴,大家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几个粽子,还没吃到嘴里,已经甜在心上。

早些年,人口流动不是很大,大家都在家乡生活,不时兴去外地打工。女孩子结婚,对象也都是当地的,追节方便。改革开放以来,女孩子也到外地工作,结婚对象也是天南地北都有,有的离家几千里,追节很不方便。再说,也许人家婆家那边根本就没有追节的风俗。有的人家就把追节免了。我女儿婆家在离我们这八九百里的一座城市,人家那里也没有追节的风俗。不过,女儿婚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前,我和她爸还是去给她追节了,一来是因为我们这里有这个风俗,不去觉得短礼,二来也想凑这个机会去看看女儿,会会亲家。好在现在交通方便,乘高铁两小时就到了。我们拿了一百个粽子,没拿馃子,自己蒸了两锅香喷喷的猪肉大包带上,让外省的亲家也尝尝我们河北的美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到了,不知今年又有多少个妈妈要去给女儿追节。小小的粽子,扮演着和谐的使者,是联系亲情的纽带,不知又会甜了多少亲友的心。

     作者简介:王荣,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中学语文多年,本人喜欢文学,爱写散文、诗歌及文学评论,曾在《陶山》杂志《邯郸作家报》《鲁西诗人》等纸媒及网络平台发表作品数篇。

岚山诗话“我家乡的端午节”有奖征文主题活动启示

岚山诗话“我家乡的端午节”有奖征文活动启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