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中博】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的防治

 水产日记 2020-08-11

一、病毒病

1、鮰疱疹病毒

【病原】由鮰疱疹病毒引起,它是斑点叉尾鮰鱼苗或鱼种培育过程中的重要疾病之一,感染15厘米以下的斑点叉尾鮰鱼苗。

【主要症状】腹部膨胀,鳍条基部和皮下充血,眼睛外突。

【防治措施】(1)第一天首先全池泼洒“水鲜”或“清爽”或“渔歌”,隔4-8小时后再泼洒“聚维酮碘溶液”(用量加倍)全池泼洒,第二天全池泼洒“贵鱼康”;(2)内服“穿梅三黄散+酶合电解多维(用量加倍)+新肝宝”3-5天。

【特别提示】防治本病时不得使用强刺激性的外用药物如“强氯精”、“漂白粉”,更不得随意使用外用杀虫药物,否则会增加对鱼类的刺激而使死亡量剧增。

2、呼肠孤病毒

【病原】由呼肠孤病毒引起(曾令兵等,2009)。

【主要症状】鳍条基部严重充血,眼球微凸出,腹部微胀,而体表无其他明显症状,鳃部有轻微充血肿胀;解剖发现患病鱼体腔有黄色液体,肝脏灰黄色,脾脏肾脏发黑,肠道发白无发炎等症状,肠道无食物。

【防治措施】(1)第一天首先全池泼洒“水鲜”或“清爽”或“渔歌”,隔4-8小时后再泼洒“聚维酮碘溶液”(用量加倍)全池泼洒,第二天全池泼洒“贵鱼康”;②内服“穿梅三黄散+酶合电解多维(用量加倍)+新肝宝”3-5天。

二、细菌性疾病 

1、传染性套肠症

【病原】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等及非病原性因素引起。

【主要症状】体表出现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斑,肛门红肿、外突,有的甚至出现脱肛现象。解剖可见腹腔内充满大量清亮或淡黄色或含血的腹水,胃肠道内无食,常于后肠出现 1-2个肠套叠,部分鱼还见前肠回缩进入胃内的现象。 

【防治措施】(1)首先用“渔歌”全池泼洒,隔3-4小时后全池泼洒“精品一元笑”,第二天全池泼洒“顶典” 或“中博红”,第三天全池泼洒“贵鱼康”;(2)内服“服尔康(或恩诺沙星粉)+菌立停+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3-5天。

2、鲇爱德华氏菌病

【病因】由鲇爱德华氏菌引起。

【主要症状】急性肠道败血症表现为:病鱼全身可见出血斑点或白色斑点,腹腔有含血或清亮的液体,肠道充血发炎。裂头病表现为:在头部形成一个空洞性的病灶,呈外突或开放性的溃疡,俗称“头穿孔”。 

【防治措施】(1)全池泼洒 “中博红”或“苯扎溴铵溶液”或“苯扎溴铵溶液+浓戊二醛溶液”;(2)内服“服尔康+盐酸多西环素粉+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7-10天。

3.细菌性败血症

【病原】由嗜水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等引起。

【主要症状】体表、鳍基、下颌及腹部充血发红、出血,眼球充血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等。解剖时有大量淡黄色或带血的腹水流出,胃与肠内无食、道肠充血发红。发生该病时同一池塘的其他鱼类也同时发生出血性死亡。 

【防治措施】(1)全池泼洒“中博红”或“苯扎溴铵溶液”或“苯扎溴铵溶液+浓戊二醛溶液”;(2)内服“恩诺沙星粉+菌立停+酶合电解多维+新肝宝”3-5天。

4.柱形病

【病原】由柱状黄杆菌引起。

【主要症状】病鱼体色发黑或体色变浅,常集群于水面缓慢游动。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为吻、鳍、体表出现棕色或黄色病灶,病灶周围充血、出血、发炎,随病情发展病灶中心形成开放性溃疡; 其二为体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褪色灶,有的发病鱼皮肤上的褪色灶逐渐扩大变成浅灰色溃烂;其三为尾鳍、腹鳍和臀鳍基部充血,鳍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烂;其四为鳃丝肿大、充血,粘液增多。

【防治措施】(1)第一天全池泼洒 “精品一元笑”,第二天再全池泼洒 “顶典”,病情严重时第三天全池泼洒“贵鱼康”或“聚维酮碘溶液”,(2)内服“服尔康+酶合电解多维+新肝宝”3-5天。

5、腹水病

【病原】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引起。

【主要症状】体表粘液增多,全身性充血发红,腹部膨大,鳃丝发白呈贫血状;解剖发现有大量腹水,胃肠发炎充血,肝脏发白。

【防治措施】(1)全池泼洒“中博红”或“苯扎溴铵溶液”或“苯扎溴铵溶液+浓戊二醛溶液”;(2)内服“恩诺沙星粉+菌立停+酶合电解多维+新肝宝”3-5天。

6.链球菌病

【病原】由海豚链球菌引起。

【主要症状】患病鱼鳍条充血,下颌、体侧、腹部以及尾柄部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或线状出血,肛门红肿外突。解剖可见腹膜斑点状出血,肝脏、胃等器官严重充血及出血,肠道发生急性炎症,肠道充血、出血,部分病鱼腹腔内有血腹水。

