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朱奕帆《黄鹤楼游记》

 中外作家网654 2020-08-11

                           黄鹤楼游记

         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五年级 朱奕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这是唐朝大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上题的诗,就连诗仙李白也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座黄鹤楼还有许多大诗人为它题诗,比如:白居易、岳飞、杜牧、顾况、刘禹锡等。

趁着五一小长假回外公外婆家的功夫,妈妈顺便带我到这个著名景点来玩一玩。为了想要在去的路上不拥堵,我们特意坐轻轨来避开拥堵路段。虽说轻轨是很快,但是想在轻轨里吸一口新鲜空气都势比登天。在轻轨里的人张开袖子可以遮住蓝天,挥一挥汗就如同下雨,人的肩膀擦着肩膀,脚跟碰着脚尖。

好不容易到了黄鹤楼。未见楼影,我已被滚滚的人流裹挟着,朝前拥去。在浓荫蔽日之下,我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没过多久,只见一座高楼矗立在我的面前。楼分五层,上铺琉璃瓦,飞檐列栋,丹垩粉黛。塔顶一块金色的大匾上书四个大字“楚天极目”。

登上塔楼,极目远眺,在雾霭飘渺的天际中,我望见了一座长江大桥,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滚滚的长江之上。我不禁吟诵起一句古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似乎也有着和古代文人墨客们登楼时一样的心境。

塔楼内处处是书香。两旁的走廊里都珍藏着许多名人大家的真迹。有宋之问的《汉江宴别》:汉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还有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当我到了第四层的时候,突然“捕捉”到了一个能写书法的地方,我的心里特别高兴,好像自己变成了李太白,也想要在黄鹤楼上挥毫泼墨一番。我兴致勃勃地在宣纸上写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

当我要下楼时,我望了望天上,正好是晌午,烈日当头。又望了望地下,黄鹤楼前依旧人山人海,门庭若市。

黄鹤楼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承载了历史长河中最珍贵的瑰宝--中国文化。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这里可以和古人们交流、对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