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黎爱情锁桥上 || 汪翊

 作家平台 2020-08-11

从巴黎圣母院出来,穿过两排修剪得整整齐齐的法国梧桐树,步行几分钟,便看到一座三孔桥横亘在塞纳河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巴黎爱情锁桥。

说起这座爱情锁桥,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1804年,为了连接法兰西学院与艺术展览馆、巴黎的旧皇宫,拿破仑兴建了一座艺术桥。后来虽然几经重建,但是,它光荣而悠久的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了。两百多年后,这座桥由于与“爱情”沾上了边,又焕发了青春。

2006年,意大利作家莫恰发表了小说《对不起,我爱你》,小说中的主人公将带有情侣名字的锁挂在罗马米欧维奥桥上,并把钥匙扔进泰伯河,以代表永恒不变的爱情。由此,在欧洲大地上刮起了一股“锁爱狂潮”,罗马米欧维奥桥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爱情锁桥。一部小说所带来的示范效应让人多少有点瞠目结,与当年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所引起的为爱而自杀不同,莫恰小说所宣告的是永贞不渝的爱情。有趣的是,现如今,巴黎爱情锁桥的知名度却远远地超过了罗马米欧维奥桥。

据说这座爱情锁桥也曾是命运多桀,由于挂锁的人太多使桥身不堪重负,巴黎市政当局曾一度要强制移走那些锁头,可是终究还是暂时保留了下来。上得桥来,只见两边护栏上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锁头密密麻麻地、一个紧挨着一个,有的是新挂上去的,有的则已是锈迹斑斑了。这座桥成为了塞纳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桥上的游客不算多,他们或者对着塞纳河指指点点,或者望着挂锁低头不语,也有一些人在拍照,我也在当年苏菲.玛索站立的地方用手机留了一张影。抚摸着那些形状各异的锁头,我仿佛听到了情侣们的私语与内心的呼唤,“锁住爱情、锁住爱情”,虽然,我无法揣测每把锁背后的爱情故事,但是,它们肯定是美好而长久的吧!德国诗人海涅说:“世上最美的东西,是春天与爱情”;中国古诗也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其实,在塞纳河的三十六座桥之中,还有一座更加出名的“爱情桥”, 它就是密拉波桥。如果说爱情锁桥是文青们的首选,密拉波桥则是文艺中年的必去之地吧。一百多年前,阿波利奈尔的一首《密拉波桥》,曾醉倒无数人。相比用“锁爱”来表达爱情的方式,诗——特别是那些用心与血写就的诗句,更显深沉与厚重。因为它是诗人情感的总动员,没有生活过、没有经过爱情磨难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创造出那样内含丰富的诗意,鲁迅先生说得好,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世故;那么,就让我们听听诗人是如何将他的爱与痛,幻化为优美的诗句吧:

“密拉波桥下塞纳水长流

柔情蜜意

寸心还应忆否

交臂如桥

却向桥头一望

逝去了无限凝眉底倦浪

钟声其响夜其来

日月逝矣人长在”。

阿波利奈尔的诗句,优美而旖旎,直插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让我们的心荡漾在爱情的秋千上。这首诗仅在中国就有多种译本,而戴望舒先生的译笔,更渗透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墨汁。

只能追忆,不可复得,这是何等之凄美的爱情啊!便又想到南宋诗人陆游的那首《沈园》: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这两位一中一西、相差近千年的诗人,虽然诗体与诗意不同,但是,他们如流波逝水的爱情诗句,让人隔着时空读来仍然心疼得不能自己!

爱情锁桥下,碧绿的河水中一艘游船载着观光客正穿过桥孔,早晨还有些阴沉的天空,此时变得阳光灿烂,我向船上的人招招手,她们也向我挥挥手,游船迅速穿过桥孔,转眼间消失在远方,然而它带来的波浪却没有随船一起消失,而是向两边扩散,冲击着河的两岸,并不断地搅动起片片浪花。在浪花中,我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绝伦的少女正从一只巨大的贝壳上冉冉升起,她有着修长的身子,金黄色的头发随风飘逸,她就是艺术与爱情之神维纳斯,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笔下,女神的眼睛充满着深深的爱意,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时,这幅印在书本上的黑白印刷品就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女神维纳斯诞生后,撮合了许多青年恋人,传说,当她听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用象牙塑造的女孩加拉泰亚,女神为小伙子的痴情所感动,便施展魔力成全了他们。

19世纪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他的名诗《巴黎的忧郁》中曾借着一个得不到爱情的“疯子”之口向这位爱情之神祈求给予他爱情:“女神啊!可怜、可怜我的忧伤和狂热吧”!于是,女神便以她的嫣然笑容,报答了法国人的情感需求。或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是巴黎、而不是其它城市,有那么多的爱情故事吧。

杜瓦诺, 20世纪法国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 他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巴黎的无数爱情经典瞬间, 比如,他的代表作《市政厅之吻》,定格了一个经典的爱情镜头,这对情侣优雅的吻,使爱的表达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正如法国当代诗人普列维尔诗中描写的:

“一千年一万年,

也难以,诉说尽,

这瞬间的永恒;

你吻了我,

我吻了你;

在冬日朦胧的清晨,

清晨在蒙苏利公园;

公园在巴黎”。

就在我的思绪在时空中来回穿梭之时,不远处又有一艘游船驶了过来,啊,不知不觉地在桥上已经流连了近半个钟头,同伴已经在催促了,我只能期盼着下次再来巴黎了。届时,我将在艺术桥上的“爱情锁”中也加上一把大大的中国铜锁;我还将游走于巴黎的大街小巷,去捕捉每一座“露台”上的爱情故事;在细雨迷蒙中沿着塞纳河边,寻找新桥恋人的感觉……

噢,如若“我的心一不留意,将要堕入情网”,便是人间最美妙的时刻吧!

2015年6月3日于巴黎ibis酒店

9月15日修改于广州家中

    

作者简介:汪翊,中囯法学会会员,曾任职及任教于广东省政协、华南理工大学,大学讲师。现为律师,广州市某大型国企法务总监,法学博士研究生,广东省法律风险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朗诵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委宣传部聘任的广州市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热爱公益事业、写作、绘画、朗诵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