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王淑东《劳动的快乐》

 中外作家网654 2020-08-11

 

        一直以来,我的身份是双重的。师范毕业后,有幸做了老师,而自己家是农村的,父母、妻子以及孩子户口都是农村的。因此在学校,自己是个教师;出了校门,我就变成了农民。

  教师,农民;农民,教师,角色在不停地转换,高兴烦恼随时相伴。日子有时很苦很累,但有时也很甜很乐。但我很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双重身份,当教师,在教书育人之余,使我能有幸读很多的书本,在书籍里畅游,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神游在上下五千年中历史文明中,漫步于全球各地的美景中,天文地理,风俗人情,动物植物,大千世界的一切,都能一一涉猎,学到很多的书本知识,孔子曰:知也无涯,吾生也有涯,以有涯之生命追求无涯之知识,学海泛舟,只能蜻蜓点水学个一知半解,虽然学艺不精,但读书学习使我的精神世界很充实,思维敏捷,情感丰富。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的生活是快乐的。特别是电视的普及和电脑的运用,让我虽然没有财力和体力去亲自到各地去旅行,但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看电视,打电脑也能增长不少见闻。
      当农民,到田野中锻炼,使我出大汗,下大力,汗流浃背,腿疼腰酸是常有的事,但这样辛苦的同时,却也锻炼了身体,恢复了体力,同时劳动之余,看看蓝天,观观白云,听听鸟鸣,看到庄稼在一步步长高,一点点长大,看到树叶在微风中摇摆,愉悦了身心,感受了自然的美好。跟经验丰富的老农聊天交谈,听他们幽默风趣的谈吐,看他们有板有眼、干净利落的干活架势,让我羡慕不已。别看他们没有学多少书本知识,说不出多少深奥、抽象的道理来,但是他们的语言是更鲜活、更形象、更生动,他们对于庄稼地的知识也更广博,更直接。既学习到了田间管理的知识,体验到庄稼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劳作的艰辛;又了解了乡间百姓的欢乐疾苦,也使生活在象牙塔里的我了解了种庄稼的学问,认识了社会中和我们不一样的人生,看到了课本上读不到的世界,开拓了视野,何乐而不为。亲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沾满身的污泥,出一身的臭汗,筋疲力乏,难免苦些累些,但皮肉之苦换得饭吃得香,觉睡得甜,解失眠之忧,也倒是快乐之举。

教师,农民,都不是高贵的职业,都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与权势无缘,与财富不沾边。因而我叫不上多少名烟名酒的名字,没尝过多少山珍海味,没坐过更别说开上豪华轿车了,没住上洋宅高楼,没拥有豪门大院,但是从劳动中学到了快乐,从生活中体验到了幸福。

 毛泽东说过,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整日埋头于书本,整天在狭小的教室里来回转悠,跟喜欢吵闹的孩子们斗智斗勇,闲暇时到农村去参加一些必要的劳动,体验生活,开阔眼界,锻炼身体,充盈情感,见识一下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苦生活,实在也是补上人生中的一大缺陷,是上了一节宝贵的人生体验课。现在在物质条件充裕从小娇生惯养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们,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实在也应该补补这门课。

      劳动就是快乐。因为劳动不仅创造财富,同时还能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丰富阅历,丰富情感,锻炼身体。
      劳动之后,回家路上,来上打油小诗一首:微风轻拂空气好,清晨起床去锄草。汗流浃背不卑微,腰酸背痛不觉累。闲庭信步是轻松,脑满肠肥亦累赘。 辛苦劳作创财富,脑体结合心宽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