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柯慈妍《甬派新春》 指导老师:徐水萍

 中外作家网654 2020-08-11

少年如画,下笔成诗 

                     甬派新春 

宁波江东中心小学中山校区601班 柯慈妍

 在阿拉老宁波的眼中,春节的味道差不多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渐渐开始浓了起来。腊月廿(二十)三,被俗称为过小年,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吃祭灶果。祭灶果是用冻米糖、脚骨糖、油果等 各种糖品糕点包在一起组成的,小孩子都特别喜欢吃。

过了二十三,春节的脚步声就更近了,春节的味道也就更加浓了。在农历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掸尘,做一次大扫除,以便用更好的新面貌来迎接过年。除此之外,在二十四到除夕前这段日子,家家都要贴窗花、贴春联,大家都还要洗浴、理发、买年货和备年菜。

当然,作为一个吃货,我对春节最深的印象就是那些外婆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做的腊味了。酱肉、香肠、腊鸡、腊鸭、鳗鲞······这些美味,外婆差不多从腊月上旬就开始做起了。每次寒假我到外婆家去,总能看见成串成串的酱肉、香肠、鳗鲞挂在外婆家的后窗上。每当有西北风“呼呼”地刮过的时候,我就会忍不住地咽口水,因为我已经联想到了几天后我坐在餐桌上大快朵颐的场景了。

当然,在这段日子里,咱们老宁波人还都要剃头、沐浴,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有钱没钱,剃头过年”。在这段日子里,家家户户都要宰鸡、割肉,备好能吃五、六天的饭菜,因为在大年初一,大家是不动刀的。

孩子们熬呀熬,盼呀盼,总算把除夕给盼来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传出了一股饭菜的香味,孩子们也都不到外面去玩耍了,都眼巴巴地在赶做年菜的大人旁边看着,趁大人一个不注意,一小块香肠早已不见了踪影。屋里屋外,也早已贴好了前段日子就已准备好的春联、年画。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喜庆。

到了晚上,大家伙就迎来了一年中辞别旧岁的重要时刻------吃团圆饭。团圆饭,又叫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也是最被看重的一顿饭。全家人都要围坐在一起,聊一聊一年里所发生的事,大家举杯畅饮,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吃完晚饭后,家家户户收拾好碗筷,各自休息,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等到子时,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不绝于耳。家里的男主人穿好衣服,开始请年、祭神仪式;小孩子们向长辈磕头、拜岁,然后长辈也笑眯眯地递给晚辈压岁钿。新的一年就在这欢声笑语和鞭炮声中开始了。

大年初一,大家都还在休息,直到中午,才渐渐热闹了起来。男女老少都外出拜年,走亲戚。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欢声笑语,而主人们则会拿出一碗碗自己裹制的汤圆来接待访客,真是盛情难却呀!大年初五,又是一个放鞭炮的高潮,因为这一天是财神爷的生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打开家门,希望来年家里能行大运,发大财。

到了正月初六,一些店铺都陆陆续续地开张了,整条大街愈发地热闹了。不过,这时的店铺并不忙碌,因为,大家都还在拜年呢!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五,再一次把春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处处张灯结彩,好不热闹!街道上,店铺上,都挂起了各形各色的灯笼,有纸灯,纱灯······各种各样,数也数不过来。有的是通通卡通玩偶形的,有的一律是彩绘人物的,有的清一色是纯色系的,有的都是最老式的大红灯笼。

除此之外,在元宵节这一天,大家还要舞龙狮、逛灯会、赏花灯、猜灯谜,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好一派元宵风光!这一天,大家还都要吃汤圆,这也是为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正月十六,学生该去上学了,大人们也早就开始上班了,一切又恢复正常了。春节也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