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材:黍米

 邓超越梦想 2020-08-11

药材名称:黍米


别名:秫米、黄粱米、粘小米、粘粟、 糜子、软米、黄米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碾去壳用。
药用部位:种仁
产地:华北、西北
科:禾本科
原植物:黍
植物情况:一年生草本

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高60~120厘米,有节,节上密生髭毛。

叶鞘松弛,被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具长约2毫米的纤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5厘米,具柔毛或无毛,边缘常粗糙。

圆锥花序,开展,散穗,成熟则下垂,长约30厘米,分枝具角棱,边缘具粗糙刺毛,下部裸露,上部密生小枝与小穗;小穗卵状椭圆形,长约4~5毫米;颖纸质。无毛,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2~2/3,先端尖或锥尖,具5~7脉,第二颖与小穗等长,大多为11脉;第一外稃形似第二颖;内稃薄膜质,较短小,长1.5~2毫米,先端常微凹。

颖果圆形或椭圆形,平滑而有光泽,长约3毫米,乳白、淡黄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

黍米药材性状:比小米略大。表面白色、黄色或褐色,性粘,一侧面可见一凹糟,断面白色。质硬,富粉性。气微,味甘。色白而粘者为秫米。

黍米药性:
【本经原文】味甘,温,无毒。主益气补中。多热,令人烦。丹黍米,味苦,微温,无毒。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性味】甘;微温
【归经】大肠;肺;胃;脾经
【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除烦止渴;解毒。主烦渴;泻痢;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疮痈;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90g;煮粥或淘取泔汁。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小儿鹅口,不能饮乳:黍米汁涂之。(《千金方》)
②治汤火所灼未成疮者:黍米、女曲等分。各熬令黑如炭,捣末,以鸡子白和涂之。(《肘后方》)
【各家论述】
1.《吴普本草》:益气补中。
2.《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
3.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秫米】色白而粘,
1.陶弘景:“北人以此作酒煮糖,肥软易消。方药不正用,惟嚼以涂漆疮及酿诸药醪。”(《本草经集注》)
2.李时珍:“秫者,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故能去寒热,刊大肠。大肠者肺之合,而肺病多作皮寒热也。《千金》治肺疟方用之,取此义也。《灵枢经》歧伯治阳盛阴虚,夜不得瞑,半夏汤中用之,取其益阴气而利大肠也。大肠利则阳不盛矣。”(《纲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