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国内一地最新发布:高风险!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08-11

紧急!突发疫情!

所有人警惕!!

这个病毒发生变异严重致死!

传播快!

已有地方感染超2万例!


就是它——登革热!

厦门最新发布!

8月登革热红色高输入风险等级!


感染超2万例

新加坡遭遇最严重

登革热疫情



截至目前,新加坡感染登革热的病例已经超过20600例

每年的5月份到9月份为登革热高发期。一般不会致命,但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可导致死亡。去年全年,新加坡总计出现20例登革热死亡病例,但截至上周,新加坡今年的登革热死亡病例已经达到19例。
登革热已经困扰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多年,为什么今年的情况格外严重呢?新加坡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梁浩楠说,主要原因就是,在四种登革热毒株中,今年最活跃的登革热3型已经有数十年没有在新加坡占据主导,面对病毒变异,民众缺乏免疫,感染基数大,传播快。此外,疫情期间的封锁隔离措施,也助长了蚊虫的繁衍生长和病毒的传播。

注意!

这里,

登革热高输入风险等级!



看下图在厦门重点关注的国内外疫情中登革热位居1位和新冠肺炎疫情一样属于红色高风险等级!


疫情当前,疾病多发预防输入,多留个心眼绝对有益无害!

在此,紧急提醒各位!火热夏季,蚊虫孳生这个盛夏

严防!警惕!远离登革热!

紧急科普

什么是登革热,症状及预防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发生传染。主要症状有急起的发热、关节痛、皮疹等,多数病例症状轻微,少数患者重症。

登革热有什么表现?

登革热的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比较相似,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夏秋季最为高发。

潜伏期

登革热潜伏期一般为3~14天。

潜伏期症状

本病起病急,高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酸痛、骨关节痛及明显疲乏等症状,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及胸部充血等,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倾向和肝肿大,重者可引起休克等症状。

注意事项

14天内到过东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或周围出现登革热病人,出现上述症状者,应考虑本病。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但是只要能够做到“二消、一防、五早”,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防蚊灭蚊。

1

消除各种蚊虫孳生地。没有积水就无法孳生蚊虫,就无蚊媒传染病。蚊虫防制离不开广大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清除积水是灭蚊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倒掉一盆可能孶生几百只蚊子幼虫的积水,比追着打死几百只已经会飞的蚊子要容易有效得多。

旧轮胎、废旧缸罐、盆景、饮料瓶等有积水的地方是蚊虫的乐园,也是登革热传播流行的“定时炸弹”,在此提醒大家注意消除积水,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翻盆倒罐,消除一切形式的积水,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加盖防蚊,“翻盆倒罐”,消灭蚊虫孳生场所。

2

消灭成蚊。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到2个小时左右开展灭蚊效果最好,可选择高效低毒如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进行喷洒杀灭成蚊。

3

做好个人防护。夏季在室外活动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驱蚊剂,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4

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处理病例,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5

前往疫区旅游的游客是感染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到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工作的人员,应做足预防措施,若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当地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出境史。

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
防止境外输入!

再次提醒大家
特殊时期
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