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cuishiwei藏书 2020-08-11

自律给人自由,我却奔波在自律的路上找虐!!!

01

最近自律两个字频频出现在我的视野,针对大部分的方法和观点,真的不敢苟同。

看了诸多如何自律的文章之后,我终于花了一小把时间,总结出了他们文章的精髓时间管理大法:

1. 早睡早起是必须的;

2. 读好书、多读书是必不可少的;

3. 游戏、短视频等等是绝不允许碰的。

就连走路的时间,都得用来思考工作的问题和明日计划。

他们说得都好对,把一个活生生的人要求成了一台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毫无感情的机器。

如果这就是自律,要它何用?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去年,我在某网站上看到一个话题,里边有讲故事的,有讲自律方法的。

其中有一篇文章的代入感很强,很强:我晚上11点半准时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锻炼,搞点早餐开始工作;我从不做刷短视频、追剧这些无意义的事情。

本着敬畏强者,向比我更优秀的人靠近的原则,我加了他的好友。

结果让我很失望,他并不是一个自律的人,他只是为了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自律的人,而且传播了错误的自律概念。

这种高强度自律、自我管理的时间大法,在多年前,我是实践过的,大概坚持了一个月,让我彻底崩溃了。

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压力让我不能自已,后来看了心理学医生,他告诉我,这是抑郁症。

02

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加,我开始悟透了某些道理,也看清了很多事物的本质。

我发现以前接受的很多理念其实都是错误的,是某些人为了营销刻意设计的概念,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他们将“自律”过度神话:只要自己能够做到自律,就能一路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如果你信了他们的话,你就会成为一个积极的废人。

整天处于毫无头绪的忙碌之中,你不但不能醒悟,还会觉得过得很充实,还会自以为很有意义。

事实上呢?自律并不一定能让一个人变得优秀,优秀的人之所以自律,是因为自律能让他们不断尝到甜头。

自律,从来都只是一个伪命题,它是反人性的。

我喜欢玩游戏,你TM既然让我别玩游戏???

我喜欢刷视频,你TM既然让我别刷???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正因为它是反人类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的,把自律绑定在成功者的身上,才显得理所当然。

换言之,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自律,不信你看看这些成功人士:

80高龄的李嘉诚,每天6时起床,运动一个小时,8点到办公室。

柳传志每天5点起床,运动一个小时,开始工作。

李彦宏和雷军,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2小时。

俞敏洪是富人中的考拉,是大佬们中起床最晚的,晨6点起床。

你看他们,多自律,多忙啊,正因为他们这样,才能成功。

事实上呢?对于他们来说,那种废寝忘食、超时工作是因为根本不想停下来!

如果你能接触到老马,你可以试着问问他:你是怎么做到如此自律的?

很大概率上他会回答你:我没有自律啊,我只是在做我想做、需要做,喜欢做的事情。

你以为别人是在自律,其实别人就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真正自律的人是不知道自己自律的,除了喜欢之外,那些事情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03

自律的本质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更大的欲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但是很多人却陷入了自律的误区,很多人的自律根本不叫自律,叫自虐、作死。

自律本是一个不断突破自我、不断享受成就感、幸福感的一个过程,却被很多人当做了目的。

一切没有目的性的自律都是在耍流氓,是一种可耻的寻求自我安慰的手段。

那些为自己制定了许多计划的人,其实就是为了消除心底里的那份焦虑,只是简单的让自己忙碌起来,让自己没时间去焦虑而已。

有用吗?显而易见,没用。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每个人做事的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做的;第二种是出于外部因素,比如别人的要求,或者跟风。

抱着这两种不同的动机做事,哪一种会更有积极性呢?当然是前者。

如果我们喜欢自己的身份,那么我们一定没有拖延症,而且做起来还会废寝忘食。

所以,要想实现真正的自律,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欲望,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有了目标,我们才能准确的找到: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做这件事情,需要达到什么效果。

比如我要戒烟?戒酒?我要八块腹肌?我要一年赚100万?

人体的基因中,显性意识只占20%,而深层的潜性意识则占了80%。

这就意味着要做到自律就得用这20%的“兵力”去抵挡人家80%的“军队”。胜利的天平会朝哪一边倾斜,心里没点AC数?

这就导致了,要做到反人性的自律是极其困难的。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04

很多时候,导致我们挫败感的,并不是我们的无能,而是对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

所以,在得知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把目标细化。先给自己一个好的小习惯,慢慢把这种小习惯养大就行。

没有人能够享受挫败感,具体目标的细化,就是为了防止拿高标准来折磨自己,防止给自己造成负担,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我们在自律的过程中彻底崩溃。

让一个每天睡到早上10点的人从明天开始6点起床是不太现实的;那何不从每天提前10分钟起床开始?

让一个从来不锻炼的人从明天开始高强度的锻炼身体会吃不消的;如果刚开始一周锻炼一次的话,就会很容易做到。

让一个吸烟上瘾的人从明天开始戒烟是行不通的。只能从减量开始。

建议阅读:“登门槛效应”:想要进尺,必先得寸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在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小目标后,除了享受实现目标带来的喜悦之外,可是适当的给自己一点奖励。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各种不顺,挫败感满满,他还有什么心情去努力做事呢。而当一个人处于积极的情绪中时,他就能做的更好。

对自己付出的努力作出肯定,这种一种正向的反馈,会让我们的自律生活处于正向的循环,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养成一种习惯。

自律四步走策略:目标具体化——具体目标细分化——设置奖励机制——重复以上步骤,变得优秀,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这么开始的。

05

自律在于自我管理,绝对不是自我控制。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需要察觉自身精力消耗,分配好自己的能量。

阅读,对于文字敏感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而对于先天患有阅读障碍的人,则是在找虐。

喝酒,对于血性之人意味着豪放;对于酒精过敏者来说,却是在索命。

运动健身,于体力充沛的人而言是日常,却是体弱多病者无力承受的生命之重。

高强度的自律一个月后,我的生活彻底崩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物钟,有的人白天睡觉,晚上才起床奋斗;

有的人晚上思想比较活跃,而非早上;怎么实现自律是没有条款的,适合自己规律的才是最好的。

人生在世,虽说优秀是追求,但是对自己过分的苛刻,那样生活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

不要等到下班的时候才发现工作没完成;不要等到查出癌症才悔恨当初不戒烟;不要等到被现实痛击,头破血流了之后才反省过往;不要为了一时之爽,耽误了整个人生;不要等到撞了南墙,才幡然醒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