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王弼这个解释很到位。 王弼虽然活的时间不久,才二十多岁,但是他对道德经的理解在历史上评价非常高。何晏也就是曹操的养子,何进之孙。他也曾经在注解道德经,不过当他听到王弼的理解之后,就不再注解了,因为他发现还是王弼理解透彻。 知常容没有看过王弼的作品,今天偶而翻到《世说新语》看到王弼对无的解释,我觉得十分道位。 无是《道德经》中很重要的概念。 什么是无? 弼曰: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训,故言必及有 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圣人已悟得无的本意,无就是世界的本体,但是无是不可以说的,说出来必涉及到有。 因为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受制于“二”的法则,你虽然想表达无,但呈现出来的肯定是有。所以老子也好,庄子也好他们不断地在解释这个无,实际上这不是无,恰恰是有。 本来就无法用言语表达,为什么还会出现文字? 这好比给了你框架,或者方向,怎么去体悟无? 老子,庄子划了很多条道,让你们去体悟,从生活到工作到管理等等。 他穷尽了吗?当然没有,无是无法穷尽的。 庄子说文字是糟粕,是提醒不要落在文字之中。这就好比有一个人给你指路,结果你不看他指的方向,反而在研究他的手,那是不是出大问题了? 所以道德经不是说的,那是实践的。找到方向,然后要去实践,才能体悟。 文字中打转,永远在有中,而无法触及无之毫毛也。 |
|
来自: 丰少少爷 > 《释、道、儒,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