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 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初二12班 任一峰 
“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 荷花,花中的君子。它美丽、端庄,挺立在污秽的荷塘上。他的花瓣呈淡粉色,有古朴、淡雅的美。 当夏季来临时,满池的荷花竞相开放:一些含苞待放的荷花上,早就停上了一只蜻蜓,正如古诗云“小禾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它仿佛是被吸引来的,有的像是原来早就停在上面的;还有的荷花盛大开放。荷花的香味,洋溢四野,野鸟嗅到,便会静下野性静立在枝头;游人闻到,心中的酷热和郁闷便会顷刻全无,甚至还会泛起一丝丝凉意。 剥开莲蓬,其中便是可口的莲子了,可做成莲蓉,可煲汤,甚至可以入药,价值不逊黄金。 那一团团荷叶好似荷花的衣裙,一簇簇的团结在一起;那一片片薄叶,竟能撑住一个小孩。荷叶上绝不会沾上污水,怪不得时有顽皮的小孩拿它当伞。 可这莲花,不是出生在琼浆中,而是生于淤泥里,是怎样的毅力,竟使得莲花如此坚毅?他不仅可赏、可食、可用,还能“出淤泥而不染。” 思绪飘飞,眼前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宋代包青天勇毅的形象。那是在宋朝,朝政黑暗,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唯有他——一个黑脸的男人,在污秽的环境下,昂起高洁的头颅,拯救天下百姓与污秽之中。他不忘将自身圣洁的光芒无边地绽放,他的事迹广为人知,他是天地苍茫的一根骨…… 
而我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就更应该学习莲花的品质,把包公那样的清官作为榜样,端庄、大方、一身正气,无私奉献,绽放自己的光辉。 指导老师点评:文章借物喻人,由莲的高洁傲岸出淤泥而不染写到官场中高洁傲岸的包青天,写出了共性。架构上把握得比较好。结尾联系自身,显示出当代中学生的正能量。不足之处在于,写莲的品性时笔墨过于分散,应该紧紧抓住莲出淤泥而不染进行细节描写就好。比如莲的食用功能就可以不写。 唐芳磊:又名唐溯,笔名水行舟、大唐帝国、无情、芳磊等。教师,从教20余年,语文名师,获奖甚多,优秀教案奖,优秀教师奖,作文辅导奖等。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首),有诗歌入选地方诗丛书,出版过长篇小说《涩涩青果》,中国诗歌网注册诗人,蓝v认证诗人,担任过校园文学指导老师、顾问。联系电话:1353397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