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情怀|浅谈对联的格律 文/王瑛

 岚山诗话 2020-08-10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浅谈对联的格律
文/王瑛 
 
    此为吾二十年前的对联教学笔记。近日与联友们对对联,为此,又翻出了我的陈年烂笔记整理了出来,供喜爱对对联知识的联友们参考。不过,这些知识较浅,是讲给中学生初学对对联用的。水平高的联友看了可能有点乏味,不过,或许也能算作复习对对联的基础知识吧。
      所谓格律,是指诗、词、曲、赋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押韵、平仄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对联的格式包括字数相等、词类相当、句型相同、音调相谐、内容相关。对联可分为工对和宽对,严格符合格律的即为工对,基本符合格律的即为宽对。当然,工对和宽对的划分也是相对的。
  一、字数相当
     对联分为上联和下联。上下联的字数没有限制,一般说来,至少两字,特殊情况下也有一字的,多则数十字,甚至数百字。但是,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在对联的五项要求中,只有字数相等这一项是绝对的,其它要求都是相对的。
 二、词类相当
     这里说的是词类相当,而不是词类相同。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六小类。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六小类。实词中的名词又分为专用名词和普通名词。专用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文章名、戏曲名、词牌名等。普通名词还可分为若干小类,如天文、地理、时令、人伦、形体、人事、植物、动物、宫室、服饰、器物、文化、饮食、颜色、方位、干支、五行等。就词类相当这一条说,工对要求名词小类各自相对,尤其是颜色和方位要求更严,必须颜色对颜色,方位对方位。有些名词如天地、诗酒、花鸟等,虽不在同一小类,但经常并列使用,已约定成俗,它们相对也为工对。跨名词小类相对的,如天文对地理,动物对植物,可以划入宽对范围。工对要求专用名词对专用名词,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文章名对文章名,戏曲名对戏曲名,词牌名对词牌名等。即使是人名对地名,戏曲名对词牌名,仍然属于工对。名词以外的实词,工对要求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量词对量词。有时也跨类相对,如代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动词,这就是宽对。对于虚词,对联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即使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互对,也算工对。但是,叹词和拟声词例外,这两个词如和其它类虚词相对,只能算宽对。工对和宽对是相对而言的。一副对联,如果每个字都对得很工整,当然是工对;如果大多数字对得很工整,只有个别字或词不太工整,也可以算工对。但是,如果这个工整的字或词是虚词对实词,那只能归为宽对范围了。总而言之,要求实词与实词相对,虚词与虚词相对,这是最起码的,否则那就不能算对联了。
 三、句型相同
    对联要求句型相同,就是要求句子的结构相同。单句句型结构分为主谓句型、主谓宾句型、无主句型、倒装句型、独词句型。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所以必须分析分句的结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句型和结构,工对要求上下联的句型结构完全相同。如果基本相同,可算作宽对。
 四、音调相谐
    讲到音调,就得谈平仄。汉字古今都有“四声″,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现代汉语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又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还有轻声。参照古汉语的平仄划分,把阴平和阳平作为“平声”,把上声和去声作为“仄声"。对联固然讲究音调和谐,但并不需要过分拘泥于平仄。至于是该用古声还是今声,当然现代人还是应该用今声。但引用古人的诗句或对联,仍按古声。声调的高低,是按从低到高的规律排列的,轻声最低,四声最高。只要汉字的声调高低搭配错落有致、抑扬顿挫,就可达到音韵和谐的效果。如果一定要讲究平仄的话,就采用相对平仄的观点。例如,三声相对于四声来说就是平声,二声相对于一声来说就是仄声。这样,对联上下联尾字的仄起平收就变成了上联尾字的声调比下联尾字的声调高就行了。仄起平收这一条是工对必须坚持的。除了尾字以外的其它字,只要声调高低相对或基本相对就可以了。有些专用名词或成语声调是固定的,总不能因为声调的缘故而改了专用名词或成语吧。这样,对联的平仄问题就比较简单了。如把平仄问题搞得太复杂,这对于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是不利的。
 五、内容相关
    这是最基本的一条要求。对联的上下联之间总得有点关系吧。既要求上下联内容相关,又要求上下联内容不能完全相同。如完全相同,叫合掌。有人对合掌联颇有微词,认为违反对联的要求。其实合掌联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有时上下联需要从不同角度分咏同一个事物,这样就产生了合掌联。例如清乾隆皇举办了一次千叟宴,其中有一位141岁的老人。乾隆帝题了一上联:“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对了下联:“古稀双至内多一个春秋″。此联上下联内容完全一样,是名符其实的合掌联,但很工整,似乎不能认为它违为联律。
    以上讲了几点粗浅的对联知识,很不成熟,如有错误和疏忽之处,敬请联友们批评指正,以利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简介

王瑛,号五峰山人,繁峙县人。中学一级教师,退休于砂河中学。曾获国家级“教育有方奖"和“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荣誉证书。2013年至2018年任砂河书法协会主席,举办过多次书画展,主编了《砂河重阳书画展作品集》,并自筹资金出版。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砂河书画协会名誉主席。亦爱好写作,文学作品近期在山西省网宣、忻州市网宣、巜人文繁峙》、《平型关》和《岚山诗话》发表。

投稿栏目

栏目1美文美诵:精美诗歌、散文配乐朗诵,原创作词作曲的音频。
栏目2古韵新风:以格律诗词(古韵新韵皆宜)为主,也可以是质量较好的古风打油诗,数量要求三首以上。
栏目3现代诗歌:长诗、散文诗(二十行内)、短诗(十行内需两首以上)、微诗(五行内需三首以上)。
栏目4散文天地:写人写景、叙事抒情、游记随笔,字数不限。
栏目5小说专刊:中短篇小说,微小说(两百字内需两篇以上),神话故事等。
栏目6未来之星:中小学在校生习作。
栏目7人文情怀:节日随笔,生日祝福,贺词、主持词、演讲词、感恩词,民间谚语、俗语,文学资讯动态。
栏目8作品集选:群诗辑,同题诗,配图集锦,诗词选刊,个人作品集。
栏目9主题创作:根据平台制定的主题展开创作,择优登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