▲患病斑点叉尾鮰体表现状与点状出血(仿 汪开毓)

▲患病斑点叉尾鮰腹膜内壁出血(仿 汪开毓)

▲患病叉尾鮰肝脏、胃和肠充血、出血(仿 汪开毓)

【防治措施】(1)全池泼洒“中博红”或“苯扎溴铵溶液”或“苯扎溴铵溶液+浓戊二醛溶液”;(2)内服“服尔康+盐酸多西环素粉+酶合电解多维+新肝宝”5-7天。

7.烂尾病

【病原】由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等引起。

【主要症状】患病鱼漫游于水面,摄食减少或停食。初期尾柄皮肤发白,继而尾鳍分叉、腐烂,直至尾柄肌肉溃烂,严重时可见骨骼。 

▲患病鱼尾柄溃烂(李远国  摄)

▲患病鱼尾鳍溃烂(李远国  摄)

【防治措施】(1)第一天全池泼洒“中博红”或“苯扎溴铵溶液”,第二天用“聚维酮碘溶液”或“贵鱼康”;(2)内服“服尔康+新肝宝+酶合电解多维”3-5天。

    此外,叉尾鮰的细菌性疾病还有志贺邻单胞菌(陈林等,2009)、鲍氏不动杆菌(顾泽茂等,2010)、鲁氏耶尔森氏菌(汪开毓等,2011)、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杨移斌等,2017)等。

    感染志贺邻单胞菌的症状为:鳍条、尾鳍基部、吻端充血,肝脏呈黄白色,胆汁呈黄棕色,后肠充满黑色浓稠半固体状物,有套肠现象。

    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症状为:病鱼游动缓慢,死鱼体表无出血症状,眼球突出,剖检的显著特点是肝脏发白,胃内无食物。

    感染鲁氏耶尔森氏菌的主要症状为:体表、下颌、鳍基及鳍出血,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肝脏肿大、出血。

    感染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的主要症状为:周身发黑, 胸鳍及腹鳍基部有充血迹象, 眼球呈凸起状, 体表呈点状分布大量溃疡; 解剖发现体内重要组织器官不同程度充血, 有大量腹水积存, 肠道几乎无食物。

三、寄生虫病

1.小瓜虫病

【病原】多子小瓜虫。

【主要症状】肉眼可见叉尾鮰的体表、鳍条和鳃上布满白色点状囊泡,故而又称为“白点病”。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辣椒粉(0.8-1.2ppm)和生姜(1.5-2.2ppm)”,辣椒粉和生姜加水煮沸30分钟,连渣带汁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3-4天。

2.车轮虫病

【病原】由车轮虫属、小车轮虫属的种类引起。

【主要症状】车轮虫寄生于鳍、鳃、体表处,鱼体不安,吃食量减少。用显微镜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贵鱼安”或“贵鱼安(2亩*米/500ml)+硫酸铜( 100-150g/亩*米)”。

3、固着类纤毛虫病及杯体虫、毛管虫病

【病原】聚缩虫、累枝虫、单缩虫及杯体虫、毛管虫等

【主要症状】虫体寄生于体表、鳃、鳍(尤其尾鳍处)等处,尤其苗种阶段易感染。患病鱼呼吸困难,漫游于池边或水面,体表、鳍等处有时附有灰白色絮状物,似水霉病,组织镜检可见虫体。

【防治措施】第1天全池泼洒“强氯精+竭净”或“竭净”,第2天全池泼洒“康乐”或“中博高”。

4.单殖吸虫病

【病原】由普氏趋鮰虫(Ligictaluridus pricei)(王文彬等,2013)引起,普氏趋鮰虫隶属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趋鮰虫属(Ligictaluridus ),是一种中小型锚首虫。其体前部具3对头器,4个眼点,咽肌肉质、近球形,食道较短,两肠支在体后部连合;其后吸器具2对形态大小相似的中央大钩、7对胚钩型的边缘小钩和2个弓形联结片(背联结片中部具鳃瓣状的凸缘物);交接器由交接管与支持器组成,交接管弯成弧形、基部稍膨大,支持器为二片条状,卵略呈三角形。

 ▲  普氏趋鮰虫的形态结构(仿G. J. KLASSEN 等)

【主要症状】寄生于鳃,患病鱼鳃丝发白肿胀、粘液增多、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游动缓慢,常并发感染水霉、肠套叠等病。用显微镜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颂爽”或“颂爽(2亩*米/500ml)+正离子铜( 100-150g/亩*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