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章鹏《陶罐里的秘密》指导老师:凌世学

 中外作家网654 2020-08-11

少年如画,下笔成诗 

                     陶罐里的秘密

    安徽铜陵市杨家山小学503班  章鹏

     

     这节语文课,一开始就显得有点不务正业,充满神秘色彩。

老师手里捧的不是语文课本,而是一只古色古香的陶罐,那罐子圆肚、细脖、喇叭口,高约尺余,通体金黄,镀着龙凤花纹的彩釉,看上去光彩照人。

他把那只罐子端端正正放在讲台上,指着罐子说:“这里面藏着一只会动的动物,谁猜中了,打赏德芙巧克力一块!”

“我……我……”同学们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不仅想赢那块巧克力,更想一探罐中的秘密。大家的好奇心像发豆芽菜似的冒出了头。

最后,老师指定三个同学上台猜谜。

第一个幸运儿是小胖,这家伙有个绰号,叫“猜谜大王”他面带自信的微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慢悠悠地站到老师身旁。

老师把罐子掀起,让同学们看了罐底,又转了360度,然后把教鞭伸进罐口,在里面胡乱搅了一通,只听得“丁冬哐当”一阵乱响,再把罐子放回原处,抖出一块红绸布盖在罐口。

此刻,他不像一个语文老师,倒更像一个变幻莫测的魔术师。

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看呆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师宣布了游戏规则:一、不准移动陶罐;二、可以看、摸;三、把谜底写在纸上,最后由老师公布答案。

“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掀开绸布。小胖抢上一步,把头伸到罐口上方,探照灯似地一番扫描,一会摇摇头,一会点点头,接着微闭双目,然后“叭”地一声两手击掌,在纸条上写了几个字,交给了老师。

他一回到座位,大家纷纷询问,究竟看到了什么?他故弄玄虚地从嘴里蹦出几个字“天机不可泄露”。

第二个上台的是数学课代表,他自称“神机妙算小诸葛”。当他把头伸向罐口后,突然抬头,脸色煞白,嘴巴张得老大,几乎能塞进一个恐龙蛋。他也在纸上匆匆写了几个字,写的时候,手还有些微微颤抖。一定是罐子里有什么恐怖的东西,把他吓着了。

第三个就是我了,因为偶尔在报上发点“豆腐干”短文,被人戏称为“小秀才”。

陶罐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让小胖子得得意洋洋,让小诸葛惊恐不安!

我的心里有几分好奇,有几分紧张,也有几分期待。

我把头伸到罐口上方,仔细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再一细看,内壁上画着一条蛇,正吐着火红的信子。罐底隐隐约约能照见人的影子。于是,我也写出了自己的答案。

老师亮出了小胖的答案——龙。“为什么不对呢?这龙是在罐外,不在罐内。第二个同学答的是蛇,它虽在罐内,但那是画,不会动。第三个同学答的是‘人’,罐底是一块镜子,照出了人的相貌,人是会动的高级动物。答案完全正确!”

“哦!”同学们纷纷点头,恍然大悟。

“还有一个问题,今天的这个游戏与语文有关吗?答对了,再奖一块巧克力!”

 大家面面相觑,我思考了一下,再次举手:“与语文有关!”

“为什么?”

“它是一种写作方法!”

“什么方法?”

“悬念!”

老师带头鼓掌,热烈的掌声中,我获得了两块巧力。虽然还不曾进口,但我已感到很甜很甜……

指导老师凌世学评语:这是一个普通的题材,但由于作者善于布局谋篇,故被写得迭宕起伏,疑窦丛生。作者在文前做了铺垫,埋下伏笔。文中峰回路转,神秘莫测。当谜底揭开时,便起到了水落石出,柳喑花明的阅读效果。正如一位作家所言:"不在于你写什么,而在于你怎么写。"一一信哉斯